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6)(151.11)(0.007)(0.592)
R2=0.081 F=0.35
這表明,招生規模每擴大1萬人,該校北京生源本科生北京比上升0.004個百分點。從判定係數和檢驗值看,模擬效果不好。
(2)全國本科生招生規模與該校非北京生源本科生北京比變化的回歸模型。
以全國本科生招生規模為自變量,以該校非北京生源本科生北京比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的結果如下。
rb=60.776——0.062S
(8.733)(6.959)(0.094)(——0.662)
R2=0.099 F=0.438
招生規模每擴大1萬人,該校非北京生源本科生北京比就下降0.062個百分點,模擬效果也不好。
(3)全國專科生招生規模與該校北京生源專科生北京比變化的回歸模型。
同樣,我們可以得到專科生模型的回歸方程。
rb=97.387+0.02S
(1.829)(53.255)(0.018)(1.088)
R2=0.228 F=1.185
可見,招生規模每擴大1萬人,該校北京生源專科生北京比上升0.02個百分點,但模擬效果不太好。
非北京生源專科生的情況由於數據較少而無法進行模擬。
(4)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與該校北京生源研究生北京比變化的回歸模型。
rb=91.082+0.286S
(6.437)(14.15)(0.613)(0.466)
R2=0.052 F=0.218
北京生源研究生的回歸方程表明,招生規模每擴大1萬人,與該校北京生源研究生北京比上升0.286個百分點。從判定係數和檢驗值看,模擬效果不是太理想。
(5)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與該校非北京生源研究生北京比變化的回歸模型。
rb=95.392——0.526S
(4.277)(22.303)(0.407)(——1.292)
R2=0.295 F=1.67
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每擴大1萬人,該校非北京生源的研究生北京比就下降0.526個百分點。判定係數接近0.3,模擬效果比前麵的模型好一些。
與對東部比的影響類似,擴招引起的相對就業能力下降對於北京比的影響也是比較複雜的。從回歸方程形式看,對於北京生源的畢業生來說,全國擴招與該校畢業生北京比的變化是正相關的,其中,社會資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於非北京生源畢業生而言,全國擴招與該校畢業生北京比的變化是負相關的,這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子命題2.1.但從檢驗值看,模擬效果不太好,這說明相對就業能力對就業地區分布變化的解釋力度不強。
二、擴招、就業能力與就業行業分布的變化
不同行業的待遇水平和工作條件存在很大的差別。我們沿用第二章將大學生就業行業劃分為高工資行業和低工資行業的做法,將招生規模與該校2000~2005年高工資行業就業的比例做一個相關性分析。
(1)全國本科生招生規模與該校本科生高工資行業就業比變化的回歸模型。
以全國本科生招生規模為自變量,以該校本科生在高工資行業就業的比例作為因變量,做一個形式如rh=a+bS(rh表示該校高工資行業的就業比例)的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結果如下:
rh=45.046+0.007S
(5.783)(7.790)(0.062)(0.115)
R2=0.003 F=0.013
單從模擬方程來看,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高工資行業就業的比例有小幅度上升。但它無法通過檢驗,這表明實際情況與模擬結果的差距較大,擴招對高工資行業就業比的影響不是很確定。
(2)全國專科生招生規模與該校專科生高工資行業就業比變化的回歸模型。
同理,得到專科生模型的回歸方程如下。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高工資行業就業比有小幅度的下降,但無法通過檢驗,其相關性不強。
rh=33.772——0.016S
(18.586)(1.817)(0.184)(0.084)
R2=0.002 F=0.007
(3)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與該校研究生高工資行業就業比變化的回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