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如何管理你的情緒和生活(3 / 3)

大度能將情緒汙染最大限度地稀釋掉

經常聽到有人發牢騷:“煩死了”、“氣死我了”、“這個人真討厭”等,也有一些人一言不發,坐在那裏,神情憂鬱,精神恍惚,動不動來一聲歎息。看到這些情況的時候,不用問,他們肯定是碰上令人氣憤或者鬱結難解的事情了。

人一生當中,碰到的事情大多是不開心、不順利的,正所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很多事情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人能不能生活得好,並不在於他會碰到一些什麼問題,而在於麵對問題時他會采取什麼樣的態度,是迎難而上呢,還是抱怨逃避?這種態度直接關係到人生的生命質量和幸福程度。

其實,這些事情裏麵90%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原是不足掛齒的,可有些人就能為了這些事情食不知味、夜不成寐。最典型的莫過於《紅樓夢》中的林妹妹了,別人隨便一句玩笑話,她也要回味良久,反複思量,因之傷心、怨怒、自憐,縱有滿腹才情,絕世容貌,終究香消玉殞,芳華早逝,給世人留下紅顏薄命的感歎。

心胸狹隘的人,在情緒上容易大起大落,很容易陷入不良情緒的糾纏當中,總是被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所煩惱、怨恨,沉浸在這種沒完沒了的痛苦中不能自拔,這也反映出此人誌向狹小、目光短淺。

一個人若想成大事,立大業,家庭幸福,事業成功,必須得培養自己寬闊的心胸。因為隻有心胸寬廣,才能對生活中一些小打小鬧都不放在心上,著眼於大事,將更多的精力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也隻有如此,方能取得成功。古人說的“宰相肚子能撐船”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關於心胸寬闊,最有名的莫過於“6尺巷”的故事了。張英是清朝康熙年間的大學士,他在朝為官期間,有一天收到一封家信,信中說鄰居爭搶自家3尺寬的宅基地,與之發生了糾紛,家人要張英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

看完信後,張英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千裏修書隻為牆,讓他3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到信後,頓時恍然大悟,滿麵羞紅。讓出了3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就形成了後來的6尺巷,一時傳為美談。

想想張英若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會怎麼樣?他肯定認為宅基地是家中祖業,不能隨便拱手讓人;又可能會想到人家這是藐視他的地位,進而怨恨不已,利用手中的職權,強行對方讓出宅基地。這樣一來,必定陷入這種家務事的糾結之中,難以解脫,徒增許多煩惱,不能好好地處理公務,又怎麼可能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呢?

宰相肚子能撐船,再大的事情也能化幹戈為玉帛。而小肚雞腸的人呢?還是用古人的話來形容: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看看是不是這樣?被別人無心踩了一腳,頓時火冒三丈;被人撞了一下,立馬出口成“髒”;被人欺負了,瞬間大打出手……這些原本都是很小的事情,結果因為雙方的不肯退讓,最後弄得彼此傷筋動骨,打110、進派出所,看醫生、住醫院、做手術,弄得雞犬不寧,人困馬乏,折騰一番,方才了事。事後想想,意義何在?

遇到事情的時候,首先在心中想想,值得嗎?為了一件芝麻小事,浪費時間,糟蹋心情。有記日記的人,如果經常翻翻以前寫的日記,會發現有很多事情讓自己啞然失笑。小芳有一次翻看自己的日記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問題,她的日記裏麵很多都是跟同學之間的一些小別扭,或者考試沒有考好,怕被媽媽罵的心情記載。原來總愛生氣的小芳自從經常翻看日記之後,心情變得平和了很多,也不像以前那麼愛生氣了。因為她發現,事過境遷之後,很多的事情都會被忘之腦後,而且在當時看來了不得的事,現在看來其實微不足道。比如她在某天記載的跟一位同學的矛盾,如今,她連那位同學的容貌都想不起來了,那時候卻氣得不行,想想真是可笑。

若要生活得好,必須得培養寬廣的心胸,大智若愚的氣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將精力投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以一顆寬廣的心去包容自己愛的人,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情緒的平穩,生活的幸福。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心理專家研究發現,思維方式會影響健康,人的精神活動和心理狀態是良性抑或惡性,全由思維方式決定。他們認為:人的思維方式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即利導思維和弊導思維。前者凡事從積極樂觀上理解,從有利方麵去處理。與之相反的是弊導思維。

善於利導思維,是一個人身心康樂和事業成功的關鍵。相反,凡事都弊導思維者,不僅事業難成,還容易得病。

神經生理學家也發現利導思維和弊導思維者,他們的性格有很大的區別,前者積極樂觀、豁達開朗,後者消極悲觀、心胸狹隘,而且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的人體內啡肽的分泌大相徑庭,以致他們的身心和人生也就迥然不同。

情緒加油站

一個人心胸是否寬闊,和他的眼界有很大關係,一個心懷天下的人,自然不會斤斤計較於生活小事。要想讓自己變得雍容大度,最重要一點是讓自己的視線更加高遠,立大誌,“燕雀焉知鴻鵠之誌”,有了大的誌向,自然不會跟一般人計較。

多讀一些曆史書和傳記類作品,可以讓自己看到過去、未來,從偉人們的事例當中感悟生命的真諦。

另外,一定要跳出自己的思維圈圈,多與人聊天,了解他人的思維方式。遇到事情想不通的時候,想象一下1年或10年後的自己,或者想一下自己尊敬的、年長的人,他們會如何來處理這件事,給自己一個警示。

