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潮商怎麼了(1 / 2)

被譽為“東方猶太人”的潮汕人,眼下成了中國生意場上最為失意和孤獨的人群。

走私猖撅、騙稅瘋狂、造假難禁,近年來廣東省潮汕地區接連不斷的經濟犯罪活動,將該地區的社會經濟秩序長期置於混亂之中,其直接後果是信用喪失、形象受損、經濟遭創、百姓受苦,潮汕人和潮汕地區成了“不講信用”、“違法經濟”的代名詞。

汕頭市新任市委書記李統書痛心地說,外麵人已經把潮汕人和假冒偽劣畫等號,不僅潮汕的產品沒有信譽,就連潮汕人的人格、道德水準也受到懷疑。一些地區幹脆內部發文,讓本地區的企業不要跟潮汕人做生意,外地一些稅務官員和銀行人土聽潮汕人都搖頭。

人們禁不住要問:潮汕人怎麼了?

在身陷囹圄500之後,黃光裕將於近日走進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某間審判庭。

過去十年對黃光裕來說,可謂明暗交織。頭五年,人們驚詫於國美模式縱橫捭闔所爆發出來的巨大衝擊波,天津、成都、沈陽、北京、濟南……驚鴻無數、藩籬叢生,黃光裕攜國美一路涉險走過,並最終改寫了中國家電行業規則。後五年,準確地說,從2006年黃氏遭遇調查(後蒙“照應”過關)開始,他逐漸誘發另一場涉及更深、範圍更廣的風暴,並最終落腳於遭遇官商勾結、貪腐潛規則的口誅筆伐,乃至法律審判。該次庭審幾可被定格於一場“世紀大審判”,這或許是對現行體製及商業規則的一次拷問。

潮汕人的精明和好勇鬥狠,在黃光裕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家電連鎖行業中的諸多潛規則,比如上架費、促銷費等等,都始於國美。黃充當了家電行業中的“價格屠夫”,也是不折不扣的“資本狂人”——不惜高價收購大中電器和三聯商社,瘋狂操縱中關村股價,乃至通過地下錢莊洗錢。

而在千裏之外的潮汕平原,黃光裕之轟然倒下,更像是那個本土商業群體一道心理防線的坍塌。

先於黃光裕事發,潮汕商幫群體早開始經曆“失去的十年”。進入新千年後,與走私、騙稅、假貨猖獗相伴,潮汕信用危機的爆發,非但令潮汕企業名聲掃地,還被曾與潮商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溫州商人(兩者同被稱為“東方猶太人”),迎頭趕超。黃光裕為首的一派潮商的異軍突起,曾令潮商群體為之一振,未曾想,此位“精神領袖”竟以更為劇烈震蕩之方式落幕。

非但如此,黃的隕落,還在潮商中誘發“多米諾骨牌效應”。除其兄長新恒基董事長黃俊欽、京文唱片董事長許鍾民、合生創展董事局主席朱孟依、深圳茂業集團董事局主席黃茂如、香港賭業巨頭連超等潮汕籍商界大佬都相繼被卷入醜聞與非議,唯程度輕重不同。及至2月1日,深圳市金光華集團公司董事長李亞鶴(生於汕頭市潮南區)亦因“涉嫌行賄”而被撤銷省政協委員資格。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商”,“有市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正是這種對商業無孔不入的精神,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富可敵國的巨賈。其間,潮商所爆發出的霸氣、魄力、膽量、想象空間,自然令人震撼,但也攙雜了唯利是圖、漠視法律、不擇手段、任人唯親等的複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