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做自己情緒的調節師:情緒調理的6個黃金法則(3 / 3)

這就是幽默的力量,幽默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是化解尷尬和矛盾最為有力的武器,它能使人在笑聲中獲得啟迪,得到教益。

家庭生活中,常講些詼諧幽默的話,可以增加夫妻生活的樂趣,使家庭生活溫馨和諧。俗話說:舌頭與牙齒也有打架的時候,再好的夫妻也難免磕磕碰碰。矛盾發生的時候,一句恰到好處的幽默,可以讓對方轉怒為喜,破涕為笑。

有一對夫妻,婚後常吵架,一次激烈的爭吵過後,妻子說:“這哪像個家呀,我再也沒法在這個家待下去了”!說完,收拾一個箱子,就離開家了。她剛出門,丈夫就在後麵喊:“等等我,咱們一起走。天哪,這樣的家誰能待下去呢”?丈夫趕上妻子,把她手中的箱子接過來,兩人在外麵走了一圈,又有說有笑地回家了。

工作當中,具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團隊的興奮劑和調節劑,他能夠加強團隊的凝聚力,化解團隊成員之間的矛盾衝突。一句幽默的話語讓大夥兒在哈哈大笑後,感覺對彼此變得更信任,更願意坦白,也更能隨和相處。

幽默能夠調節壓力,化解衝突,改善自己的負麵情緒,是人際關係中最為活躍的調節劑,例如跟老板因為意見不合鬧翻了,失業了。這時候,與其沮喪地想著自己的黴運,埋怨老板,不如輕鬆跳開:“我一直嚷嚷著想要放長假而不知如何向老板開口,現在終於知道了,原來對老板大吼大叫就會如願以償”!既能讓自己輕鬆快樂起來,也有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睿智。

幽默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隻要加強學習,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訓練自己的幽默感,都可以培養出幽默細胞來。

1.讓自己的生活充滿笑聲

在家或者辦公室裏布置各種各樣的可愛、可笑的圖片或者笑話,舉手投足間都可以看到,會讓自己的眉頭舒展。隻要用心收集,這些充滿智慧的提醒就如同心理維生素,會隨時提升你的幽默能力。

2.營造愉悅的公共空間

可能的情況下,讓幽默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包括辦公室裏的公共空間,例如洗手間、茶水間、會議室和等候室等等。情緒是會傳染的,別人看到這些笑話的時候,心情好了,一傳十,十傳百,大家的心情無形之中都會開心起來。

3.錄製個人的搞笑留言

打電話卻找不到人,容易讓人產生失望、焦慮的情緒,為了不讓別人因為自己而產生這些負麵情緒,讓對方跟你的電話錄音機說話時有個愉悅的經驗,錄製問候語時,試著用愉快的聲音說話,並揮灑一些幽默氣氛,就好比現在一些搞笑的手機鈴聲就有這個效果。不過這個搞笑得是真的“搞笑”才行,可別弄成了“搞怕”,平白無故地讓人受驚嚇,這可起不到幽默的效果,反而會讓人厭惡。

4.編寫自己的笑話集

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有一些由於一時糊塗,或者其他原因所導致的笑話,將這些留心收集整理出來,會是一本很不錯的笑話故事集。沒事的時候翻看,能夠身臨其境地去回味當初的開心。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笑話看多了,人慢慢地也會變得開心、樂觀起來,這些快樂滲入每一個細胞當中,又何愁自己沒有幽默感呢?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人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不可預測的變化或困難事件,凡此種種都會對人造成壓力。幽默在壓力調節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許多心理學家視幽默為個體的良性適應機製,就是說愈有幽默感的人,遭受壓力事件後導致負麵影響的程度愈小。

