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世界企業管理的發展曆程,經曆了由“重視物”到“重視人”的轉變過程。早期的科學管理學派創始人泰羅認為,企業家的目的是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而工人的目的是獲取最大限度的工資收入。因此經濟動機是人的惟一動機,人就應該像機器一樣是會接受命令幹活的“工具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產生了行為科學派,它將企業管理的“見物不見人”轉到“以人為中心”的軌道上來,人不再是與其他管理要素並列的,而是處於主導地位的。企業文化理論的確立,把人的作用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眾所周知,管理中的“南風法則”也稱“溫暖法則”,源於法國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拂,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之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這則寓言形象地說明了一個道理:溫暖勝於嚴寒。企業在管理中運用“南風”法則,就是要尊重和關心員工,以人為本,多點“人情味”,當員工有困難的時候企業應及時出麵,幫忙解決員工的後顧之憂。海爾集團的“三心換一心”,解決員工的疾苦要熱心,批評員工的錯誤要誠心,做員工的思想工作要知心。用“三心”換來員工對企業的鐵心。正如古人所說:得人心者得天下。
旅遊企業關心員工生活是多方麵的,不僅是解決員工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員工真正感到企業給予的溫暖。因此,旅遊企業應該做到:
第一,為員工提供科學的心理服務。
旅遊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可能會由於某種原因引起員工的不滿或牢騷,甚至出現消極怠工現象。員工有不順心的時候或工作上、生活上、感情上等,作為管理者應及時與員工進行心理溝通、消除誤解、化解矛盾,穩定員工情緒,調整員工心態。在員工工作做出成績時要給予獎勵,讓員工感到辛勤付出的勞動總有回報,從而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同時樹立榜樣、號召員工向榜樣學習,形成人人爭當先進的氛圍,這對於工作效率的提高有重要意義。在員工之間出現矛盾時,領導應該及時出麵了解矛盾產生的原因,分析並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法,平息員工之間的怒氣,消除員工之間不應有的誤會,相互諒解,從而營造良好和諧的工作氛圍。
旅遊企業應通過獎勵員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同時增強員工與旅遊企業的親和力。因此,旅遊企業應該選擇科學合理的獎勵方式。如果有兩種獎勵方式供員工選擇,一種是 2000 元現金,另一種是本旅遊企業的餐廳就餐券,員工往往選擇的是現金。但是,旅遊企業必須選擇使員工更高興的獎勵方式。送給員工2000元就餐券,讓優秀員工帶著自己的親朋好友享受同事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