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腿與腳 九、緩解腳部冰冷的技巧(1 / 1)

第十章腿與腳 九、緩解腳部冰冷的技巧

秋冬季節,有人總覺得手足不溫、四肢冰冷,晚上更為嚴重,往往睡到大半夜,手腳還是暖和不過來。這種症狀在女性身上更為多見,有一種說法:每四個女性中就有一個患有手足冰冷症。嚴格說,手足冰冷不是病,隻是一種症狀,隻要合理調養就能改善。但手足冰冷又是許多係統疾病的征兆,不可小視。

西醫認為,手足冰冷是血管調節功能出現障礙引起的一種症狀。秋冬季節氣候多變,天氣寒冷時人的血管就會收縮,血液回流能力就會減弱,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的血液循環不暢,因而出現手足冰冷。此外,精神緊張、勞累和內分泌失調也會引發血管調節功能障礙。所以,西醫認為手腳冰冷是血液循環係統疾病的征兆,比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閉塞性動脈硬化症、雷諾氏病、心血管疾病等。

中醫對手足冰冷症的認識比較全麵,並有其獨特的見解和治療方法。中醫稱手足冰冷症為“厥逆”,病因是人體內的陰陽兩氣不能相接。在中醫看來,陽受氣於四肢,陰受氣於五髒,陰陽之氣相貫,如環無端;倘若陰陽二氣不能順接,就會造成“厥”,症狀就是手足冰冷。造成陰陽二氣不相接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厥逆也有很多類型:可以是正氣不足、氣血兩虛、感受寒邪之後的“寒厥”;可以是邪熱過盛、津液受傷導致的“熱厥”;還有痰濕阻滯、胸陽不能宣發的“痰厥”;以及心情煩躁、氣機失調、陰陽之氣不相接的“燥厥”,等等。

除了手足冰冷這一通性外,各種厥症在外部表象上有很大差別,療法當然也有異。所以,不要認為手腳冰冷的人一定全都是陽虛,也不要盲目溫補大補。

職場白領們長時間坐在辦公室工作,或是因壓力而導致植物神經異常時,因而造成手腳冰冷。以下介紹讓身體血液循環更為順暢的方法。

1.緩解女性生理冰冷

女性由於擁有子宮和卵巢,所以提供內髒養分的血管相當地複雜,也因此造成女性容易感到手腳冰冷。為了改善此種情形,就要促進血液循環,使內髒的功能提高,這樣就可以使血液中充滿新鮮的氧氣和營養素,使手腳不再冰冷。利用休息時間去買瓶熱的罐裝咖啡,放在背部和腰上轉動,然後利用罐子的邊緣,給予膏肓穴、次醪穴、大腸俞穴重點刺激。膏肓穴位於第四胸椎棘突下。次髂穴位於尾骨兩側,第二椎骶骨下方之凹陷處。大腸俞穴則位於第四腰椎下方,往外側二指寬處。由於背部有神經叢,待熱刺激滲透之後,會感覺很舒服,而內髒的血液循環也會更加活躍,因此腳就不會再感覺冰冷了。

2.指壓穴位法

由於職場白領長時間坐辦公室很容易造成腰部以下血液循環不佳,造成腳部冰冷。如果是這樣的情形,我們回家後稍微做一點運動,然後再以穴道指壓配合輕鬆的體操來改善這種狀況。

此部分的穴道指壓指的是位於腿上的梁丘穴與三陰交穴。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同時進行穴道指壓和體操動作吧!梁丘穴位於膝蓋骨外側上端起約二指寬處。三陰交穴位於內側腳踝起,往上三指寬處的脛骨後緣。

(1)雙腿以盤坐姿勢將腳掌並合,兩手的拇指則置於三陰交穴上。然後一邊慢慢吐氣,一邊將身體向前彎,同時按住穴道位置,數1、2,待數3、4時就將身體恢複原來姿勢。

(2)將雙腿並攏伸直,接著將腿抬起,使身體形成V字形,然後邊吐氣,邊用拇指指壓梁丘穴,重複數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