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健身運動的十大重點一(2 / 3)

⑤對代謝係統的調節冷水浴也具有調節人體基本新陳代謝速度的作用。長時間進行熱水浴,雖然吸入的氧氣與呼出的二氧化碳量減少,但會令體溫升高,而冷水產生的機械性刺激,會更強化這類效果。水的溫度越低,冷水浴的時間越長,基本新陳代謝的速度就越快。

⑥對肌肉的調節短暫的冷水浴會加強肌肉的“火力”,並協調其功能。但長時間的冷水浴會造成肌肉的僵硬,這是因為機體溫度的大幅度下降而造成發抖現象。

⑦對皮膚熱功能的調節在冷水浴初期,肌膚會呈現蒼白現象,皮膚彈性纖維收縮,造成皮膚表麵隆起類似雞皮的顆粒反應。皮膚表現蒼白之後,隨即泛紅。

人體對冷熱感覺的敏感程度取決於皮膚自身的導熱機能,一般來說,人體對冷的感覺較敏感,對熱的感覺較遲鈍。

運動醫學測試表明:堅持冷水浴鍛煉的人,遇到寒冷刺激5分鍾後,皮膚溫度可恢複正常;而一般人則需要10分鍾,因為他們的皮膚缺乏彈性,感熱與傳導功能較差,而冷水浴鍛煉恰能逐漸改善這一狀況。

⑧對情緒和精神的調節冷水對人體的刺激可促使大腦加速分泌內啡肽,有興奮神經的作用,可使人精神振奮。

第一階段,皮膚剛接觸冷水,外周毛細血管收縮,血液流向身體深層血管,皮膚顏色變白。

第二階段,外周血管擴張,內髒血液返流向體表血管,皮膚發紅,此階段持續的時間長短,與水溫、氣溫、人體對耐寒的能力等因素有關。

第三階段,外周血管再度收縮,皮膚蒼白,口唇發紫,身體寒戰,而冷水浴應在出現第三階段的表現前結束。這樣在冷水浴中,周身血管便可得到一張一縮的鍛煉。

牢記定期做“血檢”每當有讀者朋友向我谘詢時,我都要問問他的血檢情況。這時很多人往往脫口而出:“沒問題。”我馬上追問:“你說的沒有問題的血檢是什麼時間查的?”很多人說是一年前或兩年前查的。我當時就會告訴他們,別說是一兩年前,有時3個月前的血檢指標也隻能作為參考,根本不能說明現在的問題。

我建議每一個人每年最好到醫院進行2~3次血檢,這麼做是要讓自己清楚地了解血液指標的現狀。我們的血液指標變化非常快,很可能這一兩周的體力支出模式和飲食狀況與前一階段有明顯的差距,這個差距往往就會迅速影響血液平衡。所以用一年前的血檢結果來說明自己現在的血液健康狀態,是不確切的。

一旦發現自己的血檢指標異常,應該迅速谘詢醫生,同時找運動專家製訂針對血液健康的鍛煉方案。

健肺:讓呼吸健康起來人們一般認為感冒、氣管炎是呼吸道感染小毛病,沒必要過分大驚小怪。但是事實上,呼吸係統疾病是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目前在我國廣大農村,因呼吸係統疾病致死者占各種疾病之首;在我國城市中,因呼吸係統疾病死亡的人數排名第四;在醫院內科,每3個病人中就有1個呼吸係統病人,其中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占70%左右。

肺是“健康第一衛士”。

說到肺部疾病,“非典”是一個讓人最為難忘的話題。2003年罕見的呼吸係統傳染性疾病SRS,至今令人記憶猶新。“非典”之後給予我們的思考是什麼?我想應該是每一個人必須關注我們的“呼吸行為健康”!

專家呼籲:請愛護肺髒,讓中國人的呼吸都健康起來!

