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法國作家喬治桑說:“心情愉快是肉體和精神的最佳衛生法。”肉體在受著外界汙染的同時,心情也在受著外界的汙染。外界客觀環境的汙染我們是不得已而接受的,像全球氣候變暖,空氣質量下降,這些是我們無法解決的。但情緒汙染呢?很多時候並不是別人強加給我們的,而是自己由於抵抗力太差,將大堆的情緒垃圾毫無保留地納入自己的胸中,然後在腦中消化、吸收,讓自己憋悶、生氣,寢食難安。
人生活在社會中,終日裏總在與人打交道,難免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可是有沒有想過,這些不愉快的事情都是情緒的垃圾,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心情,殘害我們的身體,讓我們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呢?路上堵車了,煩躁;領導讓加班,鬱悶;生存壓力大,痛苦……情緒的汙染源處處皆是,這需要我們鍛煉自己的情緒抵抗力,給自己的心加一層防護膜,將這些情緒垃圾杜絕在心靈之外,唯有如此,才能永葆身體與情緒的健康。
情緒汙染的水波效應情緒是會傳染的。
記得很早以前,看過這樣一段話,說是如果你早上起來對一位出租司機說幾句讚美的話,讓他心情好。那麼,這一天,你的這句讚美的話語會讓1000個人都獲得好心情,這就是情緒傳染的連鎖反應。你讓司機的心情好了,那麼他對待下一位顧客必定也會和顏悅色,這樣一來,這位顧客會將這種心情傳給他所見到的每一個人,這樣下去,會有很多人因為你的這句話而心情愉悅。
正麵情緒如此,負麵情緒也不例外。秋天來了,寒風乍起,女醫生在上班的路上看到服裝店擺出了秋裝,就走進去準備為自己買件厚點的外套,剛看了兩件,服務小姐就不耐煩了:“你是來買衣服還是來欣賞衣服的?”女醫生出門時的好心情蕩然無存,她窩著一肚子氣走出了商店。
來到醫院,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在辦公室裏,一位病人拿著處方征求女醫生的意見:“大夫,這種藥太苦了,能否換一種同樣功效但不這麼苦的藥?”女醫生火氣未消:“你是治病呢,還是嚐藥?”病人聽了這話,生氣地走了。這位病人是銀行職員,他對醫院裏的事兒越想越氣,也不由自主地與客戶發生了口角。
這就是情緒汙染。情緒汙染就是當一個人在外麵受到委屈或者心情不順暢,對什麼都看不順眼時,自覺不自覺地將這種壞情緒傳染給其他人,結果導致很多人心情糟糕。我們都知道,環境汙染,病毒、細菌會導致傳染病的擴散。實際上,情緒汙染比環境汙染危害更加大,它會給世界留下一片陰霾。美國洛杉磯大學醫學院的心理學家加利·斯梅爾研究發現,那些原本性格開朗、心情舒暢的人,若是長期同一個愁眉苦臉、抑鬱煩悶的人相處,不久也會變得情緒沮喪起來。而且那些敏感、同情心越強的人,越容易被壞情緒感染,這種傳染過程神不知,鬼不覺,讓人防不勝防。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賓夕法尼亞州的卡洛爾·凱樂普通過調查也發現,如果一個情緒並不低落的學生,和另一個情緒低落的學生同住一間宿舍,久而久之,情緒並不低落的學生也會慢慢變得消沉起來。
情緒的感染力是如此強大,個人的行為、言語都可以讓別人,尤其是愛我們的和我們愛的人,在短時間內變得開心或者沮喪。謠言止於智者,悅語出自達人。“達”是指一種樂觀、積極、豁達的思維方式,這種豁達可以將一切負麵情緒的源流阻止,以善行、良言讓自己和他人獲得美好的心情。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不良情緒的產生有其內源性和外源性。更多的情緒是來自於外部世界對我們的影響,我們從別人那裏接收信息,當信息滿足了我們某種需求時,心情就好。不能滿足這種需求時,情緒就會變壞。不良情緒的傳染,往往幹擾人的正常思維,引起體內的生理機能變化,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內分泌活動失調和免疫功能下降。
情緒加油站
清代末年山東巡撫聞敬銘曾經寫過一首《不氣歌》,道出惱怒、生氣對人的巨大危害,是一劑人們修身養性的良藥。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可以念念,對自己調節情緒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歌詞這樣寫道:
