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事情那麼多,誰能保證自己的心情不受外界環境的幹擾呢?即使是周邊一片和諧,人還是會莫名其妙地產生感傷、落寞的情緒,更何況不受外界的幹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個人,如果喜歡生氣的話,他可以找出無數生氣的理由,因為生活中能夠讓人生氣、煩惱的事情實在是數不勝數。
麵對這重重包圍,隨時侵襲的負麵情緒,我們該怎麼辦呢?有句話說,我們改變不了客觀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這個道理用在對付負麵情緒上也是一樣,我們不可能讓自己生活在真空中,必須要在社會中曆練、成長。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心理抵抗力,訓練自己的情緒,讓它能夠勇猛地對抗外部環境的襲擊,在各種情緒“毒素”的包圍之中出汙泥而不染,傲然前行。
自信心訓練:相信自己是邁向健康的第一步人最悲哀的不是被別人打倒,被疾病打倒,而是被自己打倒。不知道為什麼?人們總是很難相信自己,把對自己的肯定建立在別人的身上。如果大家都說自己好,就真的覺得自己很好。反過來,如果自己覺得很好呢,卻經不住別人隨意的一句否定的話語,頓時敗下陣來,覺得自己並不好。
將自己的一切交給別人,是很多人的習慣思維,比如將身體健康交給醫生、將心情好壞交給身邊的人、將對自己的認識交給他人等等,很奇怪,為什麼不將這些交給自己呢?實際上,這些都是可以自我控製的,方法很簡單,隻要你相信自己,將一切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那麼,情緒可以控製,健康可以控製,人生幸福與否也可以自我控製。這一切,隻要你相信自己。
認識自己
在希臘帕爾納索斯山特爾斐神殿上鐫刻有一句銘文:“認識你自己。”這也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最愛引用的格言。這句話一直到三千多年之後的今天,依然值得世人警醒。
夜深人靜的時候,躺在床上,對著天花板,總會有一些古怪的問題從心底深處冒出來:“我是誰,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這些問題幾乎每個人都思考過,可是卻很少有人找到答案。
我是誰,我能做些什麼?我這麼矮小,我這麼瘦弱,我的學曆這麼低、我的家境這麼差……你是不是也經常這樣評價自己?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在他的名作《超越自卑》中說,自卑是人的天性,每個人性格中都有自卑的成分。自卑的人很容易輕看自己,將一個弱點無限放大,看不到自己的優點,這樣又怎麼可能認識自己呢?
人們總說:人心是最難懂的,永遠不明白人家在想什麼。其實,認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做什麼,這一點比任何其他的事情都重要。那麼該如何認識自己呢?認識自己要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麵來進行。
1.自我認識
認識自己和認識別人,像學會一項技術一樣,需要進行思索、學習和總結,想想“過去的我”是怎麼樣的?“現在的我”在做些什麼,想些什麼?“未來的我”又應該走一條什麼樣的路?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最好用一支筆記錄下來,因為很多問題不是一時能想清楚的,而且用筆寫下來,能夠讓自己的思路更清晰。
當這些問題寫完之後,再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
過去的若幹年,你覺得滿意嗎?
(2)
如果不滿意,主要是不滿意在哪兒呢?
(3)
人應該怎樣活著才有意義呢?