了解肺炎和慢阻肺。

人們平日裏對呼吸疾病往往漫不經心,遇到疾病拖延,使小病變成大病,嚴重損害健康的。在人群中因急性支氣管炎治療不徹底而轉變為慢性支氣管炎的病例不斷增加,肺原性心髒病、支氣管哮喘等發病率在逐年增加。

我們有必要了解肺炎和慢阻肺,早知道是為了早防、早診、早治。

肺炎,指非急性滲出性炎症,主要表現為寒戰、高熱、咳嗽、咳痰、胸痛。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證實,肺炎的死亡率占呼吸係統急性感染死亡率的75%。我國每年約250萬人患肺炎,年發病率2/1000,死亡率1/10000。肺炎對嬰幼兒、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威脅最大。

中醫認為肺炎病因是正氣不足或寒氣失調所致,西醫認為肺炎根據病因,可分為細菌性和病毒性、支原體性、真菌性和病毒性肺炎等多種。這種不完全可逆的氣道堵塞性疾病,是一種破壞性的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其症狀為氣流受阻、氣短、咳嗽、氣喘並伴有咳痰,會逐漸削弱患者的呼吸功能。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慢阻肺在全球疾病死亡原因當中,僅次於心髒病、腦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與艾滋病一起並列第四位。通常在症狀出現之前,患者的肺功能已經開始下降,比如上下樓氣短,走路急時呼吸困難等,已經是慢阻肺的中晚期,往往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隻是因為人的很多器官具有較強的生理代償能力,有的功能下降了30%左右,他的生活也許不會受到很大影響;而功能一旦下降到40%以上,其功能損失就會成倍地增加,很多問題都會暴露出來。

40歲以上的人很容易患這種疾病,有四類人群屬於高發慢阻肺人群:長期吸煙人士、反複呼吸道感染人群、室內汙染人群、從事有粉塵汙染職業等人士。有資料顯示,15%~20%的吸煙者會發展為慢阻肺患者。

你的呼吸健康嗎?

你的呼吸行為健康嗎?請根據以下幾點來判斷:

①你是否呼吸過於平穩及呼吸表淺在進入工作狀態後,大家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降低自己的行動速度。在很多人心目中,慢是理所應當的,他們往往主動地去掉“呼哧帶喘”現象(主要指運動中的“喘息”現象)。可是這裏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健康隱患,那就是肺部功能的下降。另外,很多人常年沒有呼吸深度,也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問題。特別是中老年人,出於不能讓自己累著的考慮,往往放棄了劇烈運動。殊不知,緩慢運動不會使肺部的呼吸頻率、呼吸深度發生大幅改變。一天兩天、一年兩年……長此以往下去,肺部的功能會因衰退造成許多問題。

比如在中老年人群中,肺部纖維化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

我們都知道,運動或勞動時肌肉運動所產生的機械、化學刺激,會使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發生變化,可以達到安靜狀態下的幾倍到十幾倍。因此,我們必須關注自己的呼吸行為。預防呼吸行為出現問題的方法是,積極改變自己的呼吸方式,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特別是參加有氧健身鍛煉,比如走步、慢跑、爬山、騎車、劃船等。

②你是否遭遇過呼吸係統損傷呼吸係統的損傷主要是指吸煙、環境汙染(粉塵汙染、化學汙染)、家庭烹飪汙染(炒、炸過程中的油煙)、肺部疾病等。

③你的呼吸係統自身組織和輔助呼吸係統的功能是否優秀。

呼吸係統組織的功能,包括肺部黏膜的功能,肺泡壁的彈性、肺部血管的擴張能力等;輔助人的呼吸活動的組織還有骨骼(肋骨)、肌肉(膈肌、肋間肌、肩胛肌、胸肌等)。

怎樣鍛煉肺部我們可從以下三個方麵,幫助我們自己的呼吸行為優秀起來。

①每天堅持進行有“呼吸模式”的健身運動,比如走就得步、慢跑、爬山、騎車、劃船等運動。

②關注呼吸係統的損傷,拒絕或減少吸煙,警惕環境汙染和家庭烹飪汙染。

③對呼吸係統組織和輔助呼吸係統進行有效的功能鍛煉,比如胸部、肩部的力量訓練。

總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呼吸行為方式,達到肺部健康的目的。

簡單的呼吸鍛煉法。

在運動中加上合理的肢體動作,可有效引起肺部的牽張反射,加大肺部吸入空氣的總量,達到鍛煉肺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