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途徑是自尊
自尊是個體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也是人的基本需求,它是一種深層次的生命感受。自尊有正麵的和負麵的態度,包括了認知成分,也包括了感情的成分,是一個結合體。自尊會使我們具有較強的主動性和良好的自我感覺。
自尊心強的人在同樣的條件下自我感覺比較好,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自尊心強的人在麵對困難的時候堅持不懈繼續努力,生活的滿意度相對也比較高。自尊和身心健康關係比較明確,自尊心越強,身心也健康;自尊心越低,身心也不健康,這是正相關。
相反,自尊心和羞怯的程度是不相關的。自尊心強的人也會失敗,但是失敗之後產生的抑鬱和焦慮要比低自尊心的人緩衝很多,而且高自尊心的人更傾向於用提高自我的辦法來應對困難。用自尊心測試問卷,將自尊心最強的20個人和最低的20個人都請來,做一件同樣的事情,結果都失敗了,我們發現高自尊心比低自尊心的人受到的壓抑低。
我們告訴他們這隻是一個測驗,失敗了不是你們的原因,而是別的原因,結果發現兩組情緒都有改善,高自尊心的人改善要更為明顯。
毛主席說過要保存自己消滅敵人,不要以為退下來很容易,退讓是非常聰明、具有崇高哲學的水平運動。人都會有錯的,認識這一點很重要,要時時防著你可能錯,可能失敗。因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萬一的,萬一失手了,也許還有1%回手的餘地。我們在生活中也是一樣,任何一件事情,不要以為百分之百,一定要留有餘地,如果事情失敗了還有回旋的餘地。我們生活中經常是該躲的不躲,所以搞得惡性循環。
□第三個途徑是重視適度的體育鍛煉
適度的體育鍛煉,不單純使我們血液循環加快、代謝改變、耗氧,而且對心靈也是巨大的安撫。
保持心理健康還要從業餘活動入手。古人雲,要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如果我們見識廣了,愛好廣泛,自然而然什麼問題都看得清楚。要學會放鬆,盡管我們很忙碌,但我們可以留出十分鍾的時間,在這十分鍾裏有一個舒適的坐姿,從上到下放鬆,如果不會放鬆,你可以把肩膀繃緊,繃久了你肯定受不了,慢慢就會放鬆了。還有麵部,放鬆和緊張要相對應。
對於壓力,我們首先要承認我們都是有壓力的,而且壓力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分析一下,這個壓力處在什麼環境,是什麼因素造成的,我們能否脫離這個壓力的環境。可以有一係列的方法來應對壓力。
1.做事不要超出可操控的範圍。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開汽車什麼時候感覺安全,感覺要飄起來,有點不可控製了,肯定不安全,感覺應付自如肯定是安全的。
2.感覺有壓力,不要當做沒有,要趕緊應對。
3.人生在世要學會孔夫子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靈活機動才能夠更好地生存,該逃的時候要逃,逃並不是怕死而是為了更好地進攻。
4.不要太後悔,所有人都會犯錯,歌德說:“人隻要奮鬥就會犯錯。”什麼都不幹肯定不會錯,隻要幹事肯定會有錯,有錯沒關係,下次少犯一點錯就可以了。
5.要有自信心,先對自己說“我能”,能是第一條,然後看能到什麼程度。
6.不要張羅太多事,有的事要學會拒絕,做不了的事要用婉轉的辦法來拒絕。
7.生活要有變化,但是不要變得太多。
8.人生在每一個階段一定會有事情發生,對這個事情都要有思想準備。
9.要善於宣泄,不要老是心裏壓抑,對身體不好。
□第四個途徑是學會安排時間和資源,避免發生衝突首先要找準目標和重點,根據事件的輕重緩急來組織我們的時間,重要的事情先做,要學會將複雜的事情變簡單。
心理學有很多實驗證明,同時做兩件事情永遠做不好。要麵對現實,哪怕你再忙也要安排時間放鬆,這是可以做到的。想一想放鬆可以讓你活很多年,何不拿點時間放鬆?也要學會放棄,前途有一些不確定性,因此張羅的事太多,搞得身心疲憊,統統不放棄結果什麼都得不到,舍得舍得,有舍才能得。要調動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厭倦。
當領導幹部的年初做計劃,然後實施、報告、評比,第二年又來做計劃,年年這樣肯定會煩,因此要有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方法。現在有一種職業倦怠,凡是付出多的人,如護士、中小學老師、警察,如果不進行心理調整就會倦怠,表現為不願意幹事、情緒惡劣。要關注你的健康,要睡到自然醒,如果不能睡到自然醒,要胸中有數,已經虧了自己了,要想辦法彌補。不要暴飲暴食。
千萬不要亂吃藥,一定要看正規的醫生而且是負責任的醫生。要避免不良的行為和習慣,如半夜不睡覺,煙抽得多酒也喝得多。要幫助別人發展友誼,同時也要接受自己。隻要我們重視了心理健康,並懂得一些心理學的知識,了解一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每個人都能夠做到身心健康、精神愉快、工作順利。
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基本符合標準的,即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間仍有為數不少的心理缺陷人群。這類人群有這樣或那樣的心理不健康表現,但卻不屬於心理疾病範疇。對這類心理過渡狀態,我們稱為心理缺陷。
所謂心理缺陷,是指無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備的心理調節和適應等平衡能力,心理特點明顯偏離心理健康標準,但尚未達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心理缺陷的後果是社會適應不良。在實際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缺陷是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
□性格缺陷
常見的性格缺陷有下列八種:
1.無力性格。這種人由於精力和體力不足,容易疲勞,所以情緒常處於不愉快狀態,缺乏克服困難的精神。對精神壓力和身心矛盾,易產生心理過敏反應,由此誘發心理疾病。
2.不適應性格。這種人由於判斷和辨別能力有限,因此,對人際關係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差。一旦受不良的社會環境影響,就易發生不良行為。
3.偏執性格。固執、敏感多疑,容易產生妒忌心理。考慮問題常以自我為中心,遇事有責備他人的傾向。這種心理缺陷如不注意糾正,可以發展為偏執性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