這些問題都想清楚了之後,再看看,是不是對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2.借助他人的力量
唐太宗李世民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看法就像一麵鏡子,能折射出自己的本來麵目,從別人的態度當中,可以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如果你處處受歡迎,認識的人都樂於與你來往,身邊朋友眾多,那麼你定然有一些為人所喜歡的人格品質。反過來也一樣,如果大家都不喜歡你,走到哪裏都不受歡迎,那麼你就該反省,是不是自己有某些不為人們所喜歡的品質,或者言行舉止。
要想通過他人來認識自己,可以請身邊熟悉的朋友給自己打分,讓他們直言不諱地講出自己的優缺點,一定要給他們講清楚你意在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隻有這樣,他們才會坦率地說出真實的想法,而不會失之偏頗。親人之間往往愛之深、恨之切,更多地說一些缺點,而朋友之間更多地會說一些優點,將二者綜合,在心中加以評判。評判的時候,盡量摒棄自己的主觀認識,就像是在評判別人一樣,客觀對待這一評價,能夠更加準確地認識自己。
納悅自己
認識自己僅僅是建立自信心的一步,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接納自己。這裏的接納包括缺點和優點,接納自己的優點很容易,接納自己的缺點很困難。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但這隻是一個意願,也永遠是一個意願,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隻有接納了自己的缺點,才能處事不驚,臨危不亂,坦然麵對世事起伏,保持平靜的心態。
人們不能接受自己的,最多的是外貌,這一點女性尤其嚴重。然而,“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身高長相,很多都是與生俱來的,不以自己的主觀意誌為轉移,如果不能坦然接受的話,隻能一輩子活在自卑和痛苦當中了。
麵對長相的缺陷,最好的辦法就是走到人群中間去觀察別人,你會發現這個世界能夠真正稱得上體貌完美的人沒有幾個,大家都一樣,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美有醜。淹沒在人海當中,你會深刻體會到,能夠讓人感到精神愉悅的並不是那些外表光鮮的人,而是那些步伐堅定,信心十足的人,這些人,透過他們的身體給別人展現出一副振奮、昂揚的姿態,這種姿態能夠讓人變得更有鬥誌。
麵對自己的缺陷,坦然接受它,並積極加以改變,改變不了的在別的方麵加以彌補,這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
在一個大學宿舍裏有四個女孩子,其中一個天生麗質,長得非常漂亮,人也會打扮,很善於發揮自身的女性魅力。還有一個跟她截然相反,長相嘛,用時下的話語來說就是“寒磣”,家境也不好,完全沒有裝扮的資本。另外兩個呢,處於中間地帶,長相一般,家境一般。
這樣四個人在一起,很快地成了三派,兩個長相一般的女孩成天形影不離,像很多學生一樣,平凡地度過了她們四年的大學生活。長相漂亮的女孩呢,不用說,自然忙著奔赴接二連三的約會了,四年下來,簡直成了《粉紅女郎》裏麵的“萬人迷”,愛情格言一條一條的。隻有那位長得不好的姑娘,知道自己沒有外在的資本。所以從進大學起,就一頭紮進了圖書館,所有的空閑時間都泡在圖書館裏麵學習,四年下來,拿了一堆的證書,英語、計算機都是呱呱叫,報上文章也發表了厚厚一摞。其他幾個人找工作時寫簡曆,發郵件,全都讓她給包了。
畢業之後,中間兩個女孩順利地找了一份工作,後來嫁人生子,日子過得平淡如水。那位長得不好的姑娘呢,憑借骨子裏的自信,過硬的英語水平和紮實的專業功底,進入了一家外企。兩年之後,被派往公司總部進修。經濟寬裕了,她也更多地投入了一些成本在形象的裝扮上,裁剪合身的品牌服飾襯托得她更加自信非凡,雖然沒有同學那麗質天成的嫵媚,但這種高雅氣質所表現出來的知性美卻更加為人所欣賞。培訓期間,她的氣質深深打動了總部一位管理人員。為期兩年的進修結束後,她攜夫回國,開創了自己的事業。
那位漂亮的女孩呢?擁有絕色容顏的她,日子自然過得不會差,工作馬馬虎虎。最讓她痛苦不堪的是,她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學來的“愛情心法”對她完全沒有一點幫助,漂亮的她隻能顧影自憐,任憑紅顏慢慢老去。
缺陷就像一頭老虎,它扼製了我們的心性,讓我們不敢正視自己,無法發揮自己的潛力。但這是一隻紙老虎,隻要你有勇氣,敢於亮出缺陷,正視自己的缺陷,對缺陷置之不理,那麼它也不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任何負麵影響。反倒是自認為的優勢,像上麵的漂亮女孩一樣,有時候會成為我們行動的阻力。
納悅自己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閱讀名人傳記,從名人的足跡當中去領悟人生的真諦。在名人傳記當中,我們會發現,每個人都是有缺陷的,而且很多人缺陷很嚴重,比如拿破侖是小個子、華盛頓年輕時是個火爆性子、富蘭克林出身寒微、丘吉爾小時候學習成績一塌糊塗……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
納悅自己,並不是對自己的缺陷視而不見,而是接受缺陷,明白缺陷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知道自己有缺點,但是更相信自己的優點。對缺點順其自然,對優點加以發揮。當優點被放大,缺點自然就會縮小。
肯定自己一個人在世界生活,要想做到獨善其身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你看看隔壁小林,多乖,學習成績多好,你怎麼就不向他學學呢?”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將鄰居的小孩拿來跟我們做對比,讓我們向他們學習。那時候,我們真的就慚愧地低下頭,不知道去反駁父母說:“他在家裏連飯都是奶奶喂的。”
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我們習慣性地貶低自己,隻看到別人的美,看不見自己的好。一個人要想生活踏實,心境平穩,自我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一個人不能肯定自己,不能相信自己,凡事與人相比,他有車有房,我租房騎自行車;他妻兒相伴,我孤家寡人;他官居高位,我平頭百姓……這樣一番比較下來,誰還能心理平靜,誰還能安枕無憂?
