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朱孟依:光環減退的地產航母(1 / 3)

一年多來,因傳受累黃光裕案,朱孟依一直未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對於家族企業來說,掌門人涉案對公司產生的影響是致命的,項目停工、裁員降薪、高層震蕩、融資不暢。2009年的合生創展黴運連連,它並未在房地產市場形勢一片大好中重拾生機。甚至是在拿地這件地產商去年熱衷的事上,合生創展也變得有氣無力,整個2009年,它僅在慈溪以不足900元/平米拍下了一塊地。看看2009年的那些天價地,就知道開發商們跑馬圈地的時代還遠未結束,可合生創展卻失去了放手一搏的勇氣和能力。

令人稱奇的開發商

1980年代中期,經商熱潮席卷廣東省。朱孟依的老家在廣東省豐順縣,高中畢業、才20歲出頭的朱孟依也一頭紮進了商海,成了一個搞建築的包工頭。

朱孟依去找鎮政府,表示願意出資興建商業街,回報隻要將業主租金給他分成就可以了。朱孟依認為:當時很多人在家門口開商鋪,很亂。如果把這些人集中在一條街上的經營話,又好管理,又容易形成市場。

朱孟依由此挖到了其人生的第一桶金。那個時候,他就把策劃投資與參與經營與地產開發捆綁在一起,遠遠超出了包工頭的工作範疇。可以說從進入這個行業起,朱孟依就自覺地成為了地產開發商。

幾年後,朱孟依從豐順到廣州尋求新的發展空間,並在幾年時間內積累了豐富的人際關係以及超強的市場洞察能力。1990年代初期朱孟依又來到香港,並順利獲得香港永久居住證。1992年,他與張榮芳、陸維璣夫婦一起在香港共同創辦合生創展集有限公鼓公司。這家公司性質上雖是一家港資公司。

但其主要活動地或者說經營地卻在廣州。朱孟依和他的合生創展開始了強勢出擊:

-1993年,在天河動工開發人型商住區華景新城;

-1994年興建文化社區暨南花園;

-1997年開發了愉景雅苑和駿景花園;

隨後,合生創展在廣州開發的房地產項日多達16個,開發的項日麵積超過600萬平米。

持續的開發很大程度上不是依靠強大的資本或人脈,而在於他對於市場前景的準確判斷。合生創展拿到的上地都位置偏僻且地價低廉,但是幾乎都位於城市未來擴張的中心區域,比如廣東的天河、番禹。價格低、前景好,合生創展在不斷的擴張中成長為房地產界的“航空母艦”。

但是,公司的發展並不僅僅是廣積上地的原因,懂得精耕細作才是關鍵: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引進了香港房地產先進的設計、開發以及管理理念,大量創新保證了物業的高品質。低價格、高品質的物業最終在市場上形成了強勢競爭力。

而且,朱孟依無心小打小鬧,合生創展從天河華景新城開始,麵積大就是其顯著的特征。合生創展在廣州開發完成的項日中,建築麵積超過50萬平方米的項日有5個,超過100萬平方米的項日有3個,甚至有項日超過200萬平方米。

廉價的上地和大規模的建設,使合生開發的項日比別人擁有更低的成木。原恒基中國公司總經理,現在合生創展的總經理謝世東深有體會:在大型發展商中,我們的建築成本是最低的。以高層塔樓為例,一般發展商每平方米的建築成木是3500元,但合生的成木隻有2500元。而十幾層的小高層,合生每平方米的建築成本僅為1700元,但其他發展商卻需要2300元。

2001年,第九屆全國運動會在廣州舉行。對精明的商人說,這是個難得的商機。

2000年1月,朱孟依出資2億元,成立了廣東盈通投資公司,成立這家公司,就是為了承攬建設九運會數據傳輸網絡工程,順利地切入了廣東政務IP寬帶網建設。

實際上這項工程隻是開挖鋪設光纖網絡傳輸的管道,朱孟依一舉拿下了在廣東全省建設光纖骨幹網、城域網以及接入網的許可。接著,他把這項工程細劃,又分包給自己的工程公司。通過這一來一往,朱孟依狠狠地賺了自己一筆,實際的工程投資遠低於2億元。

朱孟依看準了這項工程的前景,將企業利潤最大化演繹的淋漓盡致。他在挖管道的同時,不隻鋪設一根政務IP光纜,而是預留鋪設好了更多的管道,將這些管道出售給那些急於鋪設光纜的電信運營商。一根管道每公裏的售價是8到20萬元,做到了一舉多得。

不到兩年時間,朱孟依在廣東省內鋪設了3000多公裏的網絡。民營企業鋪設光纖以及銷售管道的做法,引起了信息產業部的不滿。除了中國電信,盈通是廣東省內擁有光纖網絡資源最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