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前瞻眼光獲得了時間的回報。2004年,隨著白雲機場整體搬遷,宏大壯闊的花都新機場落成,姚壯文的事業一飛衝天,躍上了天空般廣闊的舞台。姚壯文因此也成了發展空港物流潮商第一人。
專注造就成功
如果說浮躁不一定是短視的孿生兄弟,那麼與遠見相伴的,就是堅定和專注。
自從少年時代在白雲機場打工,姚壯文的生命和事業就與機場寸步不離。他創業在機場,他的一切業務都和機場纏連生長。他的所有投資項目絕不超出以機場大道為中心的方圓之外。如此一以貫之22年,他像是機場永遠的舞伴和永恒的戀人。
人類發明飛機,更多地是為征服時間,而不是空間。和飛機一道成長的人,最能深刻理解時間的價值。人的一生時間是有限的,必須集中投入於一點才能實現最大化的價值。姚壯文的哲學是:“每一個人的精力、時間有限,投資項目集中在一處,易於管理、調控和支配,有利於提高管理的效率。”
認準了這一點,無論機場之外有多少誘人機會和暴富神話,都無法讓他轉移視線。“世間的錢是賺不完的,我隻想在某一個領域裏做專做強。”姚壯文將此歸結為“七寸”理論。
打蛇打七寸,姚壯文就是要把時間、精力、資源集中投入到邊際效益最大的“七寸”上。他將畢生事業的“七寸”鎖定於航空相關產業。他把資源集中投放到空港物流產業鏈上最具效益的“七寸”環節。他把資金集中投放在新機場北出口距海關監管區隻有500米,距機場貨站隻有1000米的一塊黃金地上,因為他認為那個位置是整個空港國際物流園內的“七寸”要地。
專注於一點,意味著舍棄更多的點。姚壯文和其他商人最大的不同,在於決心“不做什麼”的時候要比決心“做什麼”的時候多。為了新目標,他堅決舍棄新白雲機場幾乎所有產業,集中精力去做更大更有意義的項目。
敢於舍棄,心無旁騖,看似失去了很多機會,實際上是機會成本和風險成本最小化之道。已屆不惑之年的姚壯文迄今沒打算在後半生改變這種人生模式。他已把前瞻的目光投向未來10年,在他看來,那是一個更為奪目的黃金十年。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已確立為我國三大門戶複合樞紐之一,目標是建成亞太地區綜合性樞紐機場,這是廣州發展空港物流業的資源優勢。新白雲國際機場已擁有現代和完備的機場設施,配套設施和配套服務日益完善,區域影響力日益增強。為此,廣州擬定了10年建成“中國珠光控股現代物流中心”的總體規劃。2005年,廣州市政府頒布實施了《廣州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構建“3 5”物流園區體係的發展規劃要點,包括廣州空港、黃埔、南沙三大國際樞紐型物流園區和花都、增城、芳村、白雲、番禺五個區域綜合型物流園區。其中,廣州空港國際樞紐型物流園區的定位是以廣州白雲機場為龍頭,以新機場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廣清高速公路和北二環高速公路為交通樞紐,在靠近白雲機場貨運區附近的花都區花東鎮範圍內,規劃建設廣州空港國際物流園區,建成國家三大國際航空物流園區。其功能包括:時效性物流樞紐,為國際航空、國內航空高附加值的貨物提供倉儲、中轉、加工、包裝、快遞、配送、信息等全程物流服務,建成空港物流產業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配套服務區等三大功能區。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的投入運營、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及2010年亞運會的召開等有利因素的影響,2010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線將達到100條左右,國內航線將超過130條,客運量、貨運量排名有望進入世界前20位和前15位。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綜合樞紐的地位將進一步突顯,強有力地支撐空港物流業的發展。從空港經濟發展過程看,空港物流業已由起步階段進入快速成長階段。可以說,空港物流這一行業的前景是十分廣闊的。
隨著新機場國際航線增加到100多條,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的投入運營,加上2010年廣州亞運會召開,以及政府2000億元基建計劃帶來的巨量物流、客流、資金流,以新白雲國際機場為軸心的空港經濟區,將成為大珠三角經濟的新增長極,必將帶動空港物流、高新技術產業、航空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集群的空前發展。
基於對地區、行業前瞻的判斷和把握,積極支持廣州空港國際物流園的發展,投資建設中國南方進出口商品交易中心、廣州航空港物流商住大廈、廣州航空港物流中心等空港物流業配套產業成為姚壯文今後發展壯大企業的重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