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引子(1 / 3)

海爾集團在短短二十幾年的時間內能成為“世界前五百強”、“中國最知名品牌”,這與它成功地運用品牌延伸戰略是分不開的。它的品牌延伸戰略是最具代表性且最全麵的,是中國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實事求是取得勝利的典範,因此本書以此為例進行分析,探討品牌延伸的內在機理。

海爾集團是1984年在引進德國利勃海爾電冰箱生產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1984年到1991年的七年時間裏,隻生產一種產品——電冰箱。經過多年的努力,在業界樹立了高質量、優質服務的品牌形象,並成為當時中國家電產品唯一馳名商標。隨後,海爾開始逐步推行品牌延伸戰略:自1992年到1995年,海爾品牌逐步延伸到洗衣機、電冰櫃、空調等家電產品;1998年海爾進軍黑色家電領域;1999年海爾品牌電腦成功上市。如今的海爾集團已成為擁有包括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在內的多規格、多品種家電群,幾乎涵蓋了所有家電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了海爾家電王國的形象。

海爾品牌延伸戰略的巨大成功並非偶然。首先,海爾用了七年的時間,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了優良的品牌形象,累積了一定的品牌資產後,才開始逐步實施品牌延伸戰略。海爾公司成立之初,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麵實力並不雄厚,於是集中發展企業核心品牌,擴大市場份額,增強企業實力;當企業規模逐漸擴大,積累了多年的管理經驗、資金、人才儲備與核心技術均已建立的情況下,1992年起開始進行相關產品的多元化生產經營,此時,海爾采用了品牌延伸戰略,避開品牌外延數量擴張,營造品牌內涵的實質延伸,形成了清晰單一的品牌形象。而且,海爾家電領域產品的延伸,可以利用原有的全國性銷售與服務網絡,避免了重新籌建分銷和服務網絡的巨額投入,集中了資源配置。

在進行宣傳時,海爾先是打出“海爾,中國造”的廣告,在特定時期激發了中國人的民族感情,體現了海爾振興民族品牌的決心。但“中國造”表明海爾此時的訴求中心仍是立足於產品本身,而後來其宣傳口號轉變為“海爾,真誠到永遠”,由產品訴求轉向了服務訴求,站到了更高的利益點上,使海爾品牌具有虛化的趨勢,海爾不再單純代表冰箱或洗衣機某種產品,而是從更深層次挖掘品牌的文化內涵,從而提高了品牌延伸的能力。

同一品牌的新產品,有利於消費者認識到企業品牌不斷在創新,而非保守老化,這種創新認識會強化品牌的良性認知,可以為原品牌帶來新鮮感與成長感,有利於發展品牌意義,使後繼產品成為原品牌傳播的載體,使品牌蘊涵的意義更加豐滿。因此,海爾品牌每一次成功的延伸,都會使其產品相互呼應,從而進一步壯大、強化了原有品牌的形象。

海爾把洗衣機等行業比作一個“蛋糕”,海爾不是在原有的“蛋糕”上挖一塊,而是要把“蛋糕”做得更大。夏天人們天天洗衣服,需要一種小容量的洗衣機,於是海爾開發出了“小神童”、“小小神童”洗衣機。因此,企業在應用品牌延伸戰略時,通過分析市場需求,開發針對細分市場的產品,成功的概率提高許多。

海爾公司在品牌延伸的實際操作中,手段靈活,如采用品牌輸出的方式實現延伸。1998年海爾進入黑色家電領域,其“海爾”牌大屏幕彩電生產於杭州海爾電器公司。這家公司是海爾集團與西湖電子集團共同創建的,利用西湖電視的生產線進行生產,產品一投放市場就獲得了成功,北京、天津等地甚至出現脫銷。另外,海爾集團在推出新產品時,往往采用副品牌策略,如外形俊朗、功能先進的冰箱叫“帥王子”,小冰箱叫“小小王子”;新一代變頻空調用“帥英才”來表達產品智能變頻控製、技術超前的特點;0.5kg的小洗衣機叫“小小神童”,惟妙惟肖地體現了產品的魅力。在費用一定的情況下,集中力量宣傳一個品牌較之分散宣傳多個品牌更容易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與價值。因此,母品牌“海爾”得到了足夠多的資源連續支持,子品牌也因母品牌的強勢地位順利進入市場,同時,子品牌能夠直接表現產品特點及個性形象,也便於消費者選擇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