“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
倘若生病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
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
氣之為害大可懼,誠恐因病將命廢。
我今嚐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不要讓自己成為情緒的汙染源
誰都討厭別人的嘮叨、歎息、陰沉的臉,那樣子再好的心情也會無端地被破壞掉。可是,我們在厭惡別人將壞情緒汙染給自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在扮演情緒汙染源的角色,淹沒在汙染與被汙染的循環裏麵,充當著被傷害和傷害別人的角色,讓人厭,讓人憐。
你從堵塞的公交車上下來,走入辦公室,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跟陸續來上班的同事打招呼,臉上掛著微笑,“你好!你好!”,愉快的聲音此起彼伏。你坐下來,帶著愉悅的心情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卻見最後進來的那位不知怎麼搞的一副“債主”的模樣,冷冷地掛著個臉,把公文包啪地往桌上一扔,一屁股坐下,就再也不理人。辦公室剛剛醞釀起來的——團和氣,似乎一下子碰上了冷空氣,瞬間凝成了烏雲。剛剛還神采飛揚的人們,情緒一點點地低落下來,不再說笑,各自坐下埋頭自己的工作。
這裏,最後進來的那位同事就是壞情緒的汙染源。那麼他應該如此嗎?當然是不應該。心理學家說:“情緒病毒就像瘟疫一樣從這個人身上傳播到另一個人身上,一傳十、十傳百,搞不清從哪兒開的頭,也不知將到何處終止,其傳播速度有時要比有形的病毒和細菌的傳染還要快。被傳染者常常一觸即發,越來越嚴重,有時還會在傳染者身上潛伏下來,到一定的時期重新爆發。這種壞情緒汙染給人造成的身心損害,絕不亞於病毒和細菌引起的疾病危害。”事實也是如此,情緒汙染的危害極大,像瘟疫一樣,會無休無止地蔓延開去,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使別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思維遲鈍、注意力難以集中……總之,對自己和他人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醫學專家證實,溫暖和諧的社會關係遠比降低膽固醇水平或戒煙更有助於心髒病防治。過去像技術人員修理汽車一樣進行心髒手術,用機械工程學的原理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診治方法將逐漸成為曆史。社會需要更加人文化的氛圍,患者需要更有人情味的醫生。
物質財富越來越多,人們的文明程度也越來越高,如果說過去在公共場合不抽煙、不隨地吐痰、不高聲喧嘩等是最基本的文明禮儀。那麼今天,不胡亂將自己的壞情緒傳染給他人,也是一種基本的文明禮貌。如果你還有教養,在想吸煙的時候禮貌地問一句:“我可以吸煙嗎?”那也別忘記在自己有了負麵情緒的時候適時地控製一下自己,因為這不光關係到自己的人際關係,也是一個人素質的表現。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人們總是會在無意識中模仿他人的情感表現,諸如表情、手勢、語調及其他非語言的形式,從而在心中重塑和對方相似的情緒。日常生活的情感模擬是很難察覺的,人們看到一張微笑或憤怒的臉時,會感到同樣的情緒,這可以從臉部肌肉細微改變得到證明。但這種改變隻能通過電子儀器觀測,肉眼是看不出來的。
情緒加油站
每個人都難免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這時候又不願意將這種情緒傳染給別人,那應該怎麼辦呢?如果是在深夜的時候不妨找自己要好的朋友或者親人傾訴一番,在親人朋友的撫慰之下,心情會平靜很多。如果是在上班工作時間,最好是通過其他的途徑來緩解,爭取不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他人,如可以去陽台、屋頂等視野開闊的地方深呼吸,極目遠眺,平息心情。也可以照照鏡子,一個人的情緒大多會表現在臉上,在鏡子裏麵看到自己難看的表情,自動就會調整,對著鏡子做幾個鬼臉,也有助於恢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