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約為3500~4000毫升,女子大約為2500~3500毫升。就肺活量來說,一般是男性比女性大,運動員比一般人大,青壯年比老年人大。同學們需要注意的是,肺活量並不是肺容量,不是肺能容納氣體的最大量。原因在於即便我們盡了最大力氣呼氣後,肺內尚有約1500毫升呼不出,每次呼吸隻能更換肺中的一部分氣體。

呼吸係統的另一個重要工作是進行氣體交換中的肺換氣。

人體進行著兩種類型的氣體交換。

第一種氣體交換是在肺部。確切地說,是在肺中7.5億之多的肺泡與包繞在肺泡外麵的毛細血管內的血液之間進行的。

這兩者中,肺泡中的氣體是依靠吸氣運動從人體外吸入的富含氧氣的氣體,它恰是人體其他組織細胞所需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是氣體的“運輸隊”,將幫助輸送含氧氣體到組織細胞。但是肺泡中的氣體怎樣“裝運”到血液中去呢?這要靠前麵說的肺換氣。

氣體分子永不停止地運動著,而且總是由壓力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擴散,這是氣體的擴散原理,肺換氣就是遵循這種擴散原理才得以進行的。

氧在肺泡和靜脈血(毛細血管中的)的分壓(氣體壓力)是不同的,肺泡中的氧分壓達到100毫米汞柱,毛細血管中的靜脈血的氧分壓隻有40毫米汞柱,這種情況下氧就穿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擴散到靜脈血裏,增加了血液中的氧含量。這樣經過這種氣體交換,從心髒來的含氧量少的靜脈血,補充了氧,靜脈血就變成了動脈血,它將流回心髒,成為心髒向其他器官輸送的含氧高的血液來源。

由以上可以發現,發生在肺泡與毛細血管血液間的氣體交換實現的功能是,將毛細血管血液補充氧分,卸下二氧化碳,使之轉變成為含血氧分高的動脈血。

第二種氣體交換並不發生在呼吸係統,而是在遍布人體各處的毛細血管。經過肺換氣後增加了氧氣的血液流到各處毛細血管,遵循著氣體擴散原理,血液中的氧將穿過毛細血管壁和細胞膜,進入組織細胞,而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廢氣又將反方向擴散到動脈血中。於是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

練習唱歌怎麼會得病

芸芸是學校裏大家公認的“金嗓子”。每逢組織文藝會演,芸芸的表演都會贏得老師與同學們的熱烈的掌聲。

音樂老師說她嗓音條件好,樂感強,是個歌唱家的好苗子。芸芸自己也喜歡唱歌,走在路上、與同伴打球時總會唱起歌,她走到哪兒,哪兒就會有動聽的歌聲。

最近,區裏要舉行小學生歌唱比賽,學校給芸芸報了名,為了發掘出芸芸的歌唱天賦,學校還請了一名專業歌唱演員,每天下午課外活動時來給芸芸上輔導課。

芸芸決心要好好練習,爭取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為學校爭光。她認真地按老師教授的方法練習發聲、用氣。

老師說學習歌唱要勤奮,每天早晨要吊嗓子,芸芸回家把鬧鍾定得比平時早半小時叫醒自己,她要像專業演員一樣每天堅持晨練。

芸芸家住在化工廠宿舍,離工廠不遠的地方有一條小河,芸芸每天早晨穿著運動服跑到河邊,於是小河邊每天都有了“啊—啊—啊”、“喔—喔—喔”的清亮聲音。

這樣的練習進行了一個多星期,芸芸遇到了麻煩。她的喉嚨發癢,有時還伴有咳嗽,可是她並沒有任何感冒的症狀。歌唱老師也發現了問題,說她的聲音有些嘶啞,是不是咳嗽太多,並說這種情況下必須先停止練唱,否則會損害嗓子。

爸爸帶著芸芸去看醫生,醫生給芸芸做了檢查,又讓芸芸做了化驗,診斷結果是呼吸道輕微感染。爸爸問醫生:“她並沒有感冒,怎麼會地有呼吸道感染呢?”

醫生說:“感冒是導致呼吸道感染發生的主要原因,但除了它,還有其他不少誘因。”

芸芸的病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醫生詳細問了芸芸每天練習唱歌的時間,排除了聲帶過度疲勞的情況。最後找出了原因,每天的晨練。

練習唱歌怎麼會得病呢?

醫生解釋,毛病不是出在練唱,而是芸芸每天練唱的地點。化工廠排放有害物質,工廠附近的空氣中有害氣體、粉塵的濃度高於其他地方,這些氣體、粉塵吸入呼吸道中就會引發呼吸道疾病。芸芸練習唱歌時呼吸比平時要深得多,頻率也更快,吸入的空氣更多更深,在汙濁的空氣裏練唱就更容易使呼吸道受損害。”

爸爸說:“那麼芸芸練唱應該選擇空氣清新的地方,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