幽默感是一種快速轉換知覺——認知架構的技巧,這種對外界事物轉換視角的能力,讓個體可以從威脅的壓力情境下抽離出來,使個體減低焦慮和無助的麻痹感覺。有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研究,檢驗受試者在壓力情境下幽默策略的調節效果。在實驗中讓受試者觀看具有壓力的影片,伴隨著3種實驗處理:笫一組要求受試者在觀看壓力影片時,用幽默形式敘述影片內容,盡量使自己高興;第二組是要求受試者用正常方式敘說影片內容;第三組為控製組,隻是單純地看影片,不做處理。結果發現“幽默敘述組”對壓力有較好的調節效果。

本質上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負麵事件,會占據大部分的意識,致使我們無法全力去處理外界事物,這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很深。當麵對負麵事件時,較具幽默感的人可以有效地調適外界壓力,獲得生活的平衡。所以,如果我們有一個自動化的幽默應對負麵事件模式,我們會生活得更快樂。

情緒加油站

不苟言笑的人往往一本正經,缺乏幽默感。這樣人往往性格內向,對人對事要求很高,有一定的完美主義傾向。要訓練自己的幽默感,可以從自嘲開始,對於自己相貌身材方麵的缺點,與其隱而不說,害怕別人嘲笑,不如直言不諱,自己先嘲笑一番,比如禿頂的人就會說:“我太聰明了,所以聰明絕頂。”這樣,大家嘻哈一笑,今後也不會再笑話自己了。自己的心情也能得到放鬆,不會因為害怕別人背後說三道四而耿耿於懷。

感恩:去除怨憤之意,體會美好之情

感恩,並不是一種大是大非的教導,並不是有人將我們從水深火熱之中救出來,才需要我們去感恩。感恩是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是一種善良的情懷,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能夠讓我們的內心更加平靜,更能夠感知到世界的美好,人心的善良。

現代心理學指出,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感覺就是改造的力量。一個人是願意對生活充滿熱愛,充滿信心,讓美好的思想與情緒籠罩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讓日子饒有興致地過下去,還是要滿腹牢騷、滿腔埋怨、愁眉苦臉地去過自己的生活,選擇權完全在自己的手上。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能時時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老師對我們有教導之恩、領導對我們有知遇之恩、同事對我們有協助之恩。更廣大一點,自然界對我們也有恩,太陽供給我們光明與熱能,空氣供給我們呼吸,花草樹木供我們賞閱。用感恩的心來看待這個世界,會覺得這個世界很可愛、很美好,即使是樹上小鳥的輕唱,路旁小花的芬芳,也會讓我們心曠神怡。

生活中可埋怨的事情也很多,“又下雨了,真煩。”“真倒黴,丟了錢包。”“交通永遠那麼擁擠,路上又總是那麼堵,真鬧心。”“某某真討厭,斜著眼看人,我又沒得罪她。”……世界對這樣的人來說,永遠沒有什麼快樂的事,高興的事拋之腦後,不順心的事永掛心頭,有著發不完的牢騷,吐不完的苦水,把自己搞得很煩躁,把別人弄得很不安。

願意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完全看自己,你的眼睛可以看到那些讓你煩心的事情,也可以看到那些讓你開心的事情。這就好比黑夜的窗戶,你可以看到黑夜,也可以看到星星。

生命是一個過程,擁有感恩的心,能夠更平和地體驗這個過程中的幸福與美好。

小穎失戀了,痛不欲生,一次又一次喝得酩酊大醉,一次又一次哭得一塌糊塗,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朋友麵前訴說負心漢的諸多不好,朋友們別無他法,隻能跟著她咒罵那個負心的男人。

一次兩次還行,次數多了以後,朋友也漸漸疏離了她,QQ長期隱身,電話永遠忙音,找個人出來傾訴一下,竟比登天還難。小穎更傷心了,覺得這些朋友都白交了,關鍵時候一個鬼都找不到。

小穎很傷心,也很絕望,隻能在QQ上跟一些陌生人講述自己的故事。一次,一個網友靜靜聽她講完了故事之後,問了她一句:“他那麼壞,為什麼你還為他這麼痛苦呢?”

