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實力,凡事量力而為。

第二,不要夜郎自大。中國人對那些自我膨脹,把自己看得很偉大的人,大多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

背後則嘲笑他們夜郎自大,不自量力,十分看不起。

第三,慎防人上有人。即使自己的本領高強,也要慎防人上有人,強中更有強中手。所以要深藏不露,

以免泄露自己的實力,招來對手的攻擊,對自己不利。

深藏不露並不是不露,而是站在不露的立場,來求取合理的露,以免露得過分或不及,對自己有害。

有能力必須合理地表現,凡事量力而為,才能恰到好處。中國人主張“不可以隨便表現”,並沒有反對合

理的表現。不能不表現的時候,務必表現到合理的地步,不可任意逾越合理的範圍,以免留下後患。

以讓代爭

人類社會,彼此難免要競爭。實際上,了解中國人性格的人,就知道中國人太喜歡爭了,而且一爭起

來往往不擇手段,所以不鼓勵中國人競爭,認為能夠不爭的,大家都不要爭,不能夠不爭的,便以讓代爭,

這才是中國人推崇的君子之爭。

爭是必要的,舍也是必要的。什麼都要爭,最後就會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爭的是什麼,為什麼要爭。

而且給人一種惡劣的印象,使大家提高警覺,甚至於聯合起來,一點機會都不給你。因此太會爭、太喜歡

爭的人,經常什麼都爭不到。隻想到舍,同樣會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要的又是什麼,而

且給人一種消極、不願意負責任的不良印象。

隻有把“爭”和“舍”融合在一起,該爭的才爭,不該爭的就舍棄,爭到好像沒有爭一樣,才是圓滿

的做法。以讓代爭便是兼顧“舍”與“爭”的權宜措施,站在“不爭”的立場來“爭”,才不會亂爭,才

可能爭得恰到好處。

但是“讓”並非消極的“讓”,也不是讓給誰都行,而是在冷靜思考之後,讓最合理的人來做最合理

的事,才不會令眾人失望。千萬不要心裏不情願,卻打著謙讓的幌子,那是虛偽。讓來讓去,覺得自己最

合適,這時候就應當仁不讓。關鍵在於把握“當仁”的尺度,要從事情的性質、輕重、緩急、大小來判斷。

當然,當仁不讓也要以“半推半就”的形式表現出來。“半推半就”就是指確實“當仁”,而且推辭

不掉,實在沒有辦法,才勉強為之。“半推半就”必須誠心誠意,另一方麵表示“我雖然勉強接受,仍然

隨時準備交給比我更合適的人”,一方麵讓沒有當選的人也有麵子。比如你被選為部門主管,必須要表明

你不想當,極力推辭,說自己能力不行,經驗不足,體力也不好,做事情沒有耐心,把各種理由都列出來,

最後盛情難卻,隻好“勉強為之”。這樣做也是為自己留條後路,但千萬不要以此為借口偷懶。一旦你接

受了,就必須負責到底,才不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

秘不外傳

中國人喜歡將自己的絕技保密,就算傳授給徒弟也要“留一手”。這一直是受人詬病的一種作風,就

因為“留一手”,造成很多技藝失傳。其實,這原本是中國人的一種自保心態,並非完全沒有道理。“留

一手”本身並沒有好壞,關鍵在於“留得合理不合理”。

不可否認,從古至今,凡是能夠發揚光大的,中國人並不主張“留一手”,反而毫無保留地讓全世界

的人來分享。但是,有些東西,中國人之所以“留一手”,有一些特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