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校畢業分配工作以前是由學生處統一負責的,現在的就業指導中心於2003年8月掛牌。各項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及其資料統計都是從這時開始的。根據現有資料,可以看出該校就業指導工作通過就業能力對就業結果的影響。
一、經費投入、就業能力與大學生就業
不論是本專科生的就業指導,還是研究生的就業指導;不管是經費、指導人員、場地、網絡設施等投入,還是各項具體就業指導活動的開展都經曆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過程。這說明了該校領導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越來越重視,投入的人力物力越來越多,也說明了大學生從就業指導中心得到的就業指導服務越來越多。但該校目前就業指導工作的總體水平還不高。
1.經費投入不足
這裏的經費專指公用經費,目前該校還沒有專門用於就業指導工作的基本建設經費。2004年、2005年用於本專科生就業指導的公用經費分別為30萬元和32萬元,生均為128.37元和104.75元。2002~2005年用於研究生就業指導的公用經費一直是5萬元,生均經費分別為420.17元、318.47元、242.72元和203.25元。經費投入的相對不足使很多就業指導活動難以開展。
2.就業指導人員有限
該校實行校、院係的二級就業指導製度,院係主要負責學生的個性化指導,其他活動主要是由學校就業指導中心來做。2000~2005年指導本專科生的校級領導1人,就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分別為4人、4人、2人、5人、5人、4人,院係指導工作人員分別為12人、12人、12人、12人、12人、11人;負責研究生就業工作的就業指導中心老師分別為2人、2人、3人、3人、5人、5人,院係指導老師一直都是1人,學曆都是本科及以上。從總量上看,該校就業指導人員不算太少,但很大的比重都在院係一級,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並不是太多。而實際上,就業指導中心恰恰是就業指導工作的主體。在調研過程中,確實可以感覺到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的辛苦與忙碌。
3.基礎設施不完善
可以通過就業指導活動的場地麵積和信息網絡兩個指標來反映基礎設施建設的狀況。2000~2005年,前3年用於本專科生就業指導的場地麵積都是30m2,後3年分別為68m2、180m2和260m2,這對於每年有3000多畢業生的高校來說,要舉辦一些大規模的招聘會是很困難的。前3年用於研究生就業指導的場地麵積都是18m2,後3年都是80m2,也是較為狹小的。網絡係統是高校宣傳國家就業政策、收集和發布人才需求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接受就業指導的重要渠道,但該校大學生就業指導網站2004年才建成,目前帶寬為10兆,免費上網瀏覽有時間限製,本專科生為0.3小時/天、研究生為2小時/天。經費不足、人員有限以及基礎設施的不完善限製了該校就業指導活動的正常開展,也限製了就業指導活動開展的層次與針對性,進而製約了其人力資本開發功能的發揮。這樣,學生所能得到的就業指導服務的數量、質量和市場適應度都是有限的,從根本上製約了大學生實現人力資本價值的最大範圍與邊界。
二、指導內容、就業能力與大學生就業
該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內容,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1.就業指導工作起步較晚
本專科生的就業指導項目是從2003年開始的,有些項目2004年才開始。也就是說,2003屆及以前的本專科畢業生並沒有獲得或者沒有係統地獲得就業指導服務。研究生就業指導工作開始得早一些,但也是從2002年才開始的,同樣,之前畢業的研究生也沒有得到完整的就業指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