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擺脫菜鳥的尷尬(2 / 3)

聽了這番話,人事經理被眼前的這個女孩感動了,認為她有股闖勁兒,而且方瑜也適應了公司的工作,她完全可以勝任這份工作。尤其在社交往來上,方瑜有一定的優勢,不管遇到什麼人,都能巧妙地應對,還能迅速解決問題。再者,公司也不想花時間去招聘、培訓新人。

米娜不知道方瑜假學曆的事情,但她骨子裏有一種清高,所以對方瑜的很多做法表示不屑,如方瑜總是喜歡在午餐時湊到上司的桌前,告訴他自己讀了一本什麼書,或者討論剛學過的管理學課程;方瑜還特別勇於在部門會議上發言,甚至將一些私下跟自己探討過的不太成熟的想法講出來。米娜覺得方瑜各方麵跟自己都差一大截,連自己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從來不亂發表意見,而她那麼張揚,肯定不會有好果子的。

不久,讓米娜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她還在努力學習最新管理課程的時候,方瑜卻升職了,因為她很受主管的欣賞,領導還當眾誇她“積極向上、富有魄力、敢說敢做,具備可貴的領導才能”!

你學會了嗎?

領導會選擇你,既不是因為你能馬上讓公司贏利,你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也不是因為你真的合適、真的才華橫溢,而是領導在心理上覺得你很適合,覺得你才能出眾,覺得你胸有成竹。公司開會的時候,很多人都不願意發言,或者逃避發言,因為害怕別人認為自己的話是廢話。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這麼想的,你們都在和同樣的恐懼作鬥爭。

對職場新人來講,能否大膽地迎接競爭,能否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是一個無法突破的迷局。其實,要完成這一步的飛躍並不難,隻要先實現自己心理上的飛躍即可。在下次討論的時候,大聲地說出你的想法,你就會對自己更自信,你的職場生涯也會從此改變。想讓領導把你當成金子,那就讓他覺得你具備發展壯大的可能性。

多看效應——提升人氣要靠“出鏡率”

心理學名詞

多看效應,指對越熟悉的東西就越喜歡的現象。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如果仔細觀察,你就能發現,那些人緣好的人都善於運用多看效應,他們非常善於製造雙方接觸的機會,以提高雙方的熟悉程度,從而提升自己的人氣指數。

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一個實驗。他讓參加實驗的人看一些人物照片,其中,有的照片出現二十幾次,有的照片出現十幾次,而有的照片隻出現一兩次。最後,他讓看照片的人說出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證實,看到某張照片的次數越多,人們對某張照片就越喜歡。也就是說,看的次數與喜歡的程度成正比例關係。

另一位心理學家也做過相關的實驗。在一所大學裏,他隨機進入幾個女生寢室,發給這些女生幾種口味不同的飲料,並請她們以品嚐飲料為由,在這幾個寢室裏互相走動,但見麵時不能互相交談。過了一段時間,心理學家請她們說出相互之間的熟悉和喜歡程度。結果證實,兩個女生相互喜歡與否跟雙方見麵的次數關係很大。見麵次數較多的,相互之間喜歡的程度也就越高;見麵的次數較少或根本沒有見麵的,相互之間喜歡的程度就會低一些。

如果一個人想改善自己與朋友之間的關係,那隻能多到朋友家走動走動,就算隻是露個麵,小坐一會兒也非常有效。作為職場新人,如果一味地自我封閉、埋頭苦幹,恐怕很難在同事那裏得到一個很好的評價;相反,要是能多跟同事拉拉家常,多跟領導交流溝通,增加自己在同事、領導麵前的“出鏡率”,那他的人際吸引力通常會有所提高,並有機會得到領導的青睞。

經典案例

畢業後,珊珊進入一家大公司實習。不久,公司組織了一次活動,大家做了這樣的一個遊戲,那就是選擇一個人站在高台上,背向同事,然後倒下,倒在同事的手臂中。這個遊戲的目的是讓人相信自己的同事,相信他們是自己的依靠。

這個活動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第一個站出來,因為在大家的眼裏,後背是最容易遭暗算的地方,因為你看不到它。大公司本來就競爭激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所以大家對這個遊戲都很不屑。

但是,珊珊站了出來,雖然她的心裏也非常緊張,但是她還是沒有猶豫,也沒有窺視別人。珊珊知道,當自己窺視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可能在窺視自己,即便不是自己的隊友,也可能是自己的老板。而且,她覺得這是一個讓大家認識自己的好機會。

於是,珊珊來到台上,對大家說:“各位同事,晚上好!我是新來的苗珊珊,願意第一個玩這個遊戲,請你們接住我哦!”然後,她毫不猶豫地倒了下去。同事們牢牢地把她托了起來,令她平穩“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