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孩子鍛煉後的營養安排(1 / 3)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很注重對孩子的培養,許多家長為孩子選擇了各種球類、遊泳、健美等培訓班,以期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其實,要想使孩子強壯,鍛煉隻是一個方麵,鍛煉後的營養也要跟上,那麼該如何注意孩子鍛煉後的營養呢?

營養誤區

誤區一:孩子鍛煉後的飲食就是要多吃,多喝。

誤區二:孩子鍛煉後,飲食的營養價值越高,就越是好飲食。

廚中論健

兒童青少年每天要進行充足的戶外活動,能夠增強體質和耐力;提高機體各部分的柔韌性和協調性;保持健康體重,預防和控製肥胖;對某些慢性病也有一定量的紫外線照射,有利於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保證骨骼的健康發育。

兒童和青少年還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每天增加體格鍛煉會加倍地消耗熱能。特別是大量出汗與身體過熱,體內各營養素相對消耗增加,胃的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蠕動減弱,消化功能下降。因此,體育鍛煉後營養和膳食必須加以調整,使孩子既能更好地適應體鍛,又能增強體質。

飲食真經

孩子鍛煉後隻有合理安排膳食,才能保證孩子從食物中獲得必要的、比例恰當的營養,也才能確保體育鍛煉的效果。人體需要的六大營養素是:糖、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其中,糖、蛋白質和脂肪是供給人體能量的物質。六大營養素主要來自八大類食物:穀類、蛋類、奶類、根莖類、肉類、魚蝦和貝類、豆和幹果類、蔬菜和瓜果類。兒童運動後要補充多少各種營養物質呢?

1.蛋白質。

它是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瘦肉中蛋白質含量最多。一般的攝入量是每天每公斤體重1.5~2克,但在孩子參加體育鍛煉時,蛋白質的需要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一般要求達到每天每公斤體重2~3克。因為肌肉纖維的加粗和肌肉力量的加大,必須依賴肌肉中蛋白質含量的增加,而且最好食用動物蛋白。但要注意,肌肉大小和力量的增長主要是練出來的,而不是吃出來的。

2.糖。

糖是補充保護肝髒、維持體溫恒定的必要營養物質。脂肪糖給人體提供70%的熱量,一般每天250~750克的主食,就可以滿足人體熱量的需求。機體各個組織中都有一定的糖儲備,所以,一般孩子在參加一般性體育活動時,不需要額外補充糖,隻有在孩子參加大運動量活動,或長時間的耐力活動時,要適當增加主食的攝入。因為運動中熱量消耗較大,如果長期供能不足,會導致身體消瘦、機體抵抗力減弱。

3.脂肪

脂肪是人體內含熱量最高的物質,主要有四大功能:維持正常體重、保護內髒和關節、滋潤皮膚和提供能量。一般人體日需脂肪占食物總熱量的15%~30%。一般正常活動的人每天攝入25克左右的油脂就可以滿足生理需要,長時間參加活動可以增加到每天30~36克。但要注意,如果活動量不足,額外攝入的熱量就會轉變為身體的脂肪,使孩子發胖,而不是長出結實的肌肉。

4.維生素在孩子的生長發育和生理功能方麵是必不可少的有機化合物質。如果缺少維生素,會導致代謝過程障礙、生理功能紊亂、抵抗力減弱,以及引發多種病症。一般天然食物中就含有各種我們所需要的營養素,而且比例適宜,所以,孩子在合理膳食中就可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隻有在持續的、高強度、大運動量情況下,熱能營養不能滿足需要,或蔬菜水果供應不足時,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要注意,過量攝入維生素和維生素缺乏一樣,會導致不良後果。

5、無機鹽也叫礦物質、微量元素,也是人體代謝中的必要物質。

兒童少年時期對鈣、磷、鐵的需要量較高,在運動期間,由於大量排汗,導致鹽分隨汗液丟失,必須即時補充,才能預防肌肉痙攣,並幫助緩解身體的疲勞。可以通過運動飲料補充無機鹽。

6、水是“生命之源”。

孩子鍛煉時由於大量出汗,口渴是最常見的表現,因此鍛煉後及時補充水分最重要。如果不適時補充水分,孩子精神狀態會明顯不振。但是鍛煉後全身血液會經過這樣一個調整過程,胃腸道的血流量會相對減少,對水的吸收能力相應降低。此時如果一次大量喝水會引起不適,因此鍛煉後補充水分最好多次少量地進行。

飲食寶典

具體做法是:

首先,鍛煉後補充水分最好多次少量地進行,不要“暴飲”,若出汗過多,應在水分內加少量鹽,避免虛脫。隻有讓孩子保持良好的水營養,才能有良好的體能和健康。