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篇 3.醫改,深圳也許有重大突破?(2 / 3)

主持人:您覺得要達到8%~10%這樣的投入的比例,多長時間可以達到?是目前立即可以做得到的嗎?

廖新波:如果在全國來看,我想時間可能會長一點。如果從廣東的實際來看,我覺得三年內完全可以投入。

主持人:另外一個人們在關注的問題就是廣東最近拿了三個城市來作為試點,來解決以藥養醫的問題,希望能夠找到一條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的一個有效的途徑,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取消了醫院賴以為生的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的藥品加成,您認為這樣能解決問題嗎?

廖新波:其實我們現在所做的試點隻是一個方麵的試點,而不是全麵的試點,因為醫改是一個係統工程,涉及的麵、部門比較多,同時也涉及政策的問題,而目前廣東所推行的藥品價格改革和服務價格改革隻是一個方麵,對於我們市民來講,這可能不會起到很大的作用。為什麼呢?其實我個人認為,取消了藥品加成,增加了藥師服務費,減少了大型檢查的費用而增加服務費用,這一增一減其實市民沒有感覺到什麼。相反,我們還可以認為可能會有所增加,為什麼?因為整個醫療收費裏麵藥的收費目前在廣東是占40%左右,如果說減少了15%,也就是40%裏麵的15%那不是很多,而增加了醫療服務費同時也增加了一個藥師服務費的話,這就顯得比較多了。所以,如果說按照平均一個處方150塊錢來講,我想沒有減少多少。

主持人:我們發現三個城市在選擇自己改革途徑的時候,深圳非常與眾不同,它在取消醫院藥品加成之後,完全依靠政府的投入去彌補醫院所受的損失,對於這樣的做法您是持讚同的態度還是持觀望的態度?

廖新波:其實我個人非常讚同深圳的做法,深圳的做法是試圖走向全麵的收支兩條線,是充分地履行政府的責任,而不是在一個醫療機構內部進行調整,所謂的拆東牆補西牆。深圳的做法是取消藥品加成,這個取消的部分是由政府來補貼給醫院,單從這個方麵來講,病人一定會感覺到在40%裏麵已經減少了10%,這是病人得到實惠。雖然實惠不可能很多,但是也體現到政府的責任所在,也體現到醫改給市民帶來了一點好處。

主持人:也有一種觀點在2009年非常的流行,他們認為要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一個前提條件是必須要建立一個非常完善的全民醫保網,實現醫療的服務公平,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您是否讚同這一個觀點?

廖新波:我非常讚同,因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解決公平性、可行性的問題,同時解決一個均等化的問題,最關鍵的是要編好這個醫療保障網,如果這個網編好了,我想,居民或者病人他不會感覺到自己有後顧之憂,自己也出一點,政府也出一點,有病的時候病人不至於因病而為難,也不因為擔心自己儲蓄不夠而不敢去消費(治病)。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醫保網建立之後可能會給經濟帶來另一個方麵的發展,因為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沒有後顧之憂,可能會用多一點錢投入到生產這方麵來。

主持人:從您的觀點來看,阻礙到全民醫保網建立的,目前需要跨越的一些障礙,大概會有哪些?

廖新波:其實可能在個人支出多少方麵障礙比較大,現在來講,從我們的新農合,農民支出每人10元增加到20元,總的投資額是在100元,但是這遠遠不夠,因為中央最近提出的全國平均的籌資額每人是120元,因此最近省裏也在調整到120元,如果調到120元的時候,農民、居民要出多少?或者說他們願意出嗎?或者用什麼措施保證我們的農民能夠積極參與,充分認識到社保確實是為他們服務?我個人認為個人支出這方麵到底多少為合適,這要看政府到底有多大的能力提供。全國平均是120元,作為排頭兵的廣東是否要超過平均水平?江浙一些地方他們已經向150元、130元這方向去,這也許會給廣東省形成一種壓力,但是我相信我們的省委省政府一定會為我們的醫療提供一個良好的保障,逐年增加,這是我們的一個主要政策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