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賦予的責任重於泰山。重點工程也是難點工作,那是領導賦予的責任,必須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要求零失誤、零過錯,就來不得半點馬虎。領導賦予的責任重於泰山,那是組織原則。
重於泰山的責任,需要以大的決心去承擔,需要集中精力去落實,需要時刻檢查、對照、反省。
態度決定一切,這裏換個說法,責任心決定一切,是一回事。
責任心決定你是否能夠認真對待責任,有責任意識和沒責任意識不一樣,有責任意識的人可能言行謹慎,沒有責任意識的可能大大咧咧。諸葛一生唯謹慎,所以三分定天下;馬謖大意失街亭,最終因疏忽喪命。責任心比能力更重要。
責任心決定你是否能夠圓滿完成任務。願意撲下身子,把基礎工作做得紮紮實實,完成任務一般都比較輕鬆,特別是當麵對難題的時候,更是如此。如果做每件事情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往往都是責任心不強的結果。責任心強,是能力的放大鏡;責任心不強,那就是能力的反射鏡—看著是那麼大,其實背麵沒東西。責任心比能力更重要。
責任心決定一個人的風格和形象。責任心強的人,總是讓人信任,讓人放心,可委重任。責任心差的人,總讓人不夠放心。久而久之,一個人就會形成習慣,而在別人眼中,其形象也就會定格。責任心比能力更重要。
責任是幹事的基礎,能力是成事的保證。龜兔賽跑的故事啟示我們,責任心和敬業精神比能力更重要。能力強而責任心差,業績會大打折扣甚至會誤事壞事;責任心強而能力弱,可以勤能補拙,在實踐鍛煉中逐步提升能力,進而達到成功的彼岸。責任重於能力,並不是對能力的忽視和否定。詞典裏對能力是這樣解釋的:能勝任某項任務的主觀條件。顯然,責任心是最重要的主觀條件之一,所以責任也是一種能力,而且有了責任心,幹事才會盡力用心,這樣才能夠提升各方麵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說,責任更重於能力。當前,和諧示範礦區建設正處於關鍵階段,使命光榮,任務艱巨。提倡責任比能力更重要,就是為了倡導幹部員工立足本職,履行責任,以良好的作風和務實的精神,以勇於任事、勇於擔當的氣魄,以言出必行、行必有果的執行,在和諧示範礦區建設中有所作為、有大作為。
明確使命責任和工作任務,是幹事成功的前提。現代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精細,協作溝通也越來越重要。因此,各方麵的責任劃分必須要科學合理,責任指標必須要層層落實,責任壓力必須要逐級傳遞,這樣才能把責任轉化到具體行動和工作中去。
目前,在我們的隊伍中,尤其是少數黨員幹部認為,講責任太沉重,擔責任太勞累,甚至還有一些人認為“別人不負責,我想負責也負不起來”——無法負責任,“大家都不負責,我一個人負責也白搭”——負責任無用,“別人對我不負責,我對別人負責是犯傻”——負責任吃虧。這些都是對責任的歪曲理解。要培養勇於負責的精神。勇於承擔責任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範仲淹揮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林則徐銘誌“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王進喜用身體攪拌泥漿、隊員用盆端水保會戰,這些都是盡忠職守、責在人先的生動體現。要樹立“負責光榮”的導向,幹部要模範負責,員工要認真負責。對於以服務為主線的礦區服務係統來說,各項業務涉及到的都是員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都是各家各戶的大事,必須要認真負責做好工作,把用戶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千千萬萬的小事,當作天長日久的大事來抓。特別是當前企業在降低運行成本、深化體製機製調整等方麵,麵臨的矛盾和問題很多,必須要勇於負責,在管理上敢於較真,在改革上敢於碰硬,在服務上敢於承諾,在穩定上敢於負責。用負責的態度、紮實的工作、務實的作風,破解發展難題,提高保障能力,促進健康發展。
三、執行力源於責任心——以責任之心提高執行力
軍事上有句行話:三分戰略,七分執行。道理很簡單:執行力強,就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排難除險、千方百計實現戰略目標;執行力弱,就會找借口,講條件,錯失良機,貽誤戰機,導致戰略目標一塌糊塗。正因此,人們常說“成也執行,敗也執行”。
軍事上如此,行政機關效能建設何嚐不是如此!
執行力是競爭力,是機關工作的生命力。執行力源於責任心,責任心決定執行力。領導幹部要營造增強工作責任心的濃厚氛圍,以責任心提高機關工作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