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傳說、神秘的圖騰、璀璨的文明,在首飾中尋找落腳點,它刺激著人們對傳統文化最深的情愫。人們願意去探尋、珍藏、炫耀這些文明的符號、沉澱和曆史傳承,於是傳統文化首飾能在鋪天蓋地的西方鉑金鑽石潮中找到一個安身立命之所,雖然仍逃脫不了被西方主流文化擠壓的現狀。
東方文化何時回歸主流?中國首飾如何用傳統元素來鑄造現代經典?有人不斷在本土首飾品牌中尋找成功的可能。2006年之後,人們發現了潮宏基……,潮宏基的廖創賓,應該是典型的潮汕商人,緊鄰港澳,讓他們視野開闊又腳踏實地,從而他們接受新事物最快,行動力最強;地處東粵,造就了他們的低調隨性,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求的邊界和能力的邊界,不去做超出邊界外的任何事情,卻把份內的事情力求做到最好。
帶著如此強烈的潮汕文化烙印,廖創賓帶領潮宏基,沿著那條既定卻又不斷升華的道路,向前。精雕細琢,極致璀璨;紫氣東來,中國風尚;金彩幻變,精彩盡在潮宏基。
潮宏基的“源”
廖創賓1972年出生,汕頭人,19歲開始隨父親到東北做黃金首飾的批發零售。1997年,創建自己的品牌——潮宏基珠寶。潮,是企業所處的地理區域,即潮汕;宏、基,是父輩名號中用的字,就像國外名聞遐邇的大品牌Coco、香奈爾或芃克雅寶……創牌之初,潮宏基是典型的潮汕家族式企業,以生產18K金鑲嵌飾品為主。
經過多年發展,潮宏基公司目前擁有超過1500㎡的工業園和規模性生產基地,職工3000人,業務覆蓋80多個城市,全國直營及專營店超過230家,具備自主開發、設計、生產乃至策劃、管理、營銷和服務等環節的強勢人才隊伍,確保了款式更新速度快,品質穩定,工藝精湛的優勢。在香港、法國設有設計開發中心,由中國、香港、法國等國家地區的珠寶設計師與文化專家組成強大的設計師隊伍,與DTC國際鑽石推廣中心、PGI國際鉑金協會和WGC世界黃金協會三大行業機構合作,並與比利時鑽利(Pluczenik)集團及安特(AMC)公司等鑽石國際一級經銷商建立了良好持續的合作關係,確保了潮宏基珠寶的優質品質和信心保證。潮宏基被英國寶玉石協會譽為“大陸唯一能超越香港,與國際接軌”的珠寶品牌。
原創品牌創造經典
談到潮宏基,就不能不提到“中國珠寶首飾設計潮宏基杯大獎賽”,正是因為1999-2006持續8年的珠寶原創設計大賽,才使更多的人真正認識和了解“潮宏基珠寶”,也更由衷地佩服潮鴻基的堅持與執著。
而在廖創賓看來,原創設計對潮宏基來說至關重要,潮宏基珠寶之所以花費了這麼大的精力來推動中國珠寶業的原創設計,就是看到了它所蘊涵的巨大價值。他認為,品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商標和稱謂,它是一種特色和個性的外在表現,更是消費者對品牌核心價值的認知積累。消費者為什麼能從這麼多品牌中辨別出不同,就是因為品牌都具有自己獨有的個性和特色,消費者也就是根據品牌的這些外在表現和內在價值來判別是否適合自己,並發生購買行為。
目前中國與其它先進國家在設計方麵有很大的差距,這是現實中不可回避的問題,這是受中國目前的整體設計水平的影響,也是受業界的態度的製約,也造成了國內大多數珠寶廠家的產品幾乎是千人一麵,缺少個性和特色。
這是中國珠寶業的現狀,也是製約中國珠寶業界設計水平前進的重要原因。廖創賓認為,要扭轉這種局麵,就要從本質上去解決。業內也曾經做過各種各樣的嚐試,“國外的好,那就照抄國外的不就得了”,實踐最終證明,抄襲最終隻是抄襲而已,永遠也形成不了自己的個性。潮宏基珠寶從誕生起就清醒的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也就一直高舉“以弘揚東方文化為己任”的大旗,並通過讚助中國珠寶設計大賽來喚起國內業界從業者對設計的重視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