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人生的主宰(7)(2 / 3)

2.正確的態度

(1)我們試試看這個方法,看會有什麼結果?得失如何?

(2)我們一直沒有時間好好想一想這項計劃,但總是有時間糾正錯誤。

(3)長遠來看,我們會省多少錢?如果這裏賠了,什麼地方可以再賺回來?

(4)我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

(5)如果我們試著去……結果如何?

(6)最壞的結果會是什麼?

(7)你說得很對,而且……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改善的?

(8)比較好的方法應該怎麼做?

(9)這樣行得通嗎?這是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10)這件事可能非常有趣。

(11)專家知道什麼?

二十三、成功不需要借口

成功和借口永遠不可能同時出現。

某公司員工在即將下崗的時候,怒氣衝衝的來到老板辦公室,抱怨老板從來都沒給過自己表現的機會。

"那麼你為什麼不自己去爭取呢?"老板問他。

"我曾經也爭取"到一些東西"但是我不認為那是一種讓我顯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他依然振振有詞。

"能告訴我具體情況嗎?"

"前些日子,公司派我去外地營業部,但是我覺得像我這樣的年紀,還發配邊疆,豈不大材小用?"

"為什麼你會認為這不是一種機會呢?"

"難道你看不出來嗎?公司本部有那麼多職位,卻讓我去如此遙遠的地方。我有心髒病,這一點公司所有的人都知道。"

其實,這位先生並沒有什麼心髒病,他隻是為自己不願遠行找一個借口而已。

一個遇事喜歡找推脫借口的人,在麵臨挑戰時,總會為自己未能實現某種目標找出無數個理由。

而成功者大都不善於也不需要編製任何借口,因為他們能為自己的行為和目標負責,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

一個人做事不可能一輩子一帆風顧,就算沒有大失敗,也會有小失敗。而每個人麵對失敗的態度也都不一樣,有些人不把失敗當一回事,他們認為"勝敗乃兵家之常事";也有人拚命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告訴自己,也告訴別人:他的失敗是因為別人扯了後腿、家人不幫忙,或是身體不好、運氣不佳等。總之,他們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

失敗者完全可以從自身的角度去研究失敗,如判斷能力、執行能力、管理能力等,因為事情是失敗者做的,決策是失敗者製訂的,失敗當然也就是失敗者造成的。因此,失敗者大可不必去找很多借口。即使找到了借口,那也不能挽回失敗者的失敗。

其實,盡管有些失敗是來自於客觀因素,逃都逃不過,但還是不要找這種借口的好,因為找借口會成為一種習慣,讓自己錯過探討真正原因的機會,這對日後的成功是毫無幫助的。

麵對失敗是件痛苦的事,因為就仿佛自己拿著刀割傷自己一樣,但不這樣做又要如何?人不是要追求成功嗎?因此碰到失敗,要找出原因來,就好比找出身上的病因一樣,以便對症醫治。

老是為失敗找借口的人除了無助於自己的成長之外,也會造成別人對他能力的不信任,這一點也是必須加以注意的。

失敗並不可怕,怕的是身臨失敗之境卻毫無意識,甚至自以為勝,置身於人生陷阱中而不知,這才是一種人生的悲哀,是人生最大的失敗。

二十四、肚大能容

小趙大學畢業初入社會,在一家公司外貿部就職。他的頂頭上司每天下班後總是跟著外方科長拚命"加班",無事瞎忙,把白天理好的文件弄得一團糟,出了錯,又把責任推給小趙。小趙的稚嫩決定他不是一個會"爭"的人,隻好忍氣吞聲地等日本科長長出"火眼金睛",看出此中曲直來,結果等了3個月,還是等不來一句公道話。

一氣之下,小趙辭職去了另一家公司,在那裏,他的出色工作博得了許多同事的稱讚,但無論怎樣也沒法使苛刻、暴躁的經理滿意。心灰意冷間,他又萌動了跳槽之念,於是向總經理遞交了辭呈。總經理先生沒有竭力挽留小趙,隻是告訴他自己處世多年得出的一個經驗:如果你討厭一個人,你就要試著去愛他。總經理說,他就像雞蛋裏挑骨頭一樣在一位上司身上找優點,結果,他發現了老板的兩大優點,而老板也逐漸喜歡上了他。

小趙依舊討厭他的經理,但已悄悄收回了辭呈。作為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放開心胸去包容一切,愛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