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腿與腳 三、腿痛患者應注意的事項(1 / 2)

第十章腿與腳 三、腿痛患者應注意的事項

腿痛患者平時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但不宜過度疲勞。平時注意保暖,不宜食寒性食物。

1.洗盆浴

洗盆浴是消除肌肉疲勞的好方法。在38~40度溫水中浸泡10~15分鍾,邊浸泡邊用毛巾搓前脛骨肌,可改善血液循環,加快恢複肌肉力量。也可用拳頭從腳踝至膝敲打前脛骨肌,有一定療效。

2.消除肥胖

肥胖的人站立時也會給腿部尤其是膝部帶來負擔。減輕體重,輕度的疼痛可得到治愈。

3.保持正確的姿勢

在相同的體重下,姿勢不同,給腿部帶來的負擔也不一樣。要姿勢正確,首先應挺直脊背。站起時請想象頭部頂著一個氣球,需伸直頸部,這樣頭部就自然上抬,脊背也伸直了。進餐或刷牙時,也應有意識地經常將頭部向上抬。脊背一伸直,就能保持脊椎本來的生理彎曲,可以防止給腰膝增加過度的負擔。

4.鍛煉肌肉

預防腿痛或腿痛複發,積極鍛煉腿部肌肉是非常必要的。作為最適宜的方法,就是經常走路。按以下方法每天走20~30分鍾,可強化腿部肌肉,保護膝關節。有關姿勢的說明中已經講過,頭部盡量向上抬,這樣脊背可自然伸直。走路時,應該伸直膝部。用力揮動雙臂,這樣步幅會自然加大。正確的行走方法是:左右兩腳間隔6厘米。腳步邁出的角度距離中心線15度。但是,實際上不必太拘泥這一度數。隻要記住大概的感覺就可以了。重要的是,用拇趾頂住地麵,稍稍快速行走。男性以每分鍾90~100米、女性以每分鍾80~90米為標準。最初慢慢走3~4分鍾,然後可逐漸加快速度。注意行走時,年長者的脈搏跳動1分鍾不要超過120次。拇趾頂地和快速行走可有效鍛煉膝部肌肉。

5.使用拐杖減輕腿部負擔

人們常說腿部疼痛很難治愈,因為腿部必須承擔體重的壓力。對於年輕人來說,可以利用前麵講過的方法,強化肌肉力量,減輕腿部負擔,較快地消除腿部疼痛。然而,對於膝關節嚴重變形的老年人來說,上述方法雖然可以一時緩解疼痛,但仍有不少人無法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因此他們就閉門不出,而這樣不但腿部會越來越無力,而且還會給整個身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為了避免這種惡性循環,應積極使用拐杖,減輕疼痛,擴大活動範圍。對老年人來說,走路不僅可以防止腰腿老化,在保持與社會接觸上,也起重要作用。千萬不要因出現疼痛就悶在家裏。

6.有效減輕疼痛的足底裝置

女性比男性更多地被腿痛所煩擾,最大的原因是肥胖和O形腿,這兩個因素交互作用。本來女性的肌肉力量就比較弱,活動身體或走路時,就會給腿部帶來很大負擔。此外,進一步加重負擔的原因就是O形腿。將腿部伸直時,膝部外側約為175度~177度,即腿部稍稍以X形的狀態支撐身體。而O形腿的人體重不是落在腿部中心,而是落在膝部內側。重心偏離和體態痛,特別是變形性膝關節症患者,80%以上是O形腿。通過X光照片可看到,內側關節之間的距離變窄,軟骨磨損,骨上長骨刺。要消除腿痛,須矯正O形腿,雖然最後可手術治療,但希望患者首先使用足底裝置,矯正O形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