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用行動擔當責任——做一個敢於負責,執行有力的領導(2)(2 / 3)

工作意味著責任,有了責任心,就會使我們樹立敬業勤業意識,時時刻刻把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就會使我們把克服阻力、解決困難作為一種勇敢的責任、推進工作的動力,以不完成任務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強烈意識,加快工作節奏,消除安全隱患,高效完成任務;就會使我們不找借口,不患得患失,以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將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

著名的IBM公司企業文化的核心是“永遠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深圳華為公司提出:“認真負責和管理有效的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財富”。

確實,一盎司的責任勝過一磅的智慧。管理學家曾說:“如果你能真正釘好一枚紐扣,這應該比你縫製出一件粗製濫造的衣服更有價值”。

事實最有說服力。

山西襄汾潰壩事故,260多條生命消失;深圳舞王俱樂部大火,43人葬身火海;河南登封礦難,37人遇難……近期發生的幾起重大惡性事件,觸目驚心。雖然災難出現的形式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性:缺乏責任心!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王德學指出:山西襄汾潰壩事件根本原因是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不落實。深圳舞王俱樂部大火是因為疏於管理,該俱樂部是一家無營業執照、無文化經營許可證、消防驗收不合格的單位,屬於無照擅自經營。登封礦難則直接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釀成的惡果。

一個個災難,造成了一幕幕家破人亡的悲劇,也一次次敲響了警鍾:工作的底線就在於承擔責任,不負責任將會付出沉重代價。

請記住:責任就是對職位的堅守。以責任之心提高執行力,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幹部多一些真抓實幹,少一些坐而論道;多一些深化、細化、具體化,少一些空話、套話;多一些幹事創業激情,少一些推諉扯皮惰性,以高效服務打造洛陽發展“軟環境”。

提高工作執行力,有兩個重要條件,一個是工作能力,一個是工作責任心。兩者孰輕孰重?答案是:責任勝於能力!

一位學者曾有這樣的感悟:假如你非常熱愛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討厭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獄。確實,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大部分時間是和工作聯係在一起的,工作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安身立命之所在。

工作幹的好壞,責任心起決定作用。現實中,“B級人才辦成A級事情”,“A級人才辦不成B級事情”,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原因何在?責任心使然!作家愛墨生說:“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它處於最高的位置”。

責任出激情,出智慧,出力量。有了責任心,再危險的工作也能減少風險;沒有責任心,再安全的崗位也會出現險情。責任心強,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責任心差,很小的問題也能釀成大禍。所以說,機關效能如何,主要看工作人員對工作、對事情有沒有責任心,敢不敢負責。

責任本身也是一種能力,而且是其他能力的統帥與核心。能力永遠由責任來承載,有責任感的人,幹工作不會找借口,不會挑肥揀瘦,不會推委扯皮,而是發揮聰明才智,想方設法打開思路、拓寬眼界,千方百計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可見,責任是一種使命,責任是一種品質,是一種追求,是對自己所負使命的忠誠和守信,是對本職工作的出色完成。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或者一個不負責任的人,不僅會失去社會基本認可,失去別人的信任與尊重,而切在工作中往往一事無成。履行職責的最大回報是,敢於承擔責任的工作人員將被賦予更大的責任和使命,因此,隻有這樣的工作人員才真正值得信任,才能真正擔當起時代發展賦予他的責任。

當然,強調責任勝於能力,並不是說否定能力。有道是:三分能力,七分責任。樹立:“責任勝於能力”理念,目的是讓廣大機關工作人員清醒、明確地認識到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發揮自己的能力,圓滿完成本職工作。

時下有一本暢銷書,叫《責任勝於能力》。該書指出,“責任勝於能力”是全球500強企業奉為圭臬的理念和價值觀,是造就優秀員工的第一思想準則和行為指南。語言雖有“王婆賣瓜”之嫌,但書中一個個經典案例,對我們頗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