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對情緒的準確識別和恰當的表達的方式,負性情緒對我們的傷害就會減低到最小程度。
呼吸:自我調節情緒,冷靜處理矛盾
人與人相處,怎麼可能不發生矛盾呢?利益衝突、矛盾糾紛、意見不同,每一件事情都在刺激人們的神經,擾亂人們的情緒,讓人憂傷、憤怒,甚至仇恨、痛苦,每一天情緒都在千回百轉。當遇到影響情緒的事情時,怎麼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恢複平靜呢?
答案就是深呼吸。心情憂傷的時候,站起來或者去空氣流暢一些的地方,深深地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可以很快地讓自己的精神振作起來。火氣往上直蹦的時候,趕快閉上眼睛,深呼吸,讓氣注入丹田,再緩緩呼出,就如同把怒火發散出去了,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讓自己恢複理性。
所謂深呼吸,就是胸腹式呼吸聯合進行。這種呼吸方式可以排出肺內殘餘氣體及其他代謝產物,吸入更多的新鮮空氣,以供給各髒器所需的氧分,提高或改善髒器功能。深呼吸能使人的胸部、腹部的相關肌肉、器官得以較大幅度地運動,能較多地吸進氧氣,吐出二氧化碳,使血液循環得以加強,解除疲憊、放鬆情緒。
美國精神衛生家亞曆山大曾經研究抑製呼吸對情緒造成的障礙,他認為呼吸與人生的樂趣和幸福密切相關。因為呼吸不夠充足,會減弱人們的生命力,使代謝緩慢,淺呼吸也會導致疲勞、貧血,讓人萎靡不振,同時還能使人們的情緒向消極方麵發展,如憤怒、消沉、自卑和莫須有的內疚感等等。臨床觀察也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趨向使用上胸部呼吸,而神經症病人則用表淺的橫膈式呼吸。正確的呼吸方式對於保持身體健康,情緒穩定有很大的作用,古人早就說:“呼吸正常,兩腿不累。”
其實,現在流行的瑜伽,包括中國古老的太極拳等都是通過深呼吸的方式來調整人的氣血,讓人情緒平衡,並加以肢體的伸展來活動筋骨,以此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我們翻看瑜伽書籍的時候,就會發現,所有的書第一章介紹的就是正確的呼吸方法。
正確的呼吸方法不僅可以控製怒氣,也可以消除緊張,緩解壓力。比方說,當你準備演講或者麵試感到緊張的時候,又或者正因為某個難題而感到焦慮的時候,停下來,做幾次深呼吸,頓時你會感到鬆弛,不那麼緊張、精神狀態瞬間得到很大的改善。工作中感到疲憊的時候,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站起來,深呼吸幾次,工作效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注意力更加集中,錯誤也會因之減少很多。
深呼吸是自我放鬆的最好方法,它包括從簡單的深呼吸、瑜伽,一直到冥想的一切活動。深呼吸不僅能促進人體與外界的氧氣交換,還能使人心跳減緩,血壓降低。它能轉移人在壓抑環境中的注意力,並提高自我意識。當人們知道自己能夠通過深呼吸來保持鎮靜時,就能夠重新控製情感,緩解焦慮情緒。深呼吸的方法有很多,如腹式呼吸操練大伸張操練、身體振動的呼吸操練,以及呼吸新鮮空氣等。這些操練除了能幫助人們做更深的自覺的呼吸外,還能夠減輕焦慮、緊張,鬆弛胸肌、增進意識、清醒頭腦、充沛精力並得到一種歡欣的快感。
深呼吸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如上班的路上、吃飯之前、運動的時候,或者工作疲憊的時候,隻要有空,都可以加以練習。尤其在感到憤怒、恐懼或者壓力很大的時候,讓自己深呼吸幾次,再去處理事情,這樣可以讓自己心情平靜,保證做出正確的決定,不會對自己的行為後悔。如果條件許可的話,也可以選擇戶外,或者郊外空氣清新的地方進行深呼吸,清新的空氣能夠最大限度地讓人心情愉悅,精力充沛。
工作當中,沒有比較充足的條件進行深呼吸,也可以坐在椅子上,進行深呼吸,方法是:
1.坐在一個沒有扶手的椅子上,兩腳平放,並使大腿與地板平行。將背部伸直,手放在大腿前部。
2.用鼻子進行自然的深呼吸,腹部擴張,想象著空氣充滿了腹部。
