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當然也可能不死,因為中國人的道理一向是相對的,“先說先死”固然是事實,“有話直說”也
可能得到許多好處。既然二者各有利弊,強調“先說先死”,就是站在“先說先死”的立場來有話直說,
才是中國人真正的功夫。“先說先死”是“根本”,“有話直說”不過是“作用”。有些人本末倒置,強§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調“有話直說”,等到自己吃虧上當了,再來怨天尤人,又有何用?
有話直說而不致害死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他們以“先說先死”的基本精神作為直說而不
死的最佳保障。
不說也死
“先說先死”固然是事實,“不說也死”亦是不可否認的真理。隻是“不說也死”是說給懂得“先說
先死”的人聽的,唯有深諳“先說先死”的道理,才有資格講求“不說也死”。僅僅保持“我有話要說”
的心態,根本沒有必要深究“不說也死”的意義。
長久以來,“先說先死”把中國人害得很慘,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也養成不善溝通的壞習慣。所
以明白“先說先死”的道理之後,還要反過來告訴自己:不說也死。
小麗是老板的秘書,一向勤勤懇懇、規規矩矩,從不出大錯。星期四她得到通知,說星期五公司有個舞會,
小麗很想參加。雖然按照公司的規定,星期五可以不穿正裝,但是身為老板的秘書,小麗每天都要穿職業
套裝,她不敢穿得太隨便。可是既然有舞會,總不能穿正裝參加吧?因此,小麗破例換上連衣裙,把自己
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在老板辦公室進進出出,老板看著很不舒服,但沒說什麼。下午,老板通知她:“3
點鍾有個緊急會議,你準備一下,負責會議記錄。唉,你怎麼穿成這個樣子,趕快換掉。”小麗這才說:
“公司有舞會,何況今天是星期五,公司規定……”老板火了:“到底是舞會重要還是工作重要?”
小麗認為自己並沒有違反公司的規定,回答得理直氣壯。殊不知小麗如果回答得沒有道理,老板還可
以批評她。她回答得有道理,老板更是下不了台,於是惱羞成怒,逼迫小麗換掉連衣裙,否則“炒魷魚”。
結果小麗強忍淚水,趕快打車回家,換衣服。
如果小麗一開始就向老板暗示今天是星期五,可以穿便裝,也許老板就會不以為意了。
不要以為多說多錯,不說不錯。有話不說往往會使你陷入被動的局麵,舉幾個例子:
第一,如果你的上司交給你一項很複雜的任務,你完成不了,又一直不敢開口,最後任務完不成,那
所有的過錯都是你的。如果你早說了,你的上司就會想其他的辦法解決:要麼找其他的人做,要麼他自己
做,實在不行就從外麵聘請專家。在一開始,凡事都有轉圜的餘地,而你明明完不成任務,還一聲不響、
硬著頭皮繼續做,往往貽誤了時機。
第二,你很少說話,別人就很難了解你,不知你整天想什麼,所以有晉升的機會也輪不到你,因為你
的上司根本不了解你,又怎麼敢提升你?孔子欣賞木訥的人,卻也主張言詞必須通達。少說話很好,但是
少說話絕對不是不說話。
第三,如果你本來是個有說有笑的人,結果哪天了解到“先說先死”的法則,突然變得沉默寡言,別
人會覺得有些蹊蹺。平日少說話,忽然話多起來,或者一向多話,現在居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