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品牌延伸成功的因素是複雜多變的,為了成功地對品牌延伸作出決策,必須對這些因素進行全麵、綜合的分析和考慮。由於本書是從企業多元化角度來討論品牌延伸問題,所以影響品牌延伸的因素也從跨行業經營角度來分析。
在此之前,學者Daniel、Smith和Park提出了影響品牌延伸三因素基本假設,學者盧泰宏、餘明陽、胥利、陳宏民等提出了影響因素模型,盡管有其有利的一麵,但也存在一些缺點。作者認為,影響品牌延伸的因素應從兩個方麵來考慮:一是從影響品牌資產價值變化的因素出發,來考慮影響品牌延伸的因素,因為品牌延伸是品牌資產價值轉換的重要途徑,通過這一過程能實現品牌資產的進一步積累和增值;二是通過對前人研究的歸納總結。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企業內外部兩個方麵的影響因素,提出影響品牌延伸決策的因素新模型,雖然企業多元化戰略分為相關和不相關多元化戰略,但作者認為其影響因素是相同的,即影響品牌延伸有五個因素:品牌競爭力、延伸產品與母品牌的相似度、消費者因素、外部市場環境、品牌管理能力。而在相關和不相關多元化戰略下其影響程度不同,本書將展開討論。
一、品牌競爭力
品牌競爭力是指品牌本身固有的,通過與競爭對手比較而具有的競爭優勢。品牌競爭力與品牌強勢度、品牌的核心價值直接關聯。品牌的強勢度是品牌延伸的決定性因素,是指品牌競爭力強弱和勢能的度量,它既是品牌資產價值的集中表現,又是一個品牌區別於其他品牌的核心特征。一般而言,核心品牌越強大,品牌延伸的成功率越高。品牌的強勢度又受到品牌的美譽度、品牌定位度和品牌知名度三個指標的影響。
(一)品牌美譽度
品牌美譽度是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稱讚、讚美程度,是消費者對品牌的感知質量,也是消費者對品牌所傳達的質量、信譽、服務檔次等信息與同類產品相比的優勢綜合體驗。基於美譽度的品牌,消費者才會對其延伸品牌產生好感從而激發購買欲望。所以企業應積極主動通過公共關係活動等係列手段引起消費者共鳴,從而樹立、宣傳自己品牌的美譽度,博取消費者的好感。品牌美譽度是一個動態指標,其評價最易變化。
所謂感知質量(主觀質量),是顧客對一種產品或服務的整體質量或優勢的認識,是從消費者角度來識別質量的。與感知質量相對應的名詞是客觀質量,是從生產者角度來識別的,即產品是否達到規定的標準,判斷客觀質量一方麵要熟悉各種專業的技術指標,另一方麵要借助於儀器儀表等科學手段,普通消費者一般很難對產品的客觀質量作出判斷。感知質量是指產品質量是否達到顧客的質量期望。感知質量有可能與客觀質量一致,也有可能不一致。一般來說,顧客感知質量大於客觀質量,顧客會感到失望,購買該品牌的重複性降低;如果顧客感知質量等於客觀質量,顧客反映一般,可能會持續購買;如果顧客感知質量小於客觀質量,會大大刺激顧客的購買欲望,購買重複性增加。感知質量具有抽象的性質,既依賴於具體的屬性評價(如飲料的味道好)或事實(飲料中加蜜),又可以脫離具體的信息或事實,還可以脫離具體的產品或服務,遷移到其他產品或服務上。例如,消費者在購買使用了康佳電視之後,發現其外觀造型設計、色彩效果、音響效果都不錯,而且使用很久仍沒有任何故障,因而認為康佳電視質量很好。後來又使用了康佳的其他產品,仍然發現質量不錯,於是康佳質量好就逐漸地抽象化了。當康佳推出新產品時,此時消費者沒有了解產品就可能做出質量判斷。所以感知質量高,對產品延伸是有利的。那麼感知質量由哪些因素組成呢?不同學者提出了不同觀念。
Parasuraman,Zeithaml&Berry(1985)研究了機械維修、銀行服務、長途電話、債券經紀、信用卡等七個服務領域,認為服務的感知質量由五個方麵構成:
①可靠性:是否能夠一貫地達到同樣的效果;
②反應:對顧客質詢和意見是否做出反饋,反饋及時與否;
③保證:能否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向顧客提供同樣的服務;
④移情:能否從顧客角度來考慮問題,解決問題;
⑤有形資產:看得見、摸得著的條件、設備。
Brucks&Zeithaml(1991)認為耐用品有六個質量維度,它們是:
①使用容易度:能否迅速讀懂產品說明書,能否迅速開始使用產品。例如,座談會的調查發現,像微波爐、汽車、計算機、攝像機、錄音機和割草機等產品,使用的容易度被看做是質量的重要方麵。
②功能:功能的數量和複雜性。
③服務:獲得維修服務的容易程度(包括比較接近服務中心、或者可以自我維修),服務人員的反應(包括得到服務約定的容易程度,維修人員是否願意聽從顧客),服務的可靠性(在第一時間得到服務)。
④耐久性:產品的壽命,包括正常條件下工作的持續時間,以及在不利條件下的運作情況。
⑤性能:產品作用如何,作用的穩定性如何。例如,對於汽車來說,馬力大小,噪音大小,是否安全、舒適都是性能的表現。
⑥聲譽:產品本身是否讓消費者覺得的確有其自身的優勢。
哈佛大學的Garvin(1994)教授認為產品主觀質量由七個方麵構成,它們是:
①性能:產品的主要操作性特征,如汽車的加速器;
②部件:如電視機的遙控器,電腦的CPU、主板、聲卡、光驅、鍵盤、音箱等;
③細節的一致性:即無缺點,這是傳統製造業的質量觀點;
④可靠性:功能的一致性;
⑤耐久性:產品的壽命;
⑥服務:同Brucks&Zeithaml(1991);
⑦適當和完美:外觀的質量感,如汽車的油漆質量,車門是否合適等。
由於本文研究的是製造業中品牌延伸問題,所以可以認為影響消費者感知質量的因素為:
①產品性能。包括產品作用如何,作用穩定性如何,主要操作性特征。
②產品特色。產品區別於其他產品所獨有的特征。
③可靠性。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和使用條件下,可以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④耐用性。反映產品的經濟壽命,包括正常條件下工作的持續時間,以及在不利條件下的運作情況。
⑤服務。是指獲得維修服務的容易程度,服務的反應,服務的可靠性(在第一時間得到服務)。
⑥美學質量。指產品外觀質量,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和嗅覺。
⑦使用容易度。能否迅速讀懂產品說明書,能否迅速開始使用產品。
⑧聲譽。產品本身是否讓消費者覺得的確有其自身優勢。
如何測量和評價顧客感知質量呢?一般來說分為以下步驟:
①根據企業產品的銷售網絡,確定生產廠家的產品達到顧客手中的層次,構造出由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所組成的多層次的質量感知路線圖。
②根據質量標準和初步的市場分析,針對本企業所生產的具體產品,擬定主要的顧客感知質量的參數,確定可能影響顧客感知質量的因素,設計顧客感知質量調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