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篇 2.新醫改會使醫藥行業重新洗牌嗎??(3 / 3)

再有就是印度。大家說印度普及率很高,但是大家知道嗎,他們普及的是什麼醫療?他們的自負比例是我們亞洲最高的國家醫療保障體係之一。

某周刊:我們現在的財力和人口決定了不可能模仿美國。

廖新波:那古巴可以學嗎?我認為可以的!雖然古巴醫生的收入不是很高,相反越在大醫院,醫生收入越低。但是醫生在社會的地位很高,收入水平也在中上。全社會的不同階層的人看病都是一樣的,而且他們的醫學水平並不低。為什麼人家可以做得很好呢?這是不是可以學習呢?至少學習人家辦醫療的理念。我們現在講均等化,雖然與平均主義不盡相同,但是也講一個公平,對嗎?隻要人民沒有後顧之憂,社會就會穩定,社會矛盾就會少些。人的差異無非是吃得好些和穿得好些而已。或者你的社會地位高些,我低些而已。

某周刊:古巴的基礎醫療普及率有多高呢?

廖新波:100%什麼病都報銷。[BP(]談了很多了,可以結束了嗎?

某周刊:還有想請您聊聊私人醫療市場的話題

廖新波:可能我還沒有回答你一大串都問題,但是也夠你寫的了。

某周刊:最後一個我特別感興趣的問題是,準許香港、澳門的醫師進入內地開診所後,廣州、深圳等地是否很快會出現香港街頭常見的私家診所?

廖新波:私人市場我想還是另外一個專題吧,不然你都采訪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本書了!

某周刊:簡單談幾句吧。像台資、港資想進入國內醫療市場早就不是一兩天了,但是一直遇到準入的問題。

廖新波:這個你也不要擔心!香港醫生收入水平與我們醫生收入水平相差10倍以上,他們願意屈就嗎?或者我們的市民消費得起嗎?他們隻有有專長的醫生才敢進來。我們一直放開給他們的,隻不過現在審批權到了省級,和允許他們獨資。

某周刊:並不是擔心,很多人都希望有好的私人醫院出現在身邊。

廖新波:我也很真心希望他們進來,帶來一些新的理念和管理,使市民了解香港與國際的醫療行為是什麼樣的。

某周刊:那麼好的,十分感謝您!

廖新波:哈哈!這種想法也是香港醫生看準的市場。我一直在提倡私人醫院走高端的路線,提供高級的醫療和服務,當然不可能是基本的醫療收費。但是實際上,我們很多民營醫院走不出一條這樣路子,相反沒有信心,也沒有能耐。原因很多!

某周刊:對!他們的目標客戶也多是在內地工作的外國人和港人。

廖新波:所以一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醫療市場必定會促使我們的醫療體製日益完善,多層次,多選擇!

某周刊:不過也聽過這樣一種說法,雖然外資在資金和設備上有優勢,但始終在內地難以找到合適的人才。像在蘇州的明基醫院,雖然病房堪稱五星級,但也難逃“人才瓶頸”。

廖新波:是的。大家多對民營醫院持觀望的態度,畢竟鐵飯碗好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