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哈佛商學院一直在研究一個課題:影響美國企業發展業績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在經過了對全球企業的多年調研之後,發現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結論——特定的企業文化、企業精神影響了公司的業績。
在中國企業中,海爾集團、聯想集團的企業運作案例分別被哈佛商學院和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研究並選入教材,原因便在於海爾和聯想樹立起了先進的企業文化和理念。1995 年 7月海爾兼並原青島紅星電器廠,未輸入一分資金,便使該企業在3個月內扭轉虧損局麵,從第4個月開始盈利。海爾依靠的正是自身的企業文化理念。
眾所周知,海爾和聯想集團等一批成功企業的基本經驗是把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頭等大事來抓,作為高樓大廈的地基來建設。企業的結構跟房屋一樣,可分為3個層次——屋頂、牆體和地基。第一部分是屋頂,這一層主要是指企業如何製定戰略和實施計劃等具體運作方式,是價值鏈中的直接相關部分,如企業如何進行生產、銷售、研發等;第二部分是牆體,主要是指管理的物流部分,如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等;第三部分是地基,也就是運作機製和企業文化等。
一個旅遊企業,同樣也需要有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否則,就談不上什麼凝聚力,也談不上事業的發展。從一定意義上說,精神境界與精神狀態是一切的基礎和根本保證,個人是如此,旅遊企業是如此,民族也是如此。旅遊企業的精神支柱和靈魂是什麼,消費者是能感受到的,它也會決定旅遊企業的管理方式和發展方向。同時,一個旅遊企業是否能強大,從根本上講,不是靠資產規模,不是靠技術,也不是靠員工數量,而是靠旅遊企業的內在文化和企業精神,這便是它的頭腦。
旅遊企業精神是說明一個旅遊企業的全體(或大多數)員工的主觀精神狀態,是狀態範疇。應當指出,旅遊企業精神是全體員工認同的精神狀態,而不是個別員工的精神狀態,不管他是旅遊企業的第一把手或是旅遊企業的模範人物。隻有當一種思想境界和內心態度在全體員工中引起共鳴時,旅遊企業精神才能真正形成。如果一個旅遊企業掛著“奉獻、敬業、求實、創新”的企業精神橫幅,但員工都是得過且過混日子,那麼這個旅遊企業的企業精神就僅僅是停留在文字上,是給別人看的作秀物。
可以看到,旅遊企業精神與旅遊企業文化、旅遊企業價值觀有著很密切的關係,有相同處也有區別處。相同之處都是屬於人的方麵的事,都屬於思想意識方麵的範疇。
一方麵,旅遊企業精神不能與旅遊企業文化劃等號。旅遊企業文化除了旅遊企業價值觀、旅遊企業精神等內容外,還有其他內容,如組織製度文化、外顯文化等,這是二者區別之處。就是說,旅遊企業文化的內容要寬泛於旅遊企業精神。因此把旅遊企業文化等同於旅遊企業精神是不合適的。
另一方麵,旅遊企業精神也不能與旅遊企業價值觀劃等號。旅遊企業精神是旅遊企業價值觀的一種熔煉結果,是旅遊企業價值觀的精氣、元神部分,具有很強的正向指引作用,而一般的企業價值觀則不具有這些性質。它們之間的關係從依存性作分析可以這麼說,旅遊企業文化包容旅遊企業價值觀,旅遊企業價值觀包容旅遊企業精神。旅遊企業價值觀是旅遊企業文化的核心,旅遊企業精神是旅遊企業價值觀的熔鑄與升華,是旅遊企業文化中核心的核心。
此外,旅遊企業價值觀的作用和旅遊企業精神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旅遊企業價值觀的作用,主要是指導選擇,解決某件事情值不值得做,在許多件值得做的事中應該選擇哪一件先做的問題。而旅遊企業精神的作用,主要是激發主觀能動性,鼓舞士氣,造成值得做則必做成、最值得做則必先成的精神氛圍。
但兩者的作用又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旅遊企業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很高,其做出的選擇也必然是高水平的,能夠眾誌成城地去實現所選擇的價值;反之,一個精神萎靡不振的企業不可能有高水準的價值選擇,選擇了的價值也往往難以實現,這說明旅遊企業精神對旅遊企業價值觀的作用有製約性。同樣,正確的價值選擇本身就有鼓舞士氣、激發鬥誌的作用,而錯誤的價值選擇則往往會挫傷鬥誌、降低士氣,正確的旅遊企業價值觀是旅遊企業精神發揮作用的前提。
例如,美國麥當勞快餐店 30 多年來一直堅持“Q。S。C。V”的企業精神,所謂“Q。S。C。V”,是英文質量、服務、清潔、超值的第一個字母。從創業初期,麥當勞就把為顧客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務放在首位。
應當指出的是,目前許多旅遊企業經營者心態浮躁,不願靜下心來做紮紮實實的企業文化工作,因此,很難形成本企業獨特的、個性的、定型的企業文化。不少旅遊企業提出的企業精神口號及經營哲學大同小異,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大部分旅遊企業的企業文化表現形式,不過是企業領導者個人意誌的體現,並沒有真正成為企業團隊的一種內在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