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珠寶品牌為什麼會吸引人?除了做工精細、設計富有技巧外,其實最根本的還是它們無一例外的都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內涵和本民族濃鬱的特色,你不難從卡地亞或是寶格利的身上找到歐洲貴族式的氣息,你也不難從風靡一時的藏飾中找到粗獷、牽放的魅力。這種鮮明的特色其實正是品牌所蘊含的文化魅力。原創設計也就是希望能從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中找到與現代首飾的結合點。潮宏基珠寶一直用原創的思維來要求自己,引導了國內的時尚潮流,在堅持原創的同時,也不盲目排外,用開闊的思維和靈活的技巧,結合中國文化的精髓,演繹中國珠寶行業的絢麗華章。
與國際接軌,潮宏基走向世界
麵對國際化競爭,潮宏基深刻地意識到國內珠寶品牌與國際品牌之間的差距,這些差距表現在品牌建設、資金實力、產品研發、營銷推廣等多方麵。特別是在品牌建設方麵,品牌定位的清晰程度不高,導致品牌傳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獨有性和差異性。珠寶業是個典型雙“密集”產業:資金、勞動力密集型。與來自海外的國際品牌相比,目前CHJ的發展雖然已經擁有相當規模及設備的設計製造部門,但要滿足差異化戰略及多品牌戰略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潮宏基珠寶做出了堅持走國際化道路的選擇,希望在參與國際競爭的同時也能更好的發展自身。
廖創賓認為,潮宏基的國際化經營戰略與傳統的國際化經營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因為潮宏基國際化經營的真正內涵不僅在於產品由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而且更重要的在於企業的經營視野、經營範圍乃至管理水平真正擺脫國內市場的束縛而跨越國界。所謂國際化,不是你有東西賣到國外去就是國際化。也不是你在國際市場上買到東西就是國際化。國際化是指一個企業本身的一種資格證明。這個企業的管理、技術、活動舞台已經符合國際標準,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這個企業也就步入了國際化經營的曆程。因此,潮宏基的國際化經營更重要的內涵還是經營視野的擴大和管理水平的升級。是一種戰略、視野和管理素質的“跨越國界”。
基於這樣一種對國際化發展的認識,潮宏基對品牌的國際化有了新的追求目標,因此,潮宏基確定了走向世界之前必須先“請進來”,不僅要引進國外技術和資金,更重要的是,必須引進先進管理人才以及掌握最新的國際流行趨勢,從根本上改造和武裝自己,以東方文化解讀國際時尚,整合國外的珠寶資源,傳遞給國內消費者。
基於這種目的,潮宏墓在進行詳細的全盤策劃下,首先聘請了國際最優秀的設計師,包括法國、意大利、香港等地的設計師來充實潮宏基的設計團隊,然後在法國、意大利、香港建立自己的設計中心。讓世界珠寶藝術通過這些優秀的設計師及設計中心源源不斷的傳往中國,使潮宏基成為一個專業化的國際珠寶公司,與國際接軌。
2006年,對廖創賓和潮宏基,都是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個年份——他們拿到了瑞士巴塞爾鍾表珠寶博覽會專場展的邀請,代表中國“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