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期快結束了,然而小趙卻日益覺得公司氣氛“很壓抑”,每天都想請假,甚至後悔跳槽。
小趙的煩惱便是無法融入新公司企業文化的煩惱。
在企業有效溝通的實現過程中,企業文化因素起著關鍵的作用。如果企業文化是多維不一的,人們同時在不同的崗位思考、工作,它的信息處理通常是迂回的、深度的,普通員工和管理人員需要深刻地了解信息背景後才能行動,這就導致了企業管理溝通效率低下。而統一的企業文化中,信息處理是直接的、線性的,堅持按進度表行事、準時性等一維文化的良好指標。另一方麵,在統一的企業文化中,人們對企業各種事物的認知一致、價值判斷相同,不必了解深度的背景信息就可以行動,從而可以促使溝通效率提高。
如今,世界經濟一體化,要進行跨國經營,企業就需要對溝通的文化背景進行研究,企業人就必須了解不同企業的文化背景和國別背景,熟悉其溝通的方式和風格,實現順暢溝通,這也可以增強企業競爭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與效果。
2.企業文化的強化與培訓
通過企業文化的強化與培訓,形成“管理製度與企業文化緊密結合”的管理溝通環境。
這種管理溝通環境有兩大作用:對個人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相同的員工,有巨大的激勵作用;對個人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不相同的員工,有巨大的同化作用。
3.形成企業核心價值觀
以企業文化理念與價值觀為導向,製定管理製度。通過對製度的執行,使企業理念與價值觀不斷得到內化,通過製度的約束,使員工行為的改變符合企業理念與價值觀,最終轉變成員工自身的理念與價值觀。
(1)提煉企業價值觀是核心。企業的全部工作都應是圍繞企業價值觀而開展的,與價值觀相背或與價值觀無益的活動都應視為是無效的。
(2)通過“員工守則”的編製來規範工作程序和具體言行,通過對決策層、管理層、作業層等不同層次的員工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培訓,對一切不適應或違背企業價值觀的行為進行改造。
(3)建立企業道德評價指標體係,通過成文的獎懲製度來明令倡導、禁止某些言行,通過不成文的口頭輿論、慣例習慣等潛規則來引導、修正員工的言行,使企業價值觀得到切實的貫徹,被全體員工認同和實踐。
2.5.2建設全麵的溝通環境
組織要想健康、有效地進行溝通,做大做強就必須有濃厚的企業文化作為支撐。企業文化滲透於企業一切活動之中,而又流溢於一切企業活動之外。作為一種文化氛圍,企業文化不是管理方法、不是行為活動、不是人際關係、不是工作狀態、也不是服務態度,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是產生行為活動的原因,是人際關係反映的處世哲學,是這種狀態所蘊涵的對工作的感情,是服務態度中體現的精神境界。所以要保證企業溝通的有效進行,創設科學、有力的企業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下麵的案例。
在條件和機會差不多的情況下,A和B兩個好朋友分別同時開始創業。3年後,公司的境況卻有很大的區別,A的公司已經小有名氣,而B的公司還舉步維艱。有一天,B問A:“我們同時創業,條件和機會也差不多,為什麼你發展那麼快,我到現在還是那麼艱難呢?”A並沒有對B的問題做正麵回答,隻是問了B三個問題:
(1)你有沒有將你的想法與價值觀與員工分享?
(2)你有沒有經常刻意地去創造一種令員工激情四溢的工作氛圍?
(3)你的公司有沒有足以令員工振奮並願意與你共進退的發展目標?
朋友的三個問題讓B陷入沉思之中:公司發展這麼多年,自己一直覺得企業文化是個很虛空的東西,隻有業務發展才是硬道理,現在想來未必。
其實這些問題應該是所有組織都要自問的三個問題,也就是企業文化的建設問題,並且也是創建組織良好溝通環境的關鍵問題。
1.組織溝通環境要從小做起
台灣宏基電腦董事長施振榮認為:“企業文化不是一次運動,用三年或者兩年時間就能夠達到。企業最好是從小的時候就開始著手企業文化建設,因為大了以後,再去建設企業文化就比較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