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黃茂如:隱形富豪禍起“土地門”(2 / 3)

有人評價黃茂如天生具有生意頭腦,並且善於精打細算,茂業集團內部有一套獨特的成本控製體係,緊緊地控製價格。這個價格的控製,又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自己生產的產品,即房子,另一個則是擺在自己商場上賣的產品。與租賃商業用房相比,自建可節約10%-30%的綜合成本,而百貨業平均利潤率僅為2%。自建房少了糾紛不說,物業管理更符合百貨商場的個性化要求,能為後期經營提供較好的硬件設施。由於商業經營比較好,周邊帶旺之後,自有的商鋪物業也會跟著升值。

在零售獲得相當大成功後,短暫沉寂的茂業地產業務又“重出江湖”,2003年,深圳新的標誌性項目,與地王大廈並肩而立的世界金融中心落成,茂業不知不覺讓深圳地產界吃了一驚。而這個超高層的項目居然“隻租不售”,在讓業界為茂業家底之雄厚而深受震動之餘,也為其堅持慣有的“商業+地產”的做法另眼相看。黃茂如還想藉著世界金融中心的裙樓——世金漢宮與地幹連成的區位優勢,打造深圳的第三大商圈人民橋商圈。

人民橋小商品市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曾經聲名在外,享譽全國,是深圳商業活動最活躍的地方。黃茂如醞釀著將20年前曾經熱鬧繁華的人民橋第二次複興,他向深圳政府申請,將和平廣場、人民橋新開張的港島中心與老街地鐵站地下空間連接,方案已被原則上通過。此項規劃一旦實施,人民橋片區所具備的地理優勢將凸現。即將開業的大型精品商業城港島中心與和平茂業連成一體,並擴散到地王商圈,通過地下空間向解放路、東門延伸,可以說,茂業的兩個商業項目有如一個堤壩,它一打開,東門、人民橋以及地王商圈的客源就會像泉水一樣湧出來。

黃茂如的茂業百貨2004年開始走出廣東,對當地地產和零售業形成巨大衝擊。他投資7億元興建的重慶茂業百貨成為當地營業麵積最大的百貨公司,至今黃茂如在廣東、重慶等地已擁有7家茂業百貨。而在房地產方麵,茂業地產在深圳已經完成了近200萬平方米的房地產開發量。

資金為王,布局全國

壯大後的黃茂如清醒地意識到自己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直接上市就成為其最好的選擇,在企業直接上市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之後,黃茂如轉而選擇了買殼和參與國企改製,但發了家的黃仍頭腦清醒地堅持尋找最好是公司熟悉的行業。這一點和順德家電巨頭何享健有些英雄所見略同。

2004年在武鍋集團改製的比武招親中,美的和茂業同台獻藝,爭娶武鍋。進軍武漢,據說何享健主要是想進人鍋爐行業,而黃茂如則是看好武鍋的黃金地產。

最後兩人都沒成功,黃茂如與何享健的這次過招算是打了個平手。不過,黃茂如卻打進了西南重鎮重慶,2004年初他投資7億元興建的重慶茂業百貨成為當地營業麵積最大的百貨公司。同年,另一位西南資本大鱷,迪康係下屬的重慶迪康百貨卻因昂貴的物業租金而難以為繼,兩強相較,黃茂如的戰略至少在目前獲得了成功。

黃茂如不僅在重慶見了迪康係的曾雁鳴,他也抓住迪康因盲目多角擴張而出現的困頓時刻,從其手中拿下了成商集團,從而為進人四川,開拓一片新的商業天地打下基礎。

北京證券的一位分析師認為,從並購手腕來看,收購成商是黃茂如十分漂亮的一役。如果能拿下成商,將讓黃茂如一舉多得,不但可由此進入成都零售市場,掌握成商的老客戶和寸土寸金的地產,還可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打進四川二三級城市,擴大黃的商業版圖,黃茂如在曾雁鳴最失意的時候買下成商,充分展現了兵法中待敵屏弱,伺機而動的精傲。之後施展財技實現茂業國際香港上市。其後茂業係挾雄厚資金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北上太原、秦皇島及四川南充等地收購白貨物業,一時間震撼零售業界。而其2008年10月以來連續舉牌深國商、渤海物流和商業城三家A股上市公司,更令各界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