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篇 1.醫改出路在於全民醫保(3 / 3)

可能有的人錯誤地認為“多點執業”就可以“炒”院長了,其實不然!如果院長覺得你經常不在醫院,又沒有得到院規的許可,院長還能用你嗎?你身在曹營心在漢,你還有機會晉升嗎?

隻要對患者、對醫生、對醫院有利的,都可以采納試點。

“以藥養醫”的終結者

“以藥養醫”這一個怪現象的產生,絕不能歸結為醫生的黑心,而是不當的製度。當醫生不能靠醫術體麵地生存,“以藥養醫”便應運而生。

時代周報:公立醫療機構的收入來源主要有三個,即醫療服務收費、藥品出售利潤和政府財政補助。新醫改方案將逐步取消15%的藥品加成,醫院的這部分收入將如何彌補?

顧昕:首先,“以藥養醫”的存在是奇怪的現象,可以說是“中國的特色”。其次,這一個怪現象的產生,絕不能歸結為醫生的黑心,而是不當的製度。當醫生不能靠醫術體麵地生存,“以藥養醫”便應運而生。正式的遊戲規則管製醫療機構藥品出售的利潤率,即15%的差價,醫療機構顯然沒有任何動力去關注藥品的性價比。很顯然,醫院藥品進價越高,其收入就越高。誰會同“錢”過不去呢?

根據新醫改方案,公立醫院不再“以藥養醫”之後,其藥品出售收入損失的補償途徑有三條:增設藥師服務費、調整醫療服務收費、增加政府財政補助。

具體來看,如果未來3年政府預算衛生支出維持在8500億元,那麼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財政補助即便有所增加,也是杯水車薪。因此,第三條補償途徑看起來是一個畫餅。

調整醫療服務收費其實就是調高醫療服務收費。這是正確的,應該這樣。但是,如果其他的事情不先搞好,例如不先把全民醫保搞起來,先調高醫療服務收費,這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老百姓不高興了嘛!因此,新醫改要考慮具體改革措施的次序問題。

“增設藥師服務費”是不是一個好辦法呢?很難說。很多人都表示擔心。我注意到,就連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同誌都對此“捏了一把汗”。隻要醫藥企業的回扣現象依然存在,設立藥師服務費這條堤壩,就不一定可以堵住“以藥養醫”的製度漏洞。

廖新波:廣東在深圳、湛江、韶關首先推行取消藥品加成,這個消息一出,世人都認為廣東已經在做了,已經做得很好。所以,我所到之處,大家都在問:“你們走在前麵了,怎麼樣?”事實上,根本推行不起來。因為試點不是一個部門、一個市能夠解決的。在湛江和韶關試點,是否需要廣東省來協調,是否單是一個物價部門或者一個發改委就能決定的?當然不是。

時代周報:藥師服務費的提出,是希望醫療機構不開高價藥,解決看病貴的問題。但很多反駁觀點認為,藥師服務費無法改變“以藥養醫”的現狀。

顧昕:是的。我本人對這項措施極其不讚成。第一,果真這樣處理,大處方將會分解成小處方。第二,倘若回扣現象依然存在,則沒有改變任何東西,醫療機構仍將不關心藥品的性價比,醫生們繼續開貴的藥。其實,關鍵在於,醫療機構和醫師們還是沒有內在的動力,自覺自願地抵製藥品回扣。

廖新波:關於藥師費的解讀,一個關鍵就是如何解決藥品生產、研發和流通的市場屬性。藥品的生產流通是由市場來調節的,而藥品的使用又是非市場化的,所以兩個不可同日而語,不可能用一個政策來衡量,需要政府製定一個非扭曲的政策環境來幹預。

從根本上,降低藥品加成目的是想通過一個良好市場的機製來調節,市場最後的結果肯定是質量好的、價格合理的藥品脫穎而出。但實際上,有很多的做法適得其反,一些有效安全的藥品不能夠被廣大人民群眾所使用。所以在藥師服務費方麵,我認為是非常之粗糙。

謹防基本藥物製度換湯不換藥

基本藥物製度不是一個“建立”的問題,而是如何讓業已建立的製度真正發揮作用。

時代周報:新醫改方案中,對建立基本藥物製度的設想是一個爭議較大的地方。

顧昕:藥品供應保障體係是基本醫療衛生製度的四大支柱之一,而建立基本藥物製度則是這一支柱的實木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基本藥物製度是必要的,也是應該落實的事情。可惜的是,它的基本製度架構究竟是什麼,方案中的表述相當模糊。

其實,中國實施基本藥物製度已經多年了。但是,大量相對物美價廉的基本藥物即便在市場上有,但在公立醫療機構中都很少被使用,因此也就沒有製藥企業願意生產,更談不上配送。實際上,醫療機構對基本藥物本身並不排斥,但願意使用價格相對較高的藥物。

由此可見,基本藥物製度不是一個“建立”的問題,而是如何讓業已建立的製度真正發揮作用。

廖新波:我認為,基本藥物目錄的製定是個很好的方向,是實行“政府、社會、個人”共同負擔一點的最好的辦法,關鍵是這個基本藥物目錄的“基本”是包涵了什麼內容,是否能馬上給百姓帶來好處,是否可以使醫院可持續發展,是否保證公平性的實現,是否保證在基層能夠用到有效的藥品。我相信即將出台的配套文件會有很好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