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成禮拜雜誌》(之四)(12)(1 / 3)

答、事未成之時。任苦至萬端。說之無益。若是一朝苦出頭。方可以為後世法。我先年倡言聖道。六親之中。誰不付之一笑。其中謗毀者亦不少。但我自舍身出外。尋師訪友以來。雖經過多少艱難困苦。因任道為己事。樂亦在其中也。(問談錄)

第一一八禮拜天命不易知

民國三年七月初三日記

問、門生等今日特來與夫子送行。但問夫子曾遊曆數千裏。並未多帶銀錢。不知何以能行。豈別有會心耶。

答、依汝等之言。要有錢才遊曆辦道。此便非真心為道。若真心為道。即是順天命而行。天必不絕無路之人。天雖不言。定假手於人以維持之。吾嚐遊曆。雖未多帶銀錢。從未用過絲毫非義之財。且往往於危急之中。就有天湊其緣。可見天命不離乎人道也。凡背天命者。無論常人君子。必招奇禍。譬如子路。本是聖門之賢才。然從夫子之道。而每每逆天命而行。故夫子諄諄告戒。如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一章。乃是夫子試子路的。子路不察。乃直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路之意。以為孔子必許他。而不知就背了天命。何以背了天命。已經從事夫子。天命就在夫子。乃不知夫子之意。並非為顏子。其意是在試自己知不知天命。如知天命。孔子即可授大道於他。因見違背其命。故厲聲而言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說你這等人。學道數十年。並不知天道。不受師教。違背天命。氣質不化。動輒輕身不畏死。如暴虎馮河之勇。任性所之。不順天命而行。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此是孔子極怒之言。亦是孔子極恨之語。又是孔子愛弟子之心。無所不至之教。又有一章書。孔子愛子路。亦試子路知不知天命。知天命即知師之心意。如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這幾句話。明是召子路從遊。暗是試他知不知天命。違不違師道。而子路竟不知天命。以為夫子真是道不行。要乘桴浮於海。乃竟聞之而喜。孔子見他不知天命。故曰由也好勇。無所取材。以我之言。是要試汝和知不知為師之意。你不惟不知。反聞之喜。我真無所取。因爾不知天命也。由此看來。天命一事。子路尚有不知。何況其他。故我常常教生等。凡心中有疑惑師言。必要問明。不要拿起半邊就跑。辨難晰疑。彼此兩方有益。我亦長見識。你們也多聞一事。這是吾盡師之道。若生等不問。恐終身不知其道也。非吾誤汝等。是汝等自誤。但吾之言有五。一、吾言有所為。二、吾言內藏道妙。汝等不知者亦有。三、既知道而又過之。不然、又不及。四、有仍然不知道。而又亂猜亂疑者。五、大道之深。吾內中未見到者亦有之。故要互相辨難晰疑。才合師生之道。吾以此言告汝等。亦是吾不得已之言也。凡好學者。聞師之言。要彼此相信。共肝膽。通肺腑。方不違師道。背天命。即如子路一片愛師之心。何嚐不聽夫子之教。但其愛夫子。以仁心愛之。勇心事之。而無聖智。則仁勇皆無用也。故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升堂者、善人之道也。不能入室。終不能成聖人。又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非夫子咒他。由他無聖智也。今生等來學。前後不一。真知天命者。內中難尋一人。但隻要知道明善修身。亦不失為好人。至天命一事。我前雲宇宙充塞。隻要爾等今日知道。今日即得。小知則小成。大知則大成。前我比天命如水。人生如魚。魚不得水。則不能行。人不知天命亦然。如魚得其水。就是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就是知天命。人知天命。豈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希賢、希聖、希天。亦有餘也。故孔子雲、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吾今不過言天命萬分之一耳。

問、聞夫子言天命之說。真是大道。必如何而後可以合天命證大道耶。

答、天命即是天機。其中包含天數天理大道。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曰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知天命者。即是聞道也。此聖門天人合一之學。升堂入室之境。知之即可行之。行天命即是行中庸之道。中庸不可能。即是天命不易知。欲知天命。天命有三。一曰聞天命。二曰知天命。三曰行天命。非聰明聖智之人。未可與語。亦未可與聞。凡聞而即知者。三綱無失。五倫無虧。有至德而後可凝至道也。五倫之中。以三綱為重。三綱尤以夫綱為先。君綱不正。天下必亂。父綱不正。家道不昌。夫綱不正。家道不成。大事不濟。試觀古今來敗國亡家者。半由夫綱不整。不能成真作聖者。亦由夫綱不正。俗傳曾子為蒸梨不熟而出妻。莊子為成道無瑕而試妻。皆由此也。夫妻之道猶乾坤。乾坤不和。不能生化。夫婦合而無別。不能為人道之造端。故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夫婦貴有別也。夫婦有別。乾綱得正。坤則相合而相從。乾坤天地之大陰陽。陰陽有失。天地不安。天下人民。不得享太平之福。故君子正夫綱。以成家道。以濟外事。以燮理天下之大陰陽。以為天下後世法。試看世界上。夫婦之倫不正。世道必亂。以其失了天然之天命也。天然之天命已失。安能聞天命。知天命。而行天命耶。欲聞天命。在正夫綱。夫綱不正。即身不行道。孟子雲、身不行道。不能行於妻子。是自失其夫權也。凡女違夫君。不恭不敬者。皆由男子未立身行道。以率其妻。故大學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即立身行道。先行於妻子。得天地之正氣。行天地之正命。無所處而不當也。凡陰勝陽者。天地之不正。鬼神之不樂。失了夫權。即背了天命。故儒家有妻。十修無一成者。皆由夫綱不正。不可為丈夫。焉能受天命。而行大道。反不如釋道兩家。脫卻妻倫。正氣長存。而成者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