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要帶著偏見去聽,傾聽別人的談話要客觀,隻有這樣,才能真正聽懂談話者想說的內容。
3.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而打斷了談話者的談話興致。
4.適時提出問題,感覺關鍵的地方記下字句,以啟發談話雙方。
5.聽得不太懂的地方,大可請談話者重複一遍。通過別人的講話,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這個人,對他的一些行為也會更加理解、寬容。另外,讀書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傾聽方式,書籍是前人經驗的總結,他們將自己的經驗與我們分享,我們應該認真地對待每一本書,好好地“傾聽”裏麵的內容。
別讓自己的情緒“水土不服”
達爾文進化論認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隻有能適應的才能夠取得生存的權利,否則就會被淘汰。“適者生存”,無論是在生物界,還是在人類社會,都是一樣的道理。適應,對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對情緒健康來說尤為重要。
現代化的生活需要我們時不時地前往另外的城市,交通的便利讓人們瞬間可以從南到北,朝發夕至,若是沒有健康的體質,從寒氣逼人的北國一下子來到陽光明媚的南方,這怎麼能適應呢?情緒也一樣,如果不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剛剛還在家裏跟老婆為了孩子的事吵翻了天,轉眼到了公司怎麼能夠對同事和領導笑臉相迎呢?
適者生存,用在養生保健上也一樣:當自然和社會,各種各樣的變化紛至遝來時,如果你能迅速進行合理的自我調節,加以適應,尤其是在各種突發的意想不到的變化來到時,能夠很快地回複心靈的平靜,保持穩定良好的情緒。那麼不管世事如何變遷,你也能在這風雲變幻的人世間穩步前行。
適應能力不是人生來就有的,每一個孩子從生下來那一刻,都在不停地接受著外部世界給予自己的衝擊,不斷調整自己的情緒去適應這種變化。適應得好的人,鍛煉出了非凡的情商,像毛澤東主席“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而適應得不好的人呢?隻能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了。
無論哪方麵的適應能力都是後天練習得來的,情緒也是如此,那些裹足不前,不敢去嚐試,碰到一點挫折就打退堂鼓的人,永遠也不可能得到自信、勇敢所帶來的快樂的情緒體驗。而有的人遇到事情時,隻能縮頭縮尾,膽小懦弱,心裏充滿了恐懼、擔憂,惶惶不可終日,心理上自然也無法適應這種變化。
張偉原是一名業務員,後來自己獨立出來成立了一家公司。剛開始的時候,業務發展得很不錯。張偉也是躊躇滿誌,一心想要將公司發展壯大,他夜以繼日,將全部精力投入在了工作上。這樣一來,妻子未免心生不悅,提醒了多次,可張偉都當耳旁風。
張偉對事業執著地追求著,而且他認為這些都是為了妻子,他們走過了整整8個年頭,這中間妻子跟他吃了很多苦,他在心裏發誓一定要讓她以後的生活很富裕,不讓她吃一丁點的苦。然而,妻子卻並不這麼認為。在張偉又一次徹夜不歸時,妻子留下了一紙離婚協議,離開了家。
張偉很生氣,也很不解。那時候,他的事業處在一個坎上,正需要親人強有力的支持。他沒想到妻子非但不理解他,還在這個時候給他添“堵”。他固執地認為,一個不能與他共患難的女人也沒有權利與他一起享受幸福。在勸說了幾次無效之後,張偉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
雖然張偉很“男子漢”地簽署了離婚協議,但他的情緒也因此一落千丈。白天在公司還能強顏歡笑地麵對客戶和下屬,可回到家裏,那種冷清和寂靜讓他有一種窒息的感覺。張偉越來越消沉,生意也一路下滑,到最後他隻能借酒消愁。而且,時不時地會產生自殺的念頭。
古人說:“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人生向來都是福禍相隨,沒有人一生順境,也沒有人一生都是逆境。在這種禍福的轉換過程中,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不能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情緒,時而狂喜,時而大憂;時而焦慮,時而狂傲……身心時刻都在體驗著各種各樣的變化,處於極端不穩定當中,就好比海上行駛的小船,永遠在波峰浪尖行駛,即使堅固如鐵達尼號,最後恐怕不遇冰山,也會粉身碎骨。
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在人生的起伏過程當中保持一份平穩的心境,得意淡然失意坦然。這種平穩的心境,不會與生俱來,需要我們積極鍛煉,讓自己的情緒健康。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境遇下,都能處之泰然,不會水土不服。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南迪·內森研究發現,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3/10的時間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因此,人們常常需要與那些消極的情緒作鬥爭。情緒變化往往會通過一些神經生理活動表現出來。如:當你聽到有人在背後汙辱你時,你的大腦神經就會立刻刺激身體產生大量起興奮作用的“正腎上腺素”,結果是讓你產生怒氣衝衝,坐臥不安,隨時準備找人評評理的負麵情緒。
情緒加油站
運動可以讓心情變好,這是很多人的經驗。若是想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非要等到休息的時候去運動場,那也太不現實了。實際的訓練辦法是隨時隨地訓練自己做運動的習慣,養成隨時控製自己情緒的方法。
