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擴招、就業能力與就業結構的相關性分析(1 / 3)

就業率隻是反映就業結果的一個指標,還可以考查擴招通過相對就業能力對就業地區分布、就業行業分布和就業單位性質分布等就業結構和就業質量層麵的影響。

一、擴招、就業能力與就業地區分布的變化

在第二章中,通過京城比、北京比和東部比3個指標反映了該校大學生就業地區分布及其變化的狀況。本章采用北京生源和非北京生源的東部比與北京比這2個指標來反映擴招對該校大學生就業地區結構變化的影響。

1.全國擴招與該校畢業生東部比的相關性分析

通過散點圖可以看到,在東部地區就業的比例與全國擴招呈現出一定的線性關係,可以以形式為re=a+bS(re表示東部比)的一元一次函數方程來模擬兩者的關係。

(1)全國本科生招生總規模與該校北京生源本科生東部比變化的回歸模型。

以1996~2001年全國本科生的招生規模為自變量,以該校2000~2005年北京生源本科生東部比為因變量做回歸分析,得出如下回歸方程式。

re=99.99+0.00S

(0.075)(1330.227)(0.01)(——0.189)

R2=0.009 F=0.036

結果表明,該校北京生源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與全國本科生招生總規模是正相關的,但關係非常微弱,幾乎是無關的。也就是說,前者幾乎不受後者的影響。

(2)全國本科生招生規模與該校非北京生源本科生東部比變化的回歸模型。

re=97.223——0.105S

(3.881)(25.049)(0.042)(——2.495)

R2=0.609 F=6.226

由回歸方程可知,非北京生源本科生對全國本科生招生規模的變化反映比較敏感。全國本科生招生規模每擴大1萬人,非北京生源本科生東部比就會下降0.105個百分點。從判定係數和檢驗值來看,模擬效果較好。

北京生源專科生在東部地區就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00%的水平,與全國專科生招生規模的變化無關;同時,非北京生源專科生隻有兩年數據,不再做出分析。

(3)全國研究生招生總規模與該校北京生源研究生東部比變化的回歸模型。

re=92.314+0.549S

(6.133)(15.052)(0.584)(0.94)

R2=0.181 F=0.884

根據回歸方程式,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每擴大1萬人,該校北京生源研究生在東部地區就業的比例上升0.549個百分點。但判定係數和檢驗值都表明這種相關性不強。

(4)全國研究生招生總規模與該校非北京生源研究生東部比變化的回歸模型。

re=98.521——0.075S

(2.451)(40.193)(0.233)(——0.320)

R2=0.025 F=0.102

與前麵的情況相反,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每擴大1萬人,該校非北京生源研究生在東部地區就業的比例下降0.075個百分點。但這種相關性也不強。

可見,擴招引起的相對就業能力下降對於東部比的影響是比較複雜的。從回歸方程看,隨著全國招生規模的擴大,北京生源的畢業生在東部地區就業的比例是上升的,而非北京生源的畢業生在東部地區就業的比例卻是下降的。這表明除了以人力資本存量為基礎的就業能力對就業結果起決定性的作用,社會資本對就業結果也有重要的影響。從檢驗值看,效果不是特別好,即通過擴招反映出來的相對就業能力的下降對於東部比變化的影響不是很明顯。一方麵可能是由於就業地區選擇受到社會資本影響,另一方麵也可能是由於把北京生源和非北京生源畢業生分開使得畢業生樣本數量減少,從而使模擬效果較差。但模擬效果較好的一個模型則表明,非北京生源本科生東部比與全國本科生招生規模是反向變動的,即擴招反映出來的相對就業能力的下降與就業質量的下降是相對應的。

2.全國擴招與該校畢業生北京比的相關性分析

以函數方程rb=a+bS(rb表示北京比)來模擬兩者的關係。

(1)全國本科生招生規模與該校北京生源本科生北京比變化的回歸模型。

以全國本科生招生規模為自變量,以該校北京生源本科生北京比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下:

rb=99.094+0.0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