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運輸網的服務對象就是人體的60萬億個細胞,每個細胞進行自身機能所消耗的養料和氧氣,以及排出的廢料和二氧化碳,都通過運輸網運來或運走。攜帶著養料和氧氣的新鮮血液,沿著動脈血管進入毛細血管,其中的養料和氧氣穿過毛細血管壁,又進入細胞。同時細胞排出的各種廢物和二氧化碳,又滲入毛細血管,由血液帶走,彙集起來進入靜脈血管,流向負責向外界排出物質的器官。
不知停息的勞動者——心髒
血液一刻不停地在血管中流動,生命不息,流動不止。
血液流動不息,其動力來源於心髒的不停搏動。心髒何以有如此功能?讓我們來看看心髒的結構。
心髒位於人體胸腔中部的偏左下方,在兩肺之間。形狀像桃子,大小跟人的拳頭相仿。
心髒主要由內心肌構成。心髒內部被隔成左右不相通的兩半。左右兩半的中間又由可以開關的瓣膜分別隔成上下兩個腔。因此,心髒內部共分為四個腔:上麵兩個腔叫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麵兩個腔分別叫左心室和右心室。
心髒的四個腔都連接著大血管。心房與把血液輸入心髒的靜脈相通:左心房連通著把血液從肺部送入心髒的肺靜脈;右心房連通的是把從身體各部分來的血液輸送回心髒的上、下腔靜脈。心室連通著把血液從心髒輸送出去的動脈:左心室連通著把血液從心髒輸往身體各部分去的主動脈;右心室連通著把血液從心髒運到肺部去的肺動脈。
心房與心室間有能開關的瓣膜,叫做房室瓣。左側房室間的是有兩片瓣膜的二尖瓣;右側房室間是有三片瓣膜的三尖瓣。房室瓣像房門隻向一邊開一樣,它隻向心室方向開,讓血液從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有主動脈瓣;右心室與肺動脈之間有肺動脈瓣。這些瓣膜卻隻向動脈方向開,血液由心室流向動脈則開放;血液從動脈倒流向心室,則瓣膜會關閉。
心髒肌肉能發出不停頓的節律性搏動,心髒內部又有腔室和單向開放的瓣膜,這就使心髒像一個血液動力泵,使血液在血管內不停地向著一個方向流動。
正常人兩個心室每次收縮射出的血量是相等的,這個血量就稱為每搏輸出量,每分鍾所射出的血量稱為每分輸出量。每分輸出量又稱心輸出量。心輸出量是衡量心髒工作能力大小的標誌。
人在安靜狀態,每搏輸出量約為70毫升,如果心率以每分鍾75次計算,則每分輸出量約為5250毫升。正常人在不同的生理情況下,心輸出量有很大的變化。吃飯後心輸出量約增加30%,中等速度步行時約增加50%,情緒激動時約增加50%~100%。從事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時,心輸出量增加最多,可比安靜時增加5~6倍。同時,心髒泵向肌肉的血液流速加快,流動速度達到每秒8米,時速可達28.8公裏。
心髒每收縮和舒張一次,心髒就跳動一次。單位時間內心跳的次數叫做心率。心率通常以分鍾作為時間單位。成年人心率正常變動一般在每分鍾60次到100次之間。每分鍾低於60次,叫做心動過緩,當然運動員例外。高於100次的,叫做心動過速。心率還隨年齡、性別不同而不同,新生兒一般心率較快,每分鍾在120次以上,以後心率逐漸會變慢,直到與成年人相同。
一般來說,女性心率比男性稍快,較少進行體育鍛煉的人比經常鍛煉的人要快。
源源不斷的生命之流——血液循環
血液循環,即血液在心髒和全部血管所組成的管道中不停的循環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