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腿與腳 八、養生從腳部按摩開始(2 / 2)

2.足部按摩要分時間、季節和體質才有效

足部按摩現在很流行。它確實能治療很多疾病,因為腳是人的根,在根上疏理、疏通的效果當然是最好的。很多人在剛開始做的時候,感覺效果非常明顯,就是因為它的確非常有效地疏通了經絡。可時間一長,人反倒容易疲勞了,特別是在冬天,是貯存能量的季節,要是還做足部按摩,大量消耗自身的能源,可想而知,身體反倒會越來越虛弱。所以說,足部按摩是一個非常好的治病保健的方法,隻要正確運用,是能幫你除病健身的,但如果用得太勤、不分季節,不分體質,效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冬季盡量不做或少做足部按摩。如果非要做,半個月一次就足夠了。做足部按摩的同時,補血、補腎的食療必須跟上。身體虛弱的人最好少做,如果要做的話,不要做全足按摩,隻要針對身體出現的不適之處,選擇一兩個反射區,對症按摩就可以了,而且按摩的時間不要太長,幾分鍾就行了。

3.按摩腳心能健體

按摩腳心能增強血脈運行,調理髒腑,舒通經絡,增強新陳代謝,從而強身健體,祛除病邪。人的腳掌密布許多血管,故科學家把腳掌稱為人的“第二心髒”,腳心的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按摩這個穴位,有滋陰補腎、頤養五髒六腑的作用。經常按摩腳心,能活躍腎經內氣,強壯身體,防止早衰,有利於健康長壽。老年人常按摩腳心,還能防止腿腳麻木、行動無力、腳心涼冷等。按摩腳心時,還要多動腳趾。祖國醫學認為,大腳趾是肝、肺兩經的通路。多活動大腳趾,可舒肝健脾,增進食欲,對肝脾腫大也有輔助療效。第四趾屬膽經,按摩可防便秘、肋骨痛。常按摩腳心、腳趾,對神經衰弱、頑固性膝踝關節麻木痙攣、腎虛、腰酸腿軟、精神性陽痿、失眠、慢性支氣管周期性偏頭痛及腎功能紊亂等都有一定的療效或輔助治療作用。按摩手法要正確,否則達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熱水洗腳後坐在床將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條腿上,腳心歪向內側,按摩左腳心時用右手,按摩右腳心時用左手,轉圈按摩,直到局部發紅發熱為止。

4.足部按摩的禁忌症

常言說:“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鶴發童顏,步履輕健”,這些話無不說明了足部健康的重要,而《黃帝內經》中也論述了足部保健養生的理論原則。千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就使用足部按摩的方法來達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足部按摩是對足部表麵施加壓力,從而影響全身,調節身體各器官的一種方法,足部按摩的優點雖多,但也不能包治百病,對如下病症要禁忌,不可亂用:

(1)各種嚴重出血性疾病。如腦溢血、子宮出血、消化道出血、支氣管擴張出血、內髒出血等。

(2)急性心肌梗死,嚴重的心、肝、脾、腎功能衰竭。

(3)經期和妊娠期。

(4)一些外科疾病。如急性闌尾炎、腹膜炎、腸穿孔、骨折、關節脫位等。

(5)各種傳染性疾病。如肝炎、結核、流腦、乙腦、傷寒及各種性病等。

(6)各種中毒的搶救期。如煤氣、藥物、食物中毒,毒蛇、狂犬咬傷等。

(7)各種嚴重精神病患者。

上述病症病情急迫、嚴重,不可貽誤急救時機,必須立即去醫院救治。足療在此時顯然不宜使用,但可在康複期間輔助治療。

按摩腳部,對現代人來說是既方便又實用的保健之法,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多按摩我們的腳部,但是一定要依照正確的方法,科學的思路來做,這樣才會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