在屋裏的時候,打開音響,讓自己跟著音響跳舞、隨意扭動腰身、踢腿、轉身,伸展四肢都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舒展開來,要不了多久,自己的情緒就會好轉。在外麵等車或者辦公室裏,不方便大動作的時候,也可以按摩手指、耳朵、麵頰、轉動腳踝等小動作,這些細微的局部運動還可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讓情緒好起來。
成熟是心態平和的代名詞一個情緒化的人,遇到不高興的事情的時候,哭天搶地;碰到開心的事情的時候,眉開眼笑。情緒反複無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可以讓他們的情緒在瞬間變化。人們對這樣的人總是抱以無奈地評說:“真像個孩子。”
情緒化其實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心理上的不成熟表現為麵對事情時不知道如何解決,被別人欺負的時候,生氣、憤怒,甚至大打出手。遇到危險的時候緊張,害怕,想要逃避。心理上不成熟的人太多了,他們或虛榮,通過吹牛撒謊來掩蓋自己心理的自卑,或粗魯,虛張聲勢,企圖讓別人畏懼……所有情緒上的過度反應基本都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一個心理成熟的人,麵對事情的時候,不會驚異失措,逃避退縮,他們會積極著手想辦法解決問題。
事業上的成功不代表是成熟,實際上很多事業成功的人心態極其不成熟,他們中很多人的性格偏激,順境的時候目中無人,逆境的時候一蹶不振,家庭生活處理得一團糟。
處事圓滑不是真正的成熟,他們內心猥瑣,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言行舉止表裏不一,內心空虛沒有主見,虛偽矯飾,難以取信於人。
退縮忍讓不是成熟,忍讓的人大多容易生悶氣,他們不敢將這種氣憤發泄出來,留在自己的心裏,為人處事小心翼翼,唯恐得罪別人,心理存在嚴重的障礙。
成熟的人獨立、堅毅,他們有很強的責任感,願意為別人付出,不斤斤計較付出與得到。他們懂得與人合作,有團隊精神,不爭強好勝,但會努力進取。他們心態平和,明白“水滴石穿”的道理,溫柔善良,不會對別人惡意挑釁,也不會畏懼別人的挑戰、仇恨。他們活在現實當中,一步一個腳印,勝不驕敗不餒,對命運加諸頭上的幸與不幸都能坦然接受,這樣的人處事靈活,寬容大度,有一股大將風範。
高峰有一個朋友叫小超,他們小時候經常在一起玩,後來雙雙考入大學參加了工作。在學校的時候,小超的成績很好,而高峰成績平平。
畢業之後,他們參加了工作。小超當時找的工作比高峰的好了很多,光入職薪水就高了一倍。在高峰麵前,小超難免有些洋洋得意。然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過多久,小超就辭職了。在以後的日子裏,小超接連跳了好幾次槽。而高峰對所在的公司雖然也有諸多不如意,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幾年之後,高峰的工資已經上漲了好幾倍,但小超依然在原地踏步。小超對現在的生活很不滿意,每天朝九晚五,每個月數得著的那點薪水,在城市裏拚搏一輩子,也別指望能落下點什麼。因此,他總是愁眉苦臉,見到高峰大吐苦水,說自己懷才不遇。高峰看他對生活這般不滿意,就勸他炒股,說現在股市一片大好,很多人都賺錢了。小超想了想,搖頭說:“唉,每天工作那麼忙,還要去關注大盤、個股的,看著我頭暈,而且還得天天擔著心,我怕心髒受不了。”高峰見他如此,就沒有再多說。
後來,高峰找到了一個投資人,勸他一起入股開個公司,說是給自己打工,前途一片光明。小超興奮了沒有3分鍾,就開始擔憂起來,他想,現在的工作雖然拿的薪水不多,可好歹是穩定的。開公司,萬一虧本了,那可怎麼辦呀?想到這,他又害怕了,沒有答應朋友的建議。
後來,高峰的公司開始運作了,並且經營得非常不錯,一年之後就有了贏利。小超一見,又開始後悔,覺得自己的能力比高峰強多了,卻還在打工。他覺得高峰是撞到了狗屎運,人前人後對高峰冷嘲熱諷。
高峰勸他收拾一下性情,腳踏實地去工作。他充耳不聞,認為高峰在諷刺他,覺得他有錢了,人就跟著變壞,對自己這窮哥們兒不當回事,大歎人心冷漠,嗜錢如命雲雲,並且將自己的主觀思想四處散發,破壞高峰的聲譽。
消息傳到高峰那裏的時候,他“哦”的一聲表示知道了,就沒再說話,臉上絲毫不見不悅之色。朋友問他:“他這麼說你,你不生氣嗎?”高峰反問:“你相信他說的嗎?”朋友搖頭。高峰微笑說,那不就得了。明知是謠言,我幹嗎還生氣?
朋友不禁對高峰豎起了大拇指,說:“厲害。”
一個心態不成熟的人或許也可以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但要想讓自己和身邊的人活得幸福,需要的卻是一個成熟的心態。成熟的人寬容大度,會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心態,麵對不愉快的事情時知道控製自己的脾氣,不會將情緒汙染帶給別人。跟這樣的人一起,能夠體會到內心的平靜,因為他們總能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關於青年人情緒是否成熟,著名心理學家赫洛克對此提出了4條衡量標準:
1.能保持身體健康:對因疲勞、失眼、頭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的情緒不穩定,自己有控製能力;
2.有行動控製能力:能考慮到行動的後果和社會的限製;
3.消除緊張情緒:能使緊張情緒向無害方向發展,而不是壓抑這種情緒;
4.對社會有一定的洞察力:能夠通過自己的分析思考,對各種社會現象作出較正確的判斷。
情緒加油站
成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修煉成的,它是知識和閱曆的結合。但我們也可以從別的方式來讓自己盡快地成熟起來,比如找一個自己欣賞的人為學習的對象,這個人可以是自己的父母、老師,也可以是身邊比自己成熟的人。學習他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的態度等,人是通過模仿而成長的,適當的模仿能夠讓自己盡快地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