學會緩解你的壓力

壓力是什麼?壓力是生活中情緒汙染的製造機,它像一個魔掌一樣扼住我們的咽喉,讓我們不得呼吸。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壓力更是無處不在,像空氣一樣被我們吸入心肝腦肺髒,讓人煩躁、痛苦、心神不寧……讓人頭痛、失眠、脫發、記憶力下降……

從生下來開始我們就在為壓力苦惱,小時候,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有出息。後來,又開始為工作而焦慮,希望找個好工作,收入穩定,工作輕鬆,吃穿不愁。再後來,又為婚姻而痛苦,為了找一個合心合意的伴侶而煞費苦心。再後來,是孩子……這些是壓力,當然也是希望。正是因為有了對生活的種種希望,我們才會鼓起信心去勇敢地追逐。

追逐的過程是快樂的,追逐的過程也是痛苦的。有多少希望就有多少壓力,壓力是現代社會人們最普遍的心理和情緒上的體驗,人們焦慮、緊張、恐慌、痛苦,絕大部分來源於無法釋放的壓力。

很多時候,情緒不是來自於外界,沒有任何人招惹你,也沒有想到任何不快的記憶,隻是因為你感受到工作、生活的壓力,或者周圍人際關係的緊張,也有可能是對未來的擔憂,這些莫名的焦慮存在於你的腦海中,難以感受到生活的溫暖。

小凡是廣告公司文案,最近公司接了幾張單子,一張比一張催得緊,小凡天天在公司加班,每天忙到深夜才能回家。不管多晚,母親都會準備好消夜等她回家,這讓小凡很心疼。她已經好幾次告訴母親不要等她,她餓了自己會在外麵吃。可母親還是習慣性地為她做這些,有幾次,小凡已經在外麵吃過了。可是,回到家裏,看到母親的眼神,她隻好將母親給準備的食物吃下去。

工作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小凡感覺自己腦子好像被掏空了,詞窮力竭,什麼都想不出來。可領導還在不斷催促,看著那些資料,小凡頭腦一片空白。一直在公司坐到深夜,眼神呆滯地看著那些資料。回到家裏已經是半夜了,母親一如既往地幫她開門,為她端上精心準備的湯圓。小凡煩透了,不耐煩地說:“不是說了讓你早點睡嗎,幹嗎老這樣。我什麼都不想吃,愛吃你自己吃吧。”說完將門一摔,進了自己的房間。

剛剛靜下來,小凡就後悔了,她知道自己不該對媽媽發火,心裏很痛苦。第二天一早,在公交車上不小心踩了人家一腳,心不在焉地說了句“對不起”。可對方不依不饒的,按小凡以前的脾氣,不理就算了。可這天不知道為什麼,她火氣很大,跟對方針鋒相對起來,就差沒動手了。到了公司,她還是一副誰都欠她的模樣,領導跟她說話,她也愛理不理的,工作完全沒有辦法進行,小凡覺得自己快要瘋掉了。

小凡會不會瘋掉?不要說不可能。壓力完全有可能讓一個人患抑鬱症,引起性格的異常,脫離正常人的軌道,做出一些讓人不可思議的行為來。現代人物質生活條件好了,可各種社會案件有增無減,自殺率逐年上升,抽煙、酗酒、賭博等消極行為層出不窮,這些都是因為無法釋放的壓力造成的。

壓力是生活的萬惡之源,一個人想要成功,想感受到幸福,想要一個健康的身體,都得學會排解、釋放壓力。壓力並不是簡單地將其放置一邊,不去想它就可以忘掉,必須找到相應的壓力源,將其內在的問題解決掉,這樣才能獲得心靈的解脫、壓力的釋放,人也才能活得輕鬆,活得快樂。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一位講師給學生們講壓力管理課,他順手拿起講台上一杯水,問大家:“各位認為這杯水有多重?”學生們眾說紛紜,從20~1000克都有,講師說:“其實重要的不是在水的重量,而在於你能拿多久?1分鍾,任何人都沒有問題。那1個小時呢,也能支持。1天呢?可能得叫救護車了。”

“其實這杯水的重量是一樣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覺得越沉重。這就像我們承擔的壓力一樣,如果我們一直把壓力放在身上,不管時間長短,到最後就覺得壓力越來越沉重而無法承擔,我們必須做的是放下這杯水,休息一下後再拿起這杯水,如此我們才能拿得更久,所以,各位應該將承擔的壓力於一段時間後適時地放下並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後再重新拿起來,如此才可承擔長久。”

並不是隻有親人過世、下崗、喪偶、離婚等生活大事會帶來無法承受的壓力,生活中的很多小事積累在一起,也是造成身體和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情緒加油站

釋放壓力的辦法很多,但應結合自己的情況使用,這裏推薦幾種比較常見且易於實行的方法。

1.傾訴。找個值得信賴的朋友把自己的心理話說出來。

2.喊叫。通過唱歌、喊叫等形式將內心的壓力情緒釋放掉。

3.哭泣。哭泣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情感壓力的釋放,要知道,沒有哭泣的世界將是一個壓抑而暴躁的世界。

4.運動。大量運動能排解掉內心壓力中的大部分消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