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從出生一直到死亡,每天都要和環境進行氣體的交換,吸進新鮮的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與此同時,我們必需食入一定量的食物。這些食物為我們提供了生長發育所必要的營養物質,如糖類、蛋白質、脂類、水、無機鹽、維生素等,這些營養物質可以讓我們健康茁壯地成長,可以精力充沛地學習、思考,爸爸媽媽可以精神抖擻地參加工作,放學後下班後也能夠進行體育鍛煉。

我們每天都要吃早飯、午飯、晚飯,吃飯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每天吃的食物都到哪裏去了?你會說,被身體吸收了嘛!那麼,這些食物是怎樣被吸收的,是被哪些部位吸收的?剩下的殘渣和廢物又是怎樣送出體外的呢?

這些疑問是不是讓那些愛動腦筋的小朋友困惑了很久了呢?好吧,今天我來告訴你們,幫助我們完成這一係列工作的是我們人體的消化係統。

那麼,消化係統又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呢?消化係統的主要作用是對我們每天吃的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

我們知道,食物為我們提供了必需的營養物質,每一種物質對人體都有一定的作用。在這些營養物質中,水、無機鹽、維生素一般由消化道壁直接吸收,這是一些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另一些營養物質,如糖類、蛋白質、脂類等內部結構比較複雜的大分子物質,則必須在消化道內分解為結構簡單的小分子物質,才會被消化道壁吸收。

所謂消化,是一個過程,是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分解為小分子的易被消化道吸收的過程。吸收,也是一個過程,是食物經過消化後,透過消化道的黏膜進入血液循環的過程。

消化和吸收都是在消化係統內進行的。下麵,讓我們走進消化係統,看一看其中的奧秘吧。

消化腺

消化腺分為兩類:一類是位於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這類腺體通過導管在消化道中開口,例如唾液腺、肝髒和胰腺;另一類是在消化道壁內有小消化腺,這類腺體的數量非常之大,它們都直接在消化道中開口,例如胃腺、腸腺等,消化腺分泌出的是消化液。

唾液腺有三對: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它們分泌的唾液經過導管流進口腔。另外,口腔黏膜裏還有許多小唾液腺,它們分泌出的唾液也流入口腔。唾液具有消化作用,而且能使食物變得濕潤,便於吞咽。

肝髒是人體最大的腺體。一個成年人的肝髒重量大約是1250克。肝的形狀像一個楔子。被鐮狀韌帶分為肝左葉和肝右葉,肝右葉很明顯比肝左葉要大。在人體中,肝位於右上腹部,被肋骨保護著,所以一個正常人肝髒的右下邊不能超過右肋弓,如果醫生在檢查時,能夠在右肋弓下碰到肝髒,一般地說,這種肝髒增大,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肝小葉是肝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看起來像多麵棱柱,一個成年人大約有50萬~100萬個肝小葉。有一根進入肝髒的血管叫門靜脈。它由腸係膜上靜脈和脾靜脈彙合而成,進入肝髒以後,反複分支注入肝竇。肝靜脈是接受腹腔內不成對器官的血液,如胃、小腸、大腸和脾等。經過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進入腸係膜和靜脈最後到肝髒。肝髒的功能很多,它參與體內消化、代謝、排泄、解毒和免疫等過程,其中肝髒的代謝作用最為重要。大約有500多種的化學反應是在肝髒中進行的,所以我們常常把肝髒比喻成人體的化工廠。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一隻動物的肝髒完全切除以後,即使給予這隻動物相應的治療,這隻動物也隻能生存50個小時,可見肝髒是一個維持生命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

胰腺是我們身體中的第二大腺體,它是由外分泌腺和內分泌腺混合組成的腺體。胰位於胃的後方,形狀是長條形,它的重量大約是80~110克。胰可以分為頭、頸、體、尾四個部分,不過,這幾個部分之間卻並沒有明顯的界線,隻是一個大體上的劃分。胰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在消化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內分泌部主要是分泌胰島素,調節血液中血糖的濃度。胰的內部結構中,有許多腺泡細胞和小導管。它們分泌的物質就是胰液,胰液呈堿性,其PH值為7.8~8.4。

一個成年人每日可分泌1~2升的胰液。胰液中的主要成份是消化酶,比如有能把澱粉分解成為麥芽糖或葡萄糖的胰澱粉酶,還有能分解甘油三脂的胰脂肪酶,還有能分解蛋白質的蛋白酶等等。在胰的內部結構中,還有分散在腺泡之間的細胞團,細胞之間有豐富的有孔毛細血管。這是胰的內分泌部,我們通常把這個結構稱作胰島。胰島分泌的物質主要是胰島素,胰島素可以使血糖降低。如果胰島素分泌減少了,血糖的濃度就會升高,當血液流經腎髒的腎小球時,升高了血糖,超過了腎小球對糖回吸收的能力,從尿中排出,被稱為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