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姚壯文斥巨資建設了廣州航空港物流商住大廈。這棟商業巨廈位於新白雲國際機場北出口機場大道8號,投資約3億元,將建成現代化、設施一流、與國際物流中心水平接軌,首二層為中國南方進出口商品交易中心25792平方米,3層至12層商務、商住樓57398平方米,總建築麵積83190平方米的園林式航空港物流商住大廈。配套公寓大廈、商業街、商業廣場共32000平方米及大型園林綠化。該商住大廈將形成完善的中國南方國際物流中心物流服務體係;大力發展國際物流和跨國物流集團;全麵發展社會化的第三方物流。立足於打造國際物流樞紐,以國際航空物流中轉為需要,在機場附近實現貨物快速處理,提供高價值的便利服務和物流配送,是一座發展航空貨運快遞物流,包括物流商務交易信息的新型辦公商住大廈。
空港物流的前景十分廣闊。他願用更長的後半生去守候。
大智慧澆灌的長青樹
如果說短視的影子是急功近利,那麼遠見的伴侶就是大智慧和百年心態。
這種做事業的長線心態,體現在姚壯文行為方式的各種細節中。比如他做生意都是強調量力而為,總是要讓資金積累到足夠支持一個項目時,才決定投入這一項目。他不輕易借貸,不去嚐試以小博大的杠杆率遊戲和賭徒式的冒險。他決心用足夠的時間去澆灌成功之樹,而不是急不可耐地試圖走捷徑。
又比如,1995年,他在老白雲機場創辦機場職工班車,以方便機場員工上下班和生活出行。其中從老機場生活區到機場路這一路班車,從早上5點到晚上12點營運,比政府的公交車營運時間還長。雖然在機場職工班車行駛的區域內,姚壯文是獨家運營,但他並未趁機榨取壟斷利潤。相反,這15年裏,無論油價如何上漲,快線的票價始終是1元,60歲以上老人還可免費乘坐。如此15年下來,職工班車已經作為姚壯文奉獻社會的一麵旗幟,直到今天仍在經營,成為老機場員工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姚壯文說,他是把它當作一項公益服務來投入,是對廣州航空事業的一種支持,因為做這些都和他在機場20年點點滴滴付出所積累的人脈網絡和情感基礎分不開。
他熱衷慈善公益,因為他相信有社會良知的企業才可能行之久遠。他在關注公司發展的同時,還非常關心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關心人才的教育培養,熱心公益事業,以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各界給予企業的支持。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多次向災區捐款。同時,他還關心社會弱勢群體,對廣州、花都當地和潮汕地區的孤寡老人和貧困家庭孩子,及時給予經濟上的扶助,不僅幫助他們渡過生活難關,而且捐資助學;無論工作多忙,逢年過節,總是親自慰問這些孤寡老人和貧困家庭孩子,以自己的愛心,扶助他人,回報社會。在每次公益慈善活動中,姚壯文都起到了倡導和帶動作用,他的善行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不懈的努力。
姚壯文認為,對於企業來說,企業是國家的法定公民,企業有義務也有責任為建設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作出貢獻。企業社會責任感是企業對待社會的一種責任態度,評價一個企業的成功,不單是實現超額的利潤,理所當然還要包括企業對社會的貢獻。他的企業所做的一切,都出自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企業公民的意識。再者,“企業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標誌,“慈善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企業參與公益慈善是和諧社會的一種重要表現,隻有通過公益慈善行為使社會大眾受益,才能實現真正的公益,才是最高意義上的善舉,和諧社會才能真正實現,因此我希望我們的企業家們都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主動參與到公益慈善事業上來,為祖國富強、社會和諧、人民幸福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作為商人,他拒絕讓自己的精神世界被金錢所控製。年少時,看著一架架波音飛機在頭頂幾十米處轟鳴而過,他曾著迷於現代工業的神奇力量。而當人到中年,萬千風雨過後,他明白了人類單純且無休止地追逐財富的結果,是喪失家園和人文精神。“幸福離我們越來越遠,最後窮得隻剩下錢和垃圾。”他在博客中寫道,而要避免這種淪落,唯有做到一點,那就是“善待自己,更要善待別人”。
富有遠見的人,就如同那些走過了時間隧道的人。因為知道了終將屬於和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所以就專心、專注、堅定不移;因為知道了抵達隧道另一端必定需要的時間長度,所以就耐心、淡定、沉著安然。姚壯文就是這樣用前瞻的眼光、超人的智慧、堅韌的毅力和強大的力量去不斷締造輝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