一個人隻有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肯定自己的所作所為,才能安心地走一條既定的道路,不會在與別人的比較當中迷失自己。再強也不必和別人比,再弱也要跟自己比。隻有戰勝自己,把以前的自己給比下去了,那才是真正的進步。
有句諺語說:“無論你認為自己行與不行,都是對的。”如果你不能肯定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夠做成某事,那麼你就真的做不成。因為你在心裏給自己設限了,就不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做,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容易退縮。一旦失敗了,你會更加地否定自己,更不敢去嚐試別的事情,問題會越積越多。反過來,肯定自己,永遠給自己機會,麵對困難不退縮,不斷地去嚐試,所有的潛能都將被激發出來,生命的價值也會在這當中得到體會。
一個小孩乞討到一個寺廟,僧人問他為什麼不做點別的事。小孩說自己什麼都不會,什麼都做不了,隻能以乞討為生。
僧人見狀將小孩帶到一片雜草叢生的亂石堆旁邊,指著一塊石頭說:“你將這塊石頭拿到集市上去賣。但是記住,無論別人出多少錢,都不要賣。”
小孩半信半疑地將石頭拿到了集市上。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才有人好奇地過來問價。又過了幾天之後,石頭的價格被抬了上來,有人願意出錢買它了。
小孩高興地回到寺廟,告訴僧人這一消息。
僧人淡淡一笑:“明天你拿石頭去黃金市場賣,但是不管多高的價錢也不要賣。”
小孩將石頭拿到了黃金市場。
和在集市上一樣,過了幾天之後,石頭的價格已經超過了市場裏的黃金價格。小孩興衝衝地回到寺廟告訴僧人消息。
僧人見狀笑笑:“你再拿去珠寶市場,但也不要賣。”
小孩依樣畫葫蘆,結果也和前麵一樣。最後石頭被炒成了“稀世珍寶”。
小孩困惑地看著,僧人說:“你認為自己是頑石,就麼你永遠隻能是一塊頑石。如果你相信自己是無價之寶,那麼你就是無價的寶石,世上人和物皆如此。”
有句廣告詞說“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在多大程度上肯定自己,就能取得多大成就。人就像小孩手上的石頭,隻要自己看重自己,從不輕易否定自己,那麼人生就會變得有意義,夢想也會一步步向自己靠近。
提升自己
自信不是一種盲目的行為,也很少有人能夠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失敗當中依然保持超強的自信。要想保持長久不衰的自信心,需要我們不斷地提升自己。據說,美國總統也需要定期由心理專家進行自信心訓練,隻有這樣,才能長期保持必勝的信心。
自信心的提高除了個人的綜合素質提高之外,也可以通過一些專門的技巧和行為來提升自己的信心。信心與行為是相輔相成的,信心提高了,做事能夠事半功倍。而做事的效率高了,內心也會更加自信。
自信心的提升有許多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有心理暗示法,這是利用心理學中的潛意識來訓練自己自信心的方法,具體做法是這樣:
給自己準備一麵鏡子,能夠照到全身或者半身。然後每天早晚在鏡子麵前收腹挺胸,抬頭,目光平視自己,看著鏡中人,做三四次深呼吸,在內心裏默默地肯定自己的能力、力量和決心。然後,直視眼睛深處,告訴自己會得到所有的東西,大聲說出它的名字。要求能夠看清嘴唇的活動,聽得清自己所說的話語。
鏡子是一個很好的東西,通過鏡子,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體態、姿勢、精神狀態等等,每天刷牙、洗臉的時候都可以對著鏡子,在內心強化自己的意念,也可以在鏡子前改進自己的姿勢,塑造自己喜歡的模樣。人生是一曲戲,每個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將你想象當中的角色通過鏡子扮演出來,天長日久,你就會真的成為那一角色。這不是矯揉造作,而是強化自己內心的信念,使自己成為內心向往的那種人。
