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是你走向成功的推動力
在生活中,如果形容一個人有雄心,那就表示他很有抱負,他會很高興。如果形容一個人有“野心”,那就表示這個人的占有欲很強。自古以來,“野心”在多數情況下是個貶義詞。不過,現在有心理專家研究表明,“野心”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那麼,“野心”到底靠什麼建立,為什麼在對待事業上,有些人充滿“野心”和活力,而有些人則沒有?
美國《時代》雜誌加拿大版曾刊文提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迪安·斯曼特研究發現,“野心”是人類行為的推動力,人類通過擁有“野心”,可以有力量攫取更多的資源。當然,也必須承認,“野心”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一個“零和遊戲”:你多占了資源,別人所擁有的就少了。根據這種說法,大家應該都有“野心”才是。但事實上,人與人在“野心”方麵有很大差別。正如下麵故事所講的:
兩顆相同的種子一起被拋到了地裏。
一顆這樣想:我得把根紮進泥土,努力地往上長,要走過春夏秋冬,要看到更多美麗的風景……於是,它努力地向上生長。在又一個金黃色的秋天,它變成了很多顆成熟的種子。
另一顆卻這樣想:我若是向上長,可能碰到堅硬的岩石;我若是向下紮根,可能會傷著自己脆弱的神經;我若長出幼芽,可能會被蝸牛吃掉;我若開花結果,可能會被小孩連根拔起;還是躺在這裏舒服、安全。於是,它瑟縮在土裏。一天,一隻覓食的公雞過來,三啄兩啄,便將它吞到肚子裏。
在慨歎兩顆種子迥然不同的命運時,我們驚訝地發現了這樣簡單的道理:越是想安於現狀,越不能安於現狀,因為各種偶然的因素使你的周圍充滿風險。相反,堅定地樹起奮發向上的信念,敢於冒險,敢於承受歲月的風風雨雨,就一定會擁抱令人羨慕的成功。
當今社會,競爭意識的萌發,使敢於冒險的人們有了危機感,主動應對各種風險。而缺乏競爭意識、憂患意識,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們,如果還沒有被驚醒,就會被時代所拋棄,被敢於冒險的人遠遠地甩在後麵。
小餘和小黃同時考入一所知名高校。在校期間,兩個人都是非常優秀的學生。畢業時,兩人又被同一家國際知名大企業聘用。因為是校友,兩人自然成了好朋友。從普通大學生一下子跨入白領階層,這讓他們身邊的人豔羨不已。小黃對這份待遇優厚的工作非常滿意。現代社會競爭非常激烈,為了保住這個“金飯碗”,小黃總是小心翼翼地工作,生怕出一點差錯。
與小黃相比,小餘則完全不同。雖然到公司以後,工作也非常出色,並且博得了上司的賞識,但小餘覺得這家公司不太適合自己。於是在工作了一段時間、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之後,小餘毅然決定辭去這份工作,下海闖蕩。臨行前,小餘跟小黃打了個招呼,並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
“你簡直是瘋了!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做,卻要下海。你以為生意就那麼好做?要是破產了怎麼辦?”小黃對小餘的想法非常不理解。
“我們還年輕,年輕就是資本。我覺得這份工作不太適合我,我要出去闖一闖。我相信我有足夠的能力做出一番事業,我完全可以自己當老板!”小餘充滿自信地說。
“我們剛工作沒多久,不要有那麼大的野心。對我們來說,穩定是最重要的,並且我們的工作不錯,待遇已經非常好了,別人想找這樣的工作還找不到呢!”小黃善意地規勸小餘。
“小黃,現代社會的競爭非常激烈,我們不能總安於現狀,進取心是非常重要的。我要向自己發起挑戰,你也一樣,別總是安於現狀。你要衡量這家公司到底適不適合自己。不管是走是留,你都要有進取心才行。”小餘反過來勸小黃。
最後,小餘離開公司下海闖蕩去了,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而小黃依舊悉心嗬護著他那份穩定而待遇優厚的工作。
追求財富應該算是每個塵世中人的人生目標之一。不可否認,我們學習、工作、奔波、忙碌,都是在追求著、創造著成功。可是,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不是充滿了甜蜜和微笑,而是無盡的苦澀和淚水,很多人因為承受不了而中途放棄,因為乏味而拒絕成功。隻有一心一意的“野心家”,才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巴拉昂是一位年輕的媒體大亨,以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迅速躋身於法國50大富翁之列,1998年因病去世。臨終前,他留下遺囑,把他的4.6億法郎的股份捐獻給博比尼醫院,用於癌症研究,另有100萬法郎作為獎金,獎給揭開貧窮之謎的人。
巴拉昂去世後,法國一家報紙刊登了他的一份遺囑。他說:“我曾是一個窮人,去世時卻是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走進天堂的。在跨入天堂的門檻之前,我不想把我成為富人的秘訣帶走。現在秘訣就鎖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的一個私人保險箱內,保險箱的三把鑰匙在我的律師和兩位代理人手中。誰若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而猜中我的秘訣,他將能得到我的祝賀。當然,那時我已無法從墓穴中伸出雙手為他的睿智而歡呼,但是他可以從那隻保險箱裏榮幸地拿走100萬法郎,那就是我給予他的掌聲。”
遺囑被刊出之後,該報收到了大量信件,人們寄來了自己的答案。絕大多數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有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有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有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愛,還有其他一些答案,如認為是漂亮,是皮爾·卡丹外套,是總統的職位……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第二年,在巴拉昂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日裏,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視下打開了那隻保險箱,在數萬封來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秘訣——蒂勒和巴拉昂都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即成為富人的野心。
安於平庸正是懶惰的先兆,如果一個人十分滿足於在平凡的生活中隨波逐流,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就,對大部分未被利用的潛力無動於衷,那麼,別人再怎麼幫他也是無能為力。如果沒有足夠的進取心,他就不會付出努力,不會展示自己,也就不會創造出什麼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