小穎沉默了,過了一會兒,她說:“我不是為他痛苦,我是為自己的感情,為我自己付出的感情。”

“這麼說你也是一個自私的人了?”

……

小穎一時無語。

“你們在一起的時候,你幸福、快樂嗎?”

“嗯。就是因為那時候很快樂,所以現在想起來才痛苦。”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過程,你傷心,你痛苦,是因為他離開了你。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其實誰又能陪伴在誰身邊一輩子呢?過去的幾年,他一直陪伴在你身邊,帶給你歡樂,帶給你幸福,這些,為什麼你就不能感激一下呢。僅僅因為他的離開,你將這一切都抹殺了。這對他公平嗎?”

“……”小穎再次沉默。

“你的朋友們,一次又一次當你的情緒垃圾桶,安慰你,勸告你,陪著你一起哭一起笑,你感謝過她們嗎?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她們也有不開心,也有痛苦。可是,她們將這一切拋之腦後,陪伴你,隻為了你能夠早點開心起來,你對這一切視而不見,在她們聽煩了、聽膩了,對你無可奈何的時候,憎恨她們的薄情,這樣對她們你不覺得愧疚嗎?”

“……”

小穎的例子並不是個案。因為同事一句歧視的話語而憤恨不已、因為父母的一句嘮叨而大發雷霆、因為戀人的離去而痛苦不堪,因為一句簡單的話語將多年的友情棄之不顧。春天,欣賞著自然界的繁花似錦,卻懊惱著氣溫的反複多變;秋天,品味著香甜的果實,一味埋怨著氣候的幹燥……這是人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惡習,我們習慣於糾結在那些負麵的情緒體驗上,忘了別人曾經給過我們的幫助,忘了自己曾經享受過的幸福。

人生是一個過程,你以怎樣的心態去品味這個過程,你就會得到什麼樣的人生。幸福與美好、憂愁與痛苦,這種種的情緒完全取決於你的內心世界。培養對生活美好的感受,擁有浪漫與感恩的心態,讓自己對生活充滿喜悅、興奮,這並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更不是等自己得到了某些事物之後才可以做到的,它需要的隻是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培養起來也不是難事,隻要每天反省幾分鍾,凡事多往好處想想,比如看到那些滿世界找工作的人,自然會感到自己有工作是多麼的幸福,對工作的不滿和抱怨也會無形之中消失;看到身體有殘疾的人,想想自己健全的身體,即使沒有很多錢,也一樣可以幸福快樂?生活中的幸福比比皆是,積極主動去幫助別人,也能體會到自身的價值所在,從中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正如那首歌中唱到的: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感恩從道德層麵上來講,是一種美德;從倫理方麵來看,是一種責任;從心理的方麵來看,則是一種健康積極的情緒表現。

當一個人對他人心存怨恨的時候,本人的內心也是痛苦、焦慮的。這種負麵情緒會不可避免地對自己的內心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也會波及與他人的人際關係。而感恩既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同時也是一種自尊的正向情緒。在感恩的過程中,我們實際上在享受著一種高級的情緒,體驗著積極的情緒。

感恩,事實上是對他人給予自己愛和幫助的一種良性反應,感恩的行為也是人際交往中的良性互動過程。因此,感恩就不僅僅是道德意義上的回報,它更給雙方帶來了精神上的愉悅和快慰,而在感恩的同時,心靈也得到升華。

情緒加油站

感恩並不是非得去做什麼諸如“為朋友兩肋插刀”之類的重大事情,它隻是一種簡單的愛心的流露,比如平時節日的時候給朋友、師長寄去一張明信片,表達一下思念感激之情;逢年過節回家看看父母,幫他們做點事,讓年邁的父母享受一下天倫之樂;平時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一下,隻要用心去做了,哪怕僅僅是讓個座位,都可以得到別人善意的回應。這些回應會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人心的善良,感受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