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在第二章一開篇,我們就曾提到,對健康的機體而言,適量地飲用咖啡並不會導致心髒病。不僅如此,咖啡中還含有多種生物活性複合物,如抗氧化劑、礦物質、煙酸和內酯,這些物質對健康都極為有利。不過無論你是不是嗜咖啡如命,在聽說了“攝入適量咖啡有助於預防心血管問題和心肌梗死”的話之後,都請記得在竊喜前、自我安慰前提醒自己:咖啡作用的好與壞,還是取決於每日的攝入量,取決於你是偶爾飲用,還是規律飲用--這是一切的大前提。
美國醫學會科學事務理事會和弗雷明漢研究機構就同時宣布:一般飲用咖啡,即攝入咖啡因,不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發生,攝入適量咖啡因(最多500毫克)是安全的,相當於2~4杯咖啡中的含量。
讓我們來看看咖啡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一些研究吧。
先說冠心病。喝咖啡或攝取咖啡因,與冠心病危險性之間的關係如何,迄今為止所有的科學依據完全來自觀察性流行病學。雖然關於血壓、血脂和血同型半胱氨酸(這些都是病理危險性因素)的幹預試驗顯示兩者有一定聯係,但不是因果關係。至於喝咖啡或攝取咖啡因與冠心病危險性關係的幹預試驗,至今還沒有給出一個因果性的答案。
雖然此前有不少研究者有理由認定咖啡會對心血管產生不利影響,不過他們隨即發現,研究設計本身其實走了彎路:喝咖啡或攝取咖啡因,往往隻是某種生活方式的標誌。比如喝咖啡的群體對象往往同時煙不離口、缺乏鍛煉、過度攝取飽和性脂肪,而這些才是導致心髒病的真正元凶。20世紀90年代早期意大利的病例對照研究曾發現,攝取無咖啡因咖啡與女性心髒病危險性之間有著顯著聯係,但是在調整完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後,這種聯係便不再顯著了。與此類似的研究不在少數,正因為還拿不出充分的證據,對咖啡的審判算是稍微擱置了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