除了運用潛意識的方法之外,也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行為來提升自信,如:
1.加快走路步伐
抬頭挺胸快速走路,會給自己一個提示:我是一個重要的人,要去做重要的事情。這種提示會給自己一種心理暗示,幫助自己建立起超凡的信心。
2.挑最前麵的位子坐
坐在前麵的位置上會感覺自己是一個重要的人物,有助於建立信心。自卑的人往往害怕引人注意,總是躲在人群當中。如果想成功的話,就挑前麵的位置坐,因為成功必定是引人注目的,先學會受眾人的注視吧。
3.在公共交通上走動
隻要不發出太大的響聲,在公共交通上走動並不會妨礙別人。在人前活動有助於自信心的建立,讓自己在眾人的注視下依然穩如泰山。
4.正視他人
一個人的眼神可以透露許多信息,不敢正視別人是內心自卑的表現。但是看在別人眼裏,會以為你心術不正,或者認為你怕他,從而對你起輕視之意。自信心訓練的第一步,就是要正視別人。跟人說話的時候,要努力正視別人,一開始難以做到,但是從一分鍾、兩分鍾開始,慢慢地形成習慣就好。
5.練習當眾發言
開會的時候、大家一起討論的時候,要積極主動發言,這樣可以增加自信心。不論是什麼性質的會議,每次都主動發言,不管是評論,或者是建議,或者是問題,都努力讓自己勇敢地發言。不要害怕出錯,當眾發言,即使說得不是很正確,這份勇氣也能讓自己增加信心。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自卑感源於幼年時期,是個體覺得自己無能而產生的痛苦感覺,也包括一個人由於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而產生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他人的心理。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對自己認識不足,過低估計自己;遭受某些挫折;消極的自我暗示;生理有缺陷;家庭條件不如意等等。自卑心理容易使人感到孤獨、離群、缺乏自信。
自卑心理一旦產生,如果任其發展,會成為人格中的一部分,不易改變,嚴重影響個體的交往,影響人的能力發展、發揮,影響自身的前途。
情緒加油站
心理學家通過調查發現,在衣衫襤褸的人麵前,人們的自尊感會強一些。而在衣著華麗的人麵前,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自卑的心理。因此,要想建立自信,可以從改變形象做起。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地購置那些能夠提升自己氣質的服飾,平時注意自己的形象,盡可能地將自己裝扮得高雅、美麗一些,這樣能夠獲得他人的讚賞,從他人的眼光當中提升自信心。
意誌力訓練:堅強的毅力是獲得愉快體驗的必備資本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種經曆重重黑暗之後見到光明的那種喜悅,隻有那些擁有堅強意誌力的人才能體會得到。堅強的意誌力是成就大事的基礎,也是人生過得幸福、獲得愉快體驗的必備資本。
英國首相丘吉爾最後的一次演講被人稱之為最精彩的演講。那是在劍橋大學的一次畢業典禮上,所有的學生都聚集在會場,為能夠聽到這位世界名人的精彩演講而激動萬分。
時間過去了很久,學生們都已經不耐煩了,丘吉爾才在隨從陪同之下姍姍來遲。在講台上,他脫下大衣,然後又摘下了帽子,默默地注視著所有的聽眾,會場靜止了有一分鍾,大家都靜靜地看著丘吉爾。這時,他說話了:“Never giveup!Never giveup!Never giveup!”(永不放棄)丘吉爾一聲比一聲高地說完了這三句話,隨後穿上大衣,帶上帽子,離開了會場。
學生們茫然地看著丘吉爾離開,整個會場鴉雀無聲。好一會兒之後,大家都明白過來,會場頓時掌聲雷動。
這是偉人留給我們最簡單的道理,也是最實用的道理。永不放棄,堅持下去,隻要擁有堅強的意誌,所有的困難都會在你麵前悄然倒戈。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超凡的意誌,但是半途而廢的人太多了,並不是自己不想堅持下去,而是缺乏堅持的耐心和決心。意誌力並非生來就有,更不是不可改變的,那麼如何才能訓練自己堅強的意誌力,讓自己在人生前進的路上披荊斬棘,一路向前呢?