3.在連續的呼吸中,完全擴張胸部和肺部,感覺胸部正緩慢上升。想象空氣正在腹部和胸部間向各個方向擴張。
4.通過鼻子緩慢地呼氣。呼出時間比吸入時間長。
5.呼吸至少1分鍾,保持節奏舒緩,不要強求自己。注意呼吸的深度和完全程度,並使身體放鬆。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深呼吸一方麵有助於刺激腸胃蠕動、促進體內廢物排出,另一方麵也能使氣流順暢、增加肺活量。腹肌的收縮和放鬆是一種良好的按摩方式,可以促進胃腸運動,改善消化機能。腹肌又是排便的動力肌,有規律的腹式呼吸還能防止習慣性便秘。
情緒加油站
深呼吸的好處很多人都知道,但人們可能不知道,沒事的時候主動咳嗽幾下,也是積極的保健動作,可促使肺部清潔、增強免疫力、保護呼吸道不受損傷。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能清除呼吸道內異物或分泌物,而這些物質是引起肺部疾病的原因之一。
具體方法是:每天起床後、午休或臨睡前,在空氣清新處做深呼吸運動,深吸氣時緩慢抬起雙臂,然後主動咳嗽,使氣流從口、鼻中噴出,再雙臂下垂。如此反複8~10遍,盡量將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排出。
行動:直接麵對問題,迅速解決困難
有一個故事,是一位先生講的,說他的大兒子不幸在一場車禍中去世了,他很悲痛,沉浸在失去兒子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每天腦子裏隻有大兒子的影子,什麼事情都不能做,朋友們的安慰顯得蒼白無力,整個人在一夜之間老了很多。
後來,是他的小兒子幫他驅除了痛苦的折磨。小兒子還很小,正是貪玩的年齡,不懂生與死的含義。每天纏著父親幫他做船模,在小兒子的再三糾纏下,父親隻好找來做船模用的工具,認真地幫兒子做船模,每天畫圖紙,找材料,磨、削、拉、鋸,若幹天後,船模成型了,小兒子由衷地歡呼起來。
看著小兒子的笑臉,父親也感到很滿足。這時候,他忽然發現,已經有很多天,他沒有去想大兒子了,那種痛苦的感受也遠遠沒有當初濃烈。瞬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動起來,可以讓一切負麵情緒自動離開。
行動能夠改善情緒,尤其是對消極、悲傷、沮喪的情緒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坐著不動,會使人一再地沉浸在悲傷、沮喪的狀態中,反複體驗負麵情緒,難以走出這種負麵情緒的泥沼。心理學家也告訴我們,“行動可以改變情緒”。也就是說,即使現在情緒不好,讓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哪怕隻是換個表情、改變一下身體的姿勢,也能讓情緒好轉。
悲傷的時候,任何的勸說都是無力的。因為旁人無法真正地體驗這種內心的痛苦,那種感覺隻有自己知道,就像身體上的病痛沒有人能夠代替一樣,這種情緒上的傷痛也是他人無法解除的。這時候,隻有靠自己,靠自己行動起來,去戰勝負麵情緒。心理學家卡因曾提出過這樣的忠告:“如果你有工作,繼續做下去;如果沒有,去找份工作。就算有孩子需要你照顧,還是要找份工作。任何能提供例行性與穩定性的工作都可以,包括兼職工作與誌願性的工作。”
很多人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就容易陷入當中,不會想辦法去分散注意力,反而會使勁地去想那件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越想越不開心,越不開心越想,鑽入死胡同當中,走不出來。這個時候,與其徒勞地陷入這種思慮當中,不如走出去,做些別的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者隻是散步、運動也能讓自己的思緒分散一些,不會為了不開心的事情鬱結於心。
行動是治療一切的良藥,很多時候人們陷入不開心的事情當中,耽於行動。很多上班族,原本該及時處理的事情由於自己沒有做而遭到上司的責罵,這時候,原本的負麵情緒沒有消散,新的不痛快又來了,隻會煩惱更添一層,氣上加氣。既浪費時間,又於事無補,事後回想起來,後悔萬分,造成負麵情緒的惡性循環。
