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引子(2 / 3)

然而同是海爾公司,雖然在家電範疇內,無論產品延伸到哪裏都非常成功,但當海爾把觸角伸向醫藥、房地產時,盡管也運用了屢試不爽的強大宣傳攻勢,打出亞健康概念,卻沒有得到市場認同。這主要是因為多年來海爾在家電領域的不斷成功延伸,強化了海爾作為家電品牌的形象,而醫藥、房地產與原有品牌不具有相似性,屬於不同的產業領域。而且海爾在家電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如人才、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市場渠道等,在麵對嶄新的產業領域時可被移植、轉移的部分很少,可以說在這兩個競爭激烈的產業中,海爾並不具有優勢,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

綜合以上海爾品牌延伸戰略的具體實施過程,對海爾集團運用品牌延伸戰略進行了如下分析:

(1)從高功能—低表現型品牌分析。

我們可以看出,海爾這個品牌屬於高功能—低表現型品牌,也就是說這類品牌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但缺乏象征意義,很難使消費者感受到心理上的滿足。根據品牌延伸的邊界模型分析,海爾適合進行連續延伸(即憑借產品技術和資源上的相似性而進行的延伸),不宜間斷延伸(即超出技術、資源等物理局限,遵循的是形象、價值等無形的、與產品本身無關的相似性延伸)。海爾的優勢在於具有先進的技術工藝,如它的電冰箱、空調、彩電、洗衣機等都能提供很高的使用價值,可很好滿足消費者的生理需要。由於其功能性屬性突出,我們可依據技術性、互補性和替代性等與產品有關的相似性進行連續延伸,而不能輕易向非功能性產品延伸,否則消費者很難將延伸產品與核心品牌的優勢相聯係,這樣的品牌延伸不會成功。

(2)從影響品牌延伸成功因素分析。

①相似度。海爾以白色家電為核心,延伸到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及移動通信產品領域,基本上都遵循了延伸產品與原品牌的相似性原則。家電產品技術上的相似性(從冰箱到冰櫃、空調)、核心價值的一致性(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類型的一致性(都是家電產品的延伸)、受眾的一致性(追求高品質、高質量的普通消費群體)、分銷渠道的相似性、主要成分的相似性以及海爾多年來營造的高品質、高科技品牌形象,使得消費者認可了海爾這一係列的延伸過程。但後來海爾又延伸到房地產與醫藥領域,結果隻能失敗,理由非常簡單:延伸品牌與核心品牌無論是在受眾、技術、類型、可替代性還是主要成分上麵都全無一點相似性。

②強勢度。海爾是在其電冰箱市場的穩定地位確認之後才進入其他家電市場的,這不僅為其延伸積累了品牌專業資產,也在品牌定位精準(高品質、優質服務)之後打造了一個良好的品牌美譽度,使得消費者對其品牌形象加以認可,為成功延伸奠定了基礎,更為之後海爾能夠進入洗衣機、空調、電視機甚至移動通信設備等眾多市場所進行的科技、產品的創新研究或開發提供了足夠的資金,占盡了市場先機。

③消費者因素。品牌可以進行延伸的前提是這一品牌要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且在消費者心目中有較高的地位。海爾在進行大規模的品牌延伸前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牌,它生產的電冰箱以高品質和優質的售後服務著稱,使海爾一舉成為中國家電產品的唯一馳名商標。海爾還憑借自己的實力,建立了牢固的用戶忠誠度。“用戶永遠是對的”,海爾根據這一理念進一步形成“真誠到永遠”的全方位承諾,“國際星級服務一條龍”新概念,使海爾品牌與用戶之間形成一種親情般的關係;此外,海爾還讓用戶在使用其產品時毫無怨言,它在全國各大城市都設立了“9999”售後服務熱線,用戶隻需一個電話,剩下的事全由海爾來做,這樣就在海爾與消費者之間架起了一座座“心橋”。海爾人的真誠服務在得到了用戶讚譽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海爾品牌的知名度。在高品牌知名度、高品牌認知度、高品牌聯想度、高品牌忠誠度的基礎上,海爾運用品牌延伸策略,在家電行業繼續延伸,從冰箱延伸到冰櫃、空調、洗衣機、電視、電腦等家用電器上,受到消費者普遍認可,延伸自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