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建議之二:大學生應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3 / 3)

三、采取積極的就業行動

在就業體製和勞動力市場不完善的情況下,要了解更多就業政策、獲得更多有效的人才需求信息、完成簽約手續等,都需要大學生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大學生要在以下幾個求職環節花大力氣。

1.信息收集

信息不充分是勞動力市場不完善的重要標誌。從信息發布角度,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發布方式不同,有的在本單位網站上發布,有的在高校就業指導網站上發布,有的去人才招聘會直接發布、當場招聘。從信息傳遞角度,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就業信息傳播也缺乏一個統一的場所和渠道,影響了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從信息接收角度,大學生往往經常奔波於全國各地、無固定住所,難以及時地接收到各種就業信息。因此,大學生必須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收集就業信息。首先,大學生要保證手機等通信工具暢通,並經常查看郵箱,及時接收可能發來的求職回複信息。其次,大學生要主動與就業指導中心、班主任或班幹部保持聯係,及時獲得學校發出的相關就業信息。再次,大學生要有針對性地去某些用人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網站看看,拓寬就業信息的獲取渠道。最後,大學生在人才招聘會上投簡曆時,要注意用人單位的相關信息,尤其是聯係方式,以保證能夠與用人單位隨時取得聯係。

2.簡曆的製作與投遞

簡曆是用人單位對求職者形成第一印象的基本資料,簡曆製作不僅要突出優勢,還要簡潔、別致,能夠在眾多的求職材料中凸現出來,以爭取第一輪麵試的機會。前麵已經分析,投遞太多簡曆無益於求職目標的實現,但不投簡曆或投簡曆太少肯定也是不利於就業的。要在初步判斷與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向一些單位投簡曆,可投可不投的單位盡量投。求職者較多時,有些用人單位收了一些簡曆之後就不再接收簡曆或者退場。在這種情況下,求職者應該盡早進場,爭取第一時間把簡曆投出去,並爭取與招聘人員有更充裕的溝通的時間和機會。

3.主動聯係

投遞簡曆之後,要盡早與用人單位取得聯係。一種情況是,由於求職簡曆太多,工作人員可能由於一時疏漏而沒有看到你的簡曆,如果打電話問問情況,可能使你的簡曆從眾多廢棄的求職材料中再次脫穎而出,重新獲得一次機會。另一種情況是,投過簡曆後主動打電話問問情況,表明想進這家單位的願望和誠意,也會增加求職成功的概率。

4.麵試準備

上述環節都是求職成功的前提,而麵試則是求職成敗的決定性環節,最需要花功夫。在麵對多個單位的邀請函時,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用人單位的情況進行適當的取舍,最好不要“撒胡椒麵”,而要將時間和精力集中於幾個重點單位,以提高求職的成功率。

麵試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要了解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包括單位所在地、單位性質、主要業務、文化理念等。其次,要結合宏觀經濟環境和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設想一下麵試可能會問到的問題以及如何回答這些問題,最好做一個書麵的材料準備。最後,要考慮好如何突出自己的競爭優勢。在麵試的過程中,要沉著冷靜、熱情大方而得體,並突出以下三點:一是紮實的理論功底。大學生與下崗職工、民工等求職群體的重大區別在於其具有較高的知識和技能。盡管這些知識和技能未必與實際工作完全對口,但它顯示了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發展潛力。二是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能力以一定的知識為前提,但能力本身又高於知識,它與實際工作有較強的對接性,在很大程度上預示著進入工作單位之後的業績。三是高尚的人品與職業道德。麵試看重的是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不是單純的某方麵因素,團隊精神和情商因素往往會成為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在展現自身才能的時候,不應貶低或故意嘲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