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文體活動。
以旅遊企業精神為主題,經常組織開展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如演講會、聯誼會、卡拉 OK、歌詠比賽、文藝彙演、書畫展、攝影展、征文比賽、知識競賽、棋類比賽、體育運動會、跳舞、文化沙龍等活動。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熏陶、培養員工對旅遊企業精神的覺悟與意識,養成旅遊企業精神。
7.製度規範。
製定反映旅遊企業精神、促進旅遊企業精神成長的旅遊企業規章製度,是培育旅遊企業精神的途徑之一。因為旅遊企業精神是一種導向,它規範旅遊企業員工行為的思想意識,本身不具有強製性,因此,培育旅遊企業精神還需要一定的規章製度來規範員工言行。強調製度規範,應注意強製性規範(如企業法規、職業紀律等)與柔性規範(如理想、道德等)有效結合起來,才能培育出良好的企業精神。
8.形象塑造。
這是把旅遊企業精神物化為外顯形態的一種培育途徑。旅遊企業精神雖然是無形的、抽象的,但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物化為有形的、具體的東西,如通過店旗、店徽、店服、店歌、店容、店貌、廣告、招牌、店史展覽等,展現旅遊企業精神的內涵,促進旅遊企業精神生長。
大連市風景區管理處的旅遊企業文化建設是從塑造旅遊企業精神起步的,他們把培育旅遊企業精神作為旅遊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1978年,風景處初建,他們提出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口號刻在巨石上、留在西大山上,時刻激勵著全處職工。隨著景區建設的進展,他們又提出了“熱愛公園、建設公園”,“愛公園,愛山莊”的口號。
到1993年,他們確定了“愛、建、獻”的旅遊企業精神,即“愛我風景,建我風景,獻身風景”的企業精神。並且由處長親自作詞,譜寫了《風景工人之歌》的企業之歌,設計了企業徽標,表達了“努力拚搏,爭創一流”的意誌,表達了全體職工的敬業精神和對風景事業的熱愛之情。
他們認為“愛、建、獻”具有豐富的內涵:“愛”是前提,全體職工隻有愛企業、愛崗位,才能愛祖國、愛社會、愛家鄉、愛人民。“愛”是人們從心裏激發出的一種感情,這種感情是維係職工與企業關係的紐帶,這種“愛”使企業與職工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建”是過程,隻有愛旅遊企業,才能建設旅遊企業、發展旅遊企業,使旅遊企業繁榮昌盛。建的過程體現了“愛”和“獻”的精神。旅遊企業壯大了,也就能夠為職工的愛給予更多的回報,在物質與精神方麵充分滿足廣大職工的需求,職工的需求得到滿足會更加促進職工對企業的愛,使這種愛更加牢固。“獻”是更高層次的追求,企業與職工經過“愛”與“建”的過程,使情感不斷升華。職工為旅遊企業做貢獻,旅遊企業給予職工豐厚回報,職工在回報的激勵下,會為旅遊企業做出貢獻,直至獻身企業,將自己的全部聰明才智都奉獻給旅遊企業。
9.典禮儀式。
旅遊企業精神是旅遊企業全體或多數員工共同一致的內心態度、意誌狀況和思想境界。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組織,旅遊企業也要有一點精神。因此,旅遊企業精神就是一個旅遊企業辦企業的精神,這種精神表現了一個旅遊企業的決心、目標和行動。從時間上看,旅遊企業精神的形成是相對滯後於旅遊企業文化的,因為旅遊企業文化現象是在旅遊企業誕生的同時就出現了,而旅遊企業精神則是旅遊企業價值觀的外化。它作為旅遊企業神聖不可改變的信念,是對旅遊企業的全部觀念意識的積極因素進行總結和倡導的結果。應當指出,所有的旅遊企業都有其旅遊企業文化現象,但並非所有的旅遊企業都形成了自己的旅遊企業精神。
旅遊企業精神一旦形成,必須借助於特定載體來予以宣揚和表達。典禮儀式就是促進旅遊企業員工對旅遊企業精神認同,強化旅遊企業精神的有效途徑。許多旅遊企業都有一些經常性的典禮,如升國旗、店旗,朗誦企業精神、唱店歌,開展店慶活動等,都可以弘揚旅遊企業精神。
10.服務創新。
旅遊企業與工業企業重要的區別之一,就是旅遊企業提供的產品主要是無形產品,即服務產品。因而旅遊企業應該在提高服務質量上狠下工夫。
