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黃茂如:隱形富豪禍起“土地門”(3 / 3)

黃氏兄弟失陷“土地門”

事實上,黃茂如的發家史一直頗受爭議,有人稱他是得益於潮汕老鄉和張靜的裙帶關係以及地下錢莊的支持,也有人稱其在操作地產和百貨零售時,其融資和並購的手法詭秘,且涉及諸多暗箱操作。

黃茂如的家鄉周田鎮,地處惠來縣城東,由於該地前不靠山後不靠海,地少田薄,至今仍顯落後,鄉人多外出謀生。

因此,很多人在外博得富貴衣錦還鄉時,必為家鄉捐資修路築橋,造福故裏,此為多年來潮商傳統。但在前湖村鄉人眼裏,黃茂如是個刻薄寡恩且利用捐贈賺取利益的人。

據周田鎮一位官員披露,從該鎮關門山徑口到鎮中心市場的一條6公裏主道,常年坑坑窪窪,一到雨天就泥濘不堪。為了修路,鎮領導在1998年的時候找到黃家的大哥黃世再,請其為家鄉捐贈100萬修路。一來二去之後,最後由黃茂如出麵洽談,當時他提出的捐贈條件是鎮政府必須將位於關門山水庫附近的近千畝林地的使用權,無償提供給他。

麵對這個以捐贈為名的利益交換,為解修路燃眉之急的鎮政府,隻得勉強同意。黃茂如獲得這片山地後,並未兌現種植開發的承諾,僅種了一點果樹就圈占起來。

幾年前,黃茂如看中了鎮政府對麵一塊100多畝的農田和菜地,他打著改造的旗號,在縣政府相關部門的幹預下,僅用18萬元就收歸己有,卻荒廢至今。

前湖村每逢土地買賣時,都會有黃茂如若隱若現的身影。因黃家兄弟在當地財多勢大,多年來一直操縱著前湖村的重要事務,村委會選舉形同虛設,有多屆村支書和村長皆是黃茂如扶持起來的人,他們成為了他和黃家族的利益代言人。

在一些列利益輸送紐帶下,黃家還是在國家公正的法律下,慢慢的露出了狐狸的尾巴。

“黃家出事一點不奇怪。”一位深圳地產業界的權威人士向記者表示,“從羅湖東門,到華強北,到南山後海,茂業集團運作的都是核心地段的改造項目,如果沒有關係,隻能望洋興歎。黃茂如在地產界很少露麵,大哥黃世再出麵較多。”

“政商關係的典型,一般都是協議拿地,拿的還是讓人眼紅的好地塊。”

舊改項目容易引發土地腐敗。除了早期5個樓盤,茂業國際在香港上市後,2008塊土地簽訂的並不是土地出讓合同,而是土地協議轉讓合同。此外,茂業集團在深圳華強北店二期、茂業珠海店、深圳和平店地庫等土地在上市前都未取得產權證書。

潮汕有一句名言:“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生意每人做”。過度的商業化,使得潮汕商幫呈現出極度現實主意的特征。“什麼倫理不倫理,道德不道德,一切都是生意。”他們徹底的拋棄幻想,徹底的追求財富,這成就了潮汕人的商業天分,但也為自己的罪行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