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責任是一種做事態度。古人講:“天地生人,有一人當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智商、領導力、溝通技藝等,而是責任——一種努力行動,使事情的結果變得更有積極的意識。態度決定成敗。一個既對企業和員工負責、也對自己負責的人,無論做什麼工作,一定會體現出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也一定會在事業上、在崗位上實現個人價值。責任出勇氣、出智慧、出力量。有了責任心,再危險的工作也能減少風險;沒有責任心,再安全的崗位也會出現險情。責任心強,麵對再大的困難也可以迎難而上;責任心差,麵對再小的問題也可能畏縮不前。大慶油田會戰時期發生的“萬裏測溫”、“5毫米見精神”、“為下道工序負責”等經典故事,讓人感動的同時,更讓人感受到老一輩石油人為了祖國的石油事業認真負責的態度。正是這種負責的態度,才有了今天的大慶油田,有了今天大慶油田的輝煌。
責任是一種思想境界。責任是對任務的出色完成,責任是對職責的忘我堅守,責任的最高境界體現了人性的升華。總有這樣一些人讓我們感到,他們用行動詮釋著責任的最高境界。黨的好幹部牛玉儒以勤政為民、忘我工作詮釋“生命一分鍾,敬業六十秒”;橋吊工人許振超在普通崗位上創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鄉郵員王順友20年如一日在大涼山中用腳步丈量工作的苦樂;科學家馬祖光在實驗室裏以生命之火點燃科學之光;新時期鐵人王啟民“寧肯把心血熬幹,也要讓油田穩產再高產”。同樣,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就要當個好工人”的新時期好工人樸鳳元、“愛崗敬業的環衛女工”徐洪霞、“把十米車廂營造成溫馨家園”的劉鳳琴、“把患者當成親人”的夏麗娜……從中,我們無不感受到一種境界,這就是對企業、對事業、對百姓的責任。
一項工作能不能高標準地做好,一項任務能不能出色地完成,取決於多個方麵,而就人的因素而言,無非是兩個方麵:責任心和能力。在這兩個方麵中,責任心比能力更重要。
責任,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是一種舍我其誰的勇氣,是一種義不容辭的擔當,是一種責無旁貸的義務。責任心是出色工作的源動力,是幹好工作的前提、基礎。有了責任心,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就能關注細節,就能想千方設百計地克服困難、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而如果責任心缺失,就會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對待工作就會敷衍、應付,遑論出色地完成工作了。
當然,強調責任心的重要性並不是說能力就不重要了,其實,光有責任心還是遠遠不夠的,與之相匹配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就有可能空有一腔熱情,結果卻是眼高手低,貽誤工作。但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個現象是,許多的工作之所以沒有做好,不是人們能力不夠,而是責任心的缺乏。比如三鹿奶粉事件中,摻雜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為什麼能通過生產、銷售等層層檢驗程序而堂而皇之地走向市場,並不能說是技術的原因,沒能力檢驗出來,而是相關人員缺少了一顆“為民”的責任心所致。
所以,小到一項具體工作的出色完成,大到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貫徹落實,都需要高度的責任心。尤其是在當前,我們麵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需要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就更需要各行各業的人們負起責任,以出色的成績回應時代的召喚。
責任是人類群體中每一個人的社會屬性,它無處不在。
作為一名工作人員,有工作責任。公司老板有老板的責任,員工有員工的責任;政府機關領導有領導的責任,辦事員有辦事員的責任。在其職,謀其政;有其職,必有其責。每一個部門都被政府賦予了特定的職能,這些職能都要被細化分解到每一個職位,在各個職位上的每一個工作人員就承擔著相應的責任。當然除了分解的責任外,還有一些共同的責任,需要共同承擔,這就是我們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
明白了責任,行動就會有方向,做事就會有準則,每天都會有動力。
時代賦予的責任重於泰山。我們所處的曆史階段是創業的階段,從一窮二白到全社會奔向小康,在此過程中,有的領導說,我們這一代幹部就是奉獻的幹部,要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節假日不休息,不加工資還要集資,這些都是因為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不發展就要落後,發展慢了也要落後,落後就是這一代幹部的失職。
百姓賦予的責任重於泰山。我們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承擔的社會職能,都是百姓賦予的責任,除此以外,群眾還有更多的期盼,比如都希望道路修到家門口,都希望出門就有車坐,現實差距還很大,交通部門和幹部的責任還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