如果一個旅遊飯店的企業精神是“團結奮進、追求卓越”,飯店內部的大會小會整天宣講,但顧客老是抱怨服務質量低不滿意,應該說這個旅遊企業精神還隻是口頭上、文字上的。理論必須與實際相結合,為了讓追求卓越成為現實,這個飯店必須每月抓落實,如在樓層服務台增加市內電話簿、擦鞋籃、電熨鬥、剪刀、針線包、市內地圖等小物品,讓顧客在這裏真正感到家庭般的溫暖。
陝西竹園村餐飲有限公司在短短的 10 多年裏,從一個僅有3張桌子的小火鍋店,發展為今天已有陝西、北京、甘肅、新疆、哈爾濱等地20多家分公司的全國知名餐飲連鎖企業。竹園村快速發展的基礎是竹園村的企業精神,竹園村的企業精神是:“艱苦奮鬥、愛崗敬業、團結協作、進取創新”。這種企業精神的高度概括是竹園村文化的一個升華,也是竹園村的真情實意經營理念指導下提煉其核心價值觀的有益嚐試,它形象地表達了竹園村全體員工的心聲。艱苦奮鬥是竹園村的創業精神,愛崗敬業是竹園村人的敬業精神,團結協助是竹園村人的團結精神,進取創新是竹園村的改革精神。竹園村在服務觀念、服務項目上的不斷創新,贏得了廣大顧客的厚愛。正是這種積極向上的竹園村企業精神成為竹園村一種無形的力量,成為竹園村共同企業價值觀和企業規範的基石。
每個旅遊企業的旅遊企業精神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這樣才能使旅遊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具有針對性讓旅遊企業精神充分發揮它的統帥作用。近年來,許多旅遊企業開始注意企業精神的培育和弘揚,但是其中存在著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即許多旅遊企業套用千篇一律的企業精神口號,其中大多數都是“團結、奮進、求實、開拓、務實、求新、高效、敬業”幾個詞的組合。似乎隻需隨意摘取其中四個詞組,即可形成一個旅遊企業的“企業精神”,這顯然是與旅遊企業文化建設是根據企業自身特點逐漸積累提高發展相悖的。
旅遊企業精神一旦確立,就應該相對穩定。當然,這種穩定並不意味著它就一成不變了,它還是要隨著企業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社會的發展不允許企業以一個固定的標準為目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觀念的不斷更新,都要求企業做出與之相適應的反應。旅遊企業是這樣,工業企業也同樣如此。例如,隨著海爾集團的發展壯大,1996 年 7 月,海爾人將創業初期的“無私奉獻,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調整為“敬業報國,追求卓越”。實踐證明,新的企業精神更符合新時期海爾人的追求和企業發展的宏偉目標。“敬業報國”體現了海爾人立足工作崗位為祖國的富強而奮鬥的赤子之情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追求卓越”體現了海爾人敢於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創名牌產品,創世界名牌企業的高層次追求。正是這種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勵著海爾集團開始進軍世界五百強企業之列。
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旅遊企業之間的技術、人才、資金等有形因素差距會越來越小,最終的區別就在於無形的東西,即經營哲學、價值觀念等東西,這就是旅遊企業文化,旅遊企業文化是旅遊企業經營管理的最高境界。現在,越來越多的旅遊企業開始認識到旅遊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有的旅遊企業認為,我們的旅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已經搞了好多年了,已有統一的員工服裝,而且已在文件袋、信箋、信封、紙杯等各種辦公用品上統一了標識等。我們還會發現,有些旅遊企業經營者心態浮躁,還難以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的、定型的旅遊企業文化。不少旅遊企業提出的口號、理念、任務及經營哲學大同小異,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觀念、製度等長期的積累,以上種種表現都是旅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