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濤鄰居家的小姨是中心醫院的醫生,媽媽帶濤濤去找正在門診室值班的小姨。

小姨聽濤濤講了肚子疼的情況,問道:“肚子痛是不是在肚臍周圍?”

濤濤回憶了一下,又摸摸肚子,回答是。

小姨又問濤濤媽媽:“濤濤晚上睡覺時有沒有磨牙?”

媽媽想了想,說:“以前濤濤從不磨牙,但這幾天夜裏我給他蓋被子,他的確有磨牙的情況。

小姨說:“嗯,濤濤的肚子裏有了蛔蟲,下麵去化驗一下,如果真是生了蟲子,就得趕快吃驅蟲藥。”

化驗結果出來了,小姨看過化驗單,濤濤的肚子真的有蟲子,於是給濤濤開藥。

濤濤摸摸頭,不明白地問小姨:“我的肚子裏有蛔蟲?蛔蟲是什麼?”

“蛔蟲是一種長長的像蚯蚓似的寄生蟲,寄生在腸道裏。專門吃我們肚子裏的營養,還會引起一些嚴重的病。”

“長長的蟲子?可它怎麼會跑到我肚子裏?我從沒有吃過蟲子呀?”

小姨笑了笑,說:“蛔蟲不是人吞到肚子中去的,而是由被人吞進肚內的蛔蟲卵發育長成的。蛔蟲卵主要是通過手和食物進入人體的。被汙染的水、土壤、沒洗淨的蔬菜瓜果上都可能有蛔蟲卵,蛔蟲卵還可能傳播到與這些經常發生接觸的東西上,像我們的手。所以,玩土後,飯前不洗手,用髒手抓食物,就會把蟲卵吃進口中,於是就得了蛔蟲病。”

濤濤越聽到後麵,臉越發紅,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媽媽接過小姨的話:“難怪會這樣,我們濤濤確實……”

濤濤跳起來,“我明白怎麼回事了,小姨,媽媽,我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

那麼,與濤濤有同樣毛病的同學,你現在也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保護好你的一身“外衣”

一、保護皮膚清潔衛生

皮膚由於暴露在人體表麵,接觸大量灰塵,又不斷分泌汗液、皮脂,因此其表麵往往積有汙垢。汙垢占據皮膚表麵的第一個壞處是阻礙汗液和皮脂順利排出。更惡劣的是,汙垢還是種種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樂土”,容易引發皮膚疾病。有科學家用顯微鏡觀察指甲中的汙垢,發現每克指甲汙垢含細菌高達近40億個。

據科學家統計,一個成年人總麵積為1.5平方米的皮膚表麵,如果遍布汙垢,其滋養的細菌等微生物可能達到6億之多。這些微生物中有的對人體無害,有的卻是病原微生物。同學們看看自己的雙手,想想保持皮膚清潔有多麼重要。

要想保持皮膚清潔,就要常清洗,勤換衣。

臉、脖子、手、腳等部分要天天洗;飯前便後要洗手;指(趾)甲要經常修剪;一般洗澡做到每周一次;夏天出汗多,洗澡次數應該多一些。

天天都要冼臉,那麼洗臉是不是也有一定的方法呢?

洗臉要用溫水,合適的溫度是18℃~30℃,經常用低於10℃的水,會使麵部血管收縮,毛孔關閉,阻礙皮脂分泌。洗時要先在雙手上塗上香皂,摩擦兩手到起泡沫,然後在臉上做有規律的按摩。鼻子上麵很油,容易造成油漬和髒東西的積存,所以清洗鼻子頂部和兩側要稍多些。隨後用清水把臉上的香皂全部衝洗掉,不要殘留在臉上。

二、經常參加戶外活動

經常參加戶外活動,使皮膚受到日光照射,經常用冷水擦澡,都對皮膚有鍛煉的作用。這些活動改善皮膚的血液循環,加強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能力,提高人體適應寒熱變化的能力,減少皮膚病的發生。

三、預防凍瘡

人體的手、腳和耳部容易生凍瘡。凍瘡常由於受凍後受熱或熱後受凍引起。初發凍瘡時,局部皮膚呈蒼白色,後來變成青紫色,出現水泡、腫脹等現象,並伴有痛灼和瘙癢。

預防凍瘡發生,要加強體育鍛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的防寒能力。天氣寒冷時對手、腳、耳等易凍部位注意保暖。

四、長了“青春痘”怎麼辦

同學們都不喜歡長“小痘痘”,那麼怎樣使粉刺減少呢?

要注意保持麵部清潔。每天用溫水洗兩次臉,去除過多油脂。尤其在沾灰塵較多時,應及時洗臉,以免灰塵和油脂集聚一起堵塞毛孔。

切勿用手擠壓或用針挑粉刺,免得感染發炎。

不要使用油性護膚品,以免堵塞毛孔,影響皮脂排泄,而產生新的粉刺。

注意調節飲食。盡量少吃像肥肉、巧克力等高脂肪高糖類食物,少吃像辣椒、蔥、蒜、咖啡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保持生活規律,心情愉快,使身體器官功能保持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