憂傷的時候行動,可以將注意力轉移到他處,降低憂傷的程度;恐懼的時候,直麵事情,著手行動,恐懼的心理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自卑的時候,行動可以提升自信力,讓自己在做的過程中得到鍛煉。
行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途徑。總想著“等我心情好了再去做”,什麼時候才能心情好呢?如果不能馬上改變,隻能任由壞情緒來折磨我們,或者帶著低落的情緒去工作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要行動,而且要藉由行動來改善自己壞的情緒,將情緒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任由情緒的擺弄。
心情憂傷沮喪的時候,給自己找一些非做不可的事情,比如做大量的家務,或者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也可以去運動。總之,要停止大腦的思維,讓自己的身體行動起來,讓身體的行動來治療心理的憂傷。
恐懼的時候要行動。對於害怕的事情隻有著手去做,才會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們的內心,是它讓世界上很多事情變得恐懼,真正去做了,就會發現,很多事情其實很簡單。這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鼓起勇氣,解決問題。不管結果有多糟糕,最起碼恐懼的心理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焦慮的時候,更要行動,隻有行動帶來的充實感才能讓自己不再焦慮,時間是在焦慮中浪費的,卻可以在行動中找回來,積極的行動是克服焦慮的有力武器。
一句話,當負麵情緒產生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行動起來。這裏的行動並不是說憤怒的時候由著自己的脾氣去跟人打一架,而是盡快地轉移注意力,去做那些能夠讓自己開心、平靜下來的事情,任何自己喜歡的事情都可以取得這個效果。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人們總認為情緒會慢慢自然而然地平複下來。但實際上,在時間充裕,允許我們胡思亂想的時候,情緒往往根本不可能平靜,因為一個人想得太多,隻會讓事情越來越複雜。人們在情緒發生變化的時候,比如高興時,臉上的肌肉會發生變化,如眉開眼笑就是典型的例子。
那麼,當情緒不好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肌肉的改變來調整情緒。運動之後心情會變好,就是因為神經能夠將肌肉的這種活動傳遞給大腦,讓大腦以為身體很輕鬆,很快樂,所以心情也會變得好起來。
情緒加油站
隻要改變一下身體姿勢也可以改變情緒,在此我們不妨做個小練習:
嚐試先低著頭、垂著肩走路,走上10分鍾,記住你在這種身體姿勢下的情緒感受。然後再讓自己抬頭挺胸,比較一下兩種姿勢的感覺。你會發現抬頭挺胸的時候,你更有自信,而且情緒也更加高漲。所以,情緒低落的時候,想低頭的時候,告訴自己:我要抬頭挺胸,腳步有力而穩健。甚至於還可以更進一步,試著以蹦蹦跳跳的方式走路,這能讓你感覺更有活力,也可以消除嚴肅和緊張的感覺。
幽默:積極掌控生活,快樂麵對人生
一個小夥子剛考上駕照,就興衝衝地駕著父親的老爺車上路練手了。一路上行駛平穩,頗為順利。然而,正當小夥子暗自慶幸、並洋洋得意的時候,碰到了紅燈。停了一會兒之後再啟動的時候,車子竟熄火了。
年輕人霎時間慌了手腳。眼看就要轉綠燈了,可是這車子就是發動不起來,沒過一會兒,車後傳來陣陣喇叭聲,年輕人滿頭大汗,努力想要把車發動,可車子根本不聽使喚。他後麵的車子極不耐煩地拚命按喇叭,聲音刺耳得不得了。
年輕人氣急敗壞地下了車,並朝著後麵那輛車走過去。所有的人都暗自擔心,一場爭吵在所難免了。誰知道,年輕人對著車內的人說:“先生,這樣好不好?我來幫你按喇叭,你去幫我發動車子,好嗎?”凝滯的氣氛瞬時化解了,人們發出放鬆的歎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