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篇 2.新醫改會使醫藥行業重新洗牌嗎??(1 / 3)

訪談篇 2.新醫改會使醫藥行業重新洗牌嗎?

某周刊:那我先將幾個問題列出來。(1)醫藥行業格局的重新確定,對於醫藥招商企業來說,競爭格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對於醫藥生產企業來說,醫療保障、基本藥物、基層醫療服務體係、公共服務均等化、公立醫院改革,這“五架大飛機”裏,哪個存在的機會最多?醫藥企業產品要進入基本藥物目錄,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如何才能在此競爭中勝出?(2)您認為私人醫療服務市場潛力有多大?準許香港、澳門的醫師進入內地開診所後,廣州、深圳等地是否很快會出現香港街頭常見的私家診所?

廖新波:你說的是製藥和藥品流通?重新洗牌一定會,但是如何洗呢?洗牌之後大量沒有分得一杯羹的藥廠又如何辦呢?轉型?等等,我在後麵要談一談。

某周刊:是的,藥品生產和銷售環節。

廖新波:我有一篇博文(《新方案何來拉動醫藥板塊上揚之力?》)是說基本藥物政策的製定如何來拉動醫藥板塊的動力,你看過嗎?

某周刊:似乎沒有注意到這篇。

廖新波:目前討論比較多的是藥品進醫院的加成要取消,而對中間環節如何控製,應對的辦法的討論比較少。

某周刊:中間環節的取消,意味著行業集中度提高,那麼醫藥企業競爭模式是否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廖新波:首先,藥品加成不是患者醫藥費增加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大處方,如果合理用藥,加成所構成醫藥費用並不是很高,因此如果單純地取消加成,零加成,百姓沒有感覺到什麼,醫院卻可能遭受比較“致命”的打擊,當然像深圳那樣由政府補償,醫院就沒有多大的損失。

再說,如果是政府補償的,為什麼政府要減少藥品加成呢?如果維持原來的加成,增加合理用藥的執法力度,政府再給予補償,豈不是對三方都有利嗎?起碼政府不需要投入那麼多,市民可以得到合理用藥,醫生的趨利行為得到遏製。

某周刊:您的意思是藥品加成可能沒有想象中的作用這麼大?

廖新波:也許是。第三,醫藥多利益鏈主要還是在加成之前的中間環節,而中間環節的產生是市場功能分化的一個需要。沒有中間環節,藥品尤其是新藥很難推廣(說的是有效的真藥,不要與假藥聯想)。為什麼有物流業的產生呢?這是社會的分工。沒有中間環節是不可能的,可中間環節應該分得多少利潤呢?這得讓經濟學家說話,我對整個流通過程估計不足或者說沒有真實的根據。

某周刊:您肯定了中間環節的作用和效率,不過在新醫改之後,中間環節似乎必然會出現萎縮?

廖新波:而且中間環節有時候就是依靠這個“法寶”來運營,如果沒有中間環節的合理利潤,這些現代的流通手段一定失去光環。如果重新回到計劃時期的落後的人工送貨,應該是不可能了。醫改之後,中間環節一定會回到比較合理的價位。目前中間環節的利潤空間也許很大!現在的招標可能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達不到物美價廉的初衷,也沒有很好地運用市場規律使價格回歸它的合理性。

某周刊:據您的了解,目前中間環節的利潤率大概有多少?

廖新波:中間利潤多少合理呢?這就是關鍵。我沒有根據去估計,一般來說可能有50%以上,如果是30%可能沒有人做,也做不來。由於現在勞動法把人的價值拔高很多,因此成本也不少。

某周刊:那麼比較合理的中間價位,又應該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