明確目標
一個人越早明確自己的目標,那麼他投入目標上的時間就越多一些,取得成功的可能也就越大一些。美國一位大學教授曾經研究過一組打算從元旦起改變自己行為的實驗對象,結果發現最成功的是那些目標最具體、明確的人。一名男子決心每天做到對妻子和顏悅色、平等相待,他給自己規定了每天要做的一些事,後來果真辦到了。而另一位籠統地表示要對家裏的人更好一些,結果沒幾天又是老樣子,照樣吵架。
明確目標、製訂計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很多人都給自己訂立過目標,但往往堅持不到3天就放棄了,所謂“3分鍾熱度”,這樣的人生活中比比皆是。製訂計劃時一定要合理,兼顧長期與短期,比如減肥,如果要減30斤的話,起碼給自己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想三五天之內瘦下來無異於癡人說夢。給自己規定半年的時間,然後再分解到月,一個月瘦5斤,然後再規定每天的飲食、運動量,製訂一個合理的計劃,具體到每一天,這樣執行起來有章可循,隻要照章辦事就可能了。如果隻是想著我要減肥,我要少吃,要多動,那永遠隻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目標。
製訂目標的時候不要急於求成。急躁是所有人的通病,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目標也不可能一天達成。很多人非常省時,為了節約時間,恨不能一天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訂計劃的時候訂得非常緊迫,如同樣減肥的計劃,有人規定自己每天運動3小時,1天隻吃1根黃瓜等,這樣子三五天可能堅持,而且效果可能也很不錯,但這樣的計劃除非是超人,否則誰都受不了,不能長期堅持的計劃到頭來隻能是落空。製訂計劃,尤其是長遠的計劃一定要考慮長期因素,如學英語,與其規定自己每天學習2小時,到頭來又堅持不下去,不如規定每天半小時。長期計劃需要細水長流,要做合理的打算,給自己留有餘地。
看到希望
堅強的意誌不是一夜間突然產生的,它需要在逐漸積累的過程中一步步形成。長期的目標由於時間間隔太長,中間的堅持平淡、乏味,還會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失敗,要想長久堅持下來,必須得給自己一個希望的遠景。
實踐證明,每一次成功都將會使意誌力進一步增強。如果你用頑強的意誌克服了一種不良習慣,那麼就能獲取與另一次挑戰決鬥並且獲勝的信心。每取得一點小小的成績的時候,給自己一點嘉獎,但要注意,這個嘉獎一定不能讓自己放鬆對目標的堅持,比如想減肥的人,給自己的嘉獎絕對不可以是大吃一頓。
在一開始製訂計劃的時候,就可以在心裏,或者通過文字將自己想要達到的狀態記錄下來,每天用一定的時間在腦子裏麵幻想自己的希望,想象自己達成目標時的情景,將自己的理想狀態輸入潛意識當中,強化心中的意念,如想要學英語的人,就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用熟練的英語與老外侃侃而談的灑脫與幹練。
有句話說:“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就是潛意識的力量,這並沒有什麼神奇的,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日常生活當中,你自然會有意無意地往那個方向投入。比如一個人想成為畫家,經常在腦子裏麵幻想自己是一個畫家,那麼他會以一個畫家的眼光去審視很多東西,日常進入眼簾的事物,他都會在腦子裏麵進行構圖,觀看色彩、比例,細心地進行揣摩,這些行為都是自然而然的,因此自己不會留意。天長日久下來,自己繪畫方麵的技能提高了,對美術的感悟深了,繪畫已經成了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為畫家自是情理中的事情。
克服惰性
懶惰幾乎是人生與俱來的劣根。好不容易製訂了一個運動的計劃,每天早晨起來跑步1小時。可是這大冬天的,呼出的氣都凝結成水珠了,伸出手指頭都是寒冷的。這時候,要想離開溫暖的被窩,真是困難啊。心裏又在掙紮了,再睡一會兒吧,這麼冷就算了,一天不跑沒有關係的。如果這樣想下去,時間就這麼過去了,跑步的計劃肯定會中斷。那麼該怎麼辦呢?既然製訂了計劃就要堅決執行,不給自己留一點餘地。比如早晨起不來的事,睜開眼睛的時候不要給自己任何思索的空間,一睜開眼睛就掀開被子,起床穿衣,衣服穿好了,所有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懶惰的主要表現是拖延、等待、回避。因此,要想戰勝惰性,最好的辦法不是思考什麼,而是立即行動,製訂好了合理的計劃,就一定要按計劃行事。最好在計劃上將時間都固定好,到了一定的時候,什麼都不用想,就去做計劃上的事情,不能給自己任何借口。任何事物都是習慣性的,一件工作隻要開了頭,後麵就不好停頓,那樣慢慢地也就堅持了下來。因此,克服懶惰的最好辦法,就是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