如果一個年輕人到了上大學的時候,還不能獨立生活,不會照顧自己,請問這是誰的錯?絕對不是80後本身的錯,而是父母的錯。記得在我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江洋大盜”被判了死刑,在臨死前要求見他媽媽最後一麵,他媽媽到了之後,他提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要求,那就是再吃一次媽媽的奶,媽媽答應了,於是這個“江洋大盜”把媽媽的奶頭咬掉了。因為在他死到臨頭的時候總算覺醒了,他恨他的媽媽沒有及時地阻止他,讓他從小偷變成了大偷,他恨他的媽媽沒有好好教育他,培養他,而是縱容他。否則他不會走到死路上去。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是現在的很多家長其實正在重複著前人犯過的錯誤,對孩子嬌生慣養,怕孩子吃苦,不讓子女具備起碼的生活常識和技能,到頭來把孩子給害了,隻不過性質不同而已。這個世界上最可悲的莫過於“好心辦壞事”,很多人抱著美好的願望,做著不該做的“壞事”,還口口聲聲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中國人在教育下一代的方式方法上與西方國家倡導的“獨立意識”截然相反,在發達國家,年輕人都以自己養活自己為榮,都以獨立謀生打天下為榮,如果一個年輕人拿著父母的錢招搖過市,開豪車,穿名牌,就像中國的某些“富二代”一樣,那是一種恥辱,是沒有本事的表現,是寄生蟲的生活。所以在西方國家,有錢人的家庭最多也就是承擔孩子上好學校的費用,能供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除此之外,絕不會把孩子培養成“富二代”,因為那樣做等於把一個優秀的人才給廢了,不管家裏多麼有錢,年輕一代都要靠自己的本事去打拚,這就從源頭上杜絕了懶惰的滋生。我在國內看到了很多的“富二代”由於環境太優越了,而失去了人生的意義,他們不管做什麼都覺得沒意思,都覺得無聊,他們對很多事情都打不起精神來,整天過著看似無憂無慮的生活,其實他們的內心非常空虛,他們沒有辦法像上一代人那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始終無法承擔起應有的責任。所以普通的80後不要羨慕“富二代”,那些人活得並不比你快樂。
80後的懶惰也是中國式“負麵教育”的結果,老師們總是喜歡盯著學生的缺點,而不是把關注點放在發現每一位學生的優點上,而學生也朝著老師希望的方向發展,久而久之,聽話就成了“好學生”的代名詞。由於缺乏鼓勵式教育的氛圍,學生們整天都生活在挫折當中,隻要沒有拿到滿分,自己不滿意,家長不滿意,漸漸地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各種各樣的排名,讓80後倍感壓力。
記得當年在美國工作時,曾經去幼兒園看老師如何教學生,感受很深。那是一次棒球訓練,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講,拿著棒球棒去擊打棒球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老師把棒球扔過來,一個小朋友使勁揮舞棒球棒,可是什麼也沒有打著,球落地了,老師沒有像中國的老師那樣教訓學生:往哪裏看?往哪裏打?而是大喊一聲,打得好,姿勢對了。等到第二次擊球時勉強碰到了球,老師高興地說:太好了,有進步,這次打到球了。孩子聽了當然很高興,這就是鼓勵式教育的結果,對於孩子來講,沒有什麼比自信心更重要,一個人一旦沒有了自信就完了,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人不自信誰信你!所以我們不要再抱怨80後懶,要檢討一下自己,我們今後能做了點什麼,